海洋中国,蓝色梦想
2012-05-03撰文金希
撰文/金希
海洋中国,蓝色梦想
撰文/金希
由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组成的第一岛链将中国与太平洋阻隔开来。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黄土文明,也不可避免地让我们产生了“重陆轻海”的习惯。的确,地大物博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源,中国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汉唐的盛世,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产生了“天朝上国”的思想,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使中国忽略了陆地以外的天地。海洋,是中华民族略感生疏的词汇。然而,外国侵略者从海上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的同时,也惊醒了中国人沉睡多年的黄土梦。
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面积,是小学生都知道的。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有多大呢?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我国拥有18000千米长的大陆海岸线;如果算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的海岸线长度更是达到了32000千米。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划定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根据这条规定,我国的管辖海域总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千米。达到了陆地国土面积的30%。这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广阔的海洋国土带来的是巨大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中国的海岸线自北向南,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从中国大陆入海的河流每年将约4.2亿吨的无机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带入海洋,使得中国附近的海域营养丰富,海洋生物物种繁多。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给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除台湾省之外,沿海12个省(区)、市,人口占到了全国人口的近50%。由于海洋丰富的生物资源,沿海地区比起内陆地区有着更高的人口承载力。中国每平方千米人口约130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却高达每平方千米370多人。“靠海吃海”的“福利”是东部沿海地区得以哺育更多华夏儿女的重要原因。
海洋矿产资源也是海洋提供给中国的一笔无价财富。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磁铁矿、铬铁矿、磷钇矿砂、金石英砂、型砂、建筑用砂等10余种。这些海洋矿产已成为海洋的新兴产业而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另一种不得不提的海洋资源是可再生的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中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大部分分布在浙江、福建两省;波浪能理论功率约为0.23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台湾的附近海域;我国潮流能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为0.18亿千瓦,年发电量约270亿千瓦/小时,主要在浙江、福建等省。另外流经东海的黑潮,动力能源更为可观,估计为0.2亿千瓦。温差和盐差能蕴藏量分别为1.5亿千瓦和1.1亿千瓦,两者的总量超过海流能和潮汐能。如果将这些能源充分利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能将不会再如此紧张,很多地区将永远和拉闸限电的情况说再见。
提到中国的海洋资源,很多人都会忽略海洋带来的巨大的生态价值。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具备了“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5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滨海景观,在中国都可以体验到。一个生态系统良好、环境优美的海滨场所是现在人们放松身心、接触自然的完美地点。中国有海滨旅游景点1500多处,滨海沙滩100多处,其中最重要的有国务院公布的1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5处国家海洋、海岸带自然保护区。这些旅游地点不仅仅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所蕴含生态价值更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此外,中国还有着自己的航道资源和众多的良港。从最北的丹东港起,我国漫长的海岸线造就了大连、天津、青岛、秦皇岛、上海、福州、广州等大批优良的海港,这些出海口面对着广阔的太平洋,成为了我国走向海洋的把把金钥匙。即便有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组成的岛链的阻隔,让我们不能把太平洋看得真切,但广阔的黄海、东海和南海仍然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岛链的阻隔,也阻挡不了我国走向海洋的坚定步伐。前苏联曾为了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出海口而费尽周折。我们又怎么能不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呢!
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今天,把眼光放向海洋无疑是重要的。抓住海洋,就抓住了未来。
天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