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安校园的构建与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2012-05-02杜玲

考试周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杜玲

摘要: 高校突发事件直接到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不断出现,不仅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和谐,因此,关注高校突发事件意思重大。本文对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重要性、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成因应对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高校突发事件直接影响平安校园的建设。因此,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意义重大。

一、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1.高校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对高校突发事件做一个简洁的理解: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较大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与学生密切相关,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危害性大、破坏程度大的特点,被高校突发事件波及的学生,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状态,学生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心理上都容易受到恐慌,生活、学习必定受到极大的影响。

2.高校突发事件对学校的影响

高校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场所,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

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受到影响必定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到平安校园的建设。

3.高校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信息集中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快就会引起社会反响,引起公众和媒体关注,更容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成为公众热点从而引起放大或辐射的连锁效应。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突发性的,但是实质上都有着一定的原因,概括起来原因如下。

1.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高校作为各种前沿文化的阵地,其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同的价值观更是影响到思想还不成熟、与社会接触较少的大学生。于是,抑郁、焦虑、迷茫、空虚成为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状况的最贴近的名词。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引发高校突发事件。

2.大学生自身原因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正值青春期,面对恋爱、考试、就业等困惑,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旦遇到挫折,则容易出现信仰和精神危机。一些大学生或偏激狭隘,或玩世不恭,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和学校的各类问题,加之涉世不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尚欠缺,观点容易片面,行为容易冲动,而且不计后果,往往因小事酿成大祸。

3.高校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高校内部,现行很多应急管理组织多为临时性的松散组织,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在人员构成上都不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能够有效地吸取危机处理后的宝贵经验教训。这是当前高校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一个主要方面。突发事件处理需要学校外各个机构间的积极协作,这要求学校工作小组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配合效果,而在实际运行中,很多高校的工作小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同相关机构进行协调,因此容易错失工作良机。另外,高校由于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只是临时设立领导小组,临时领导小组由于事先没有制订有效的应急处理计划,因而难以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应急处理操作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高校突发事件解决时间的延误,影响到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1.加强学生危机意识

结合我国高校突发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危机知识匮乏、危机意识淡薄的问题,因此学校必须将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及处理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开展教育,要传授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特别是要加强防火、灭火、火灾自救等安全教育。[2]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另外,很多高校设有心理健康中心,高校在新生入学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根据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通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良好的危机意识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清晰的头脑,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机智、灵活,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2.保持校园信息畅通

保持校园信息畅通是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信息沟通系统。建立从学生宿舍到学校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院系的联系。宿舍内部,建立从宿舍寝室长到层长到楼长到宿舍管理员到宿舍管理部门的联系。宿舍设立寝室长要负责了解、上报本寝室存在的隐性突发事件危机信息,上报各楼层,层长择其要点向楼长汇报,各楼楼长根据实际情况将所掌握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宿舍管理部门。为保证学生安全,将危机学生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些学院专门设立辅导员晚间轮流值班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一旦发现可能引发校园突发事件的危机信息,则要保证这些信息能及时通报给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进行处理。学校要畅通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把突发事件信息下达给各部门、院系,进行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3.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及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则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机构统一安排部署,及时有效地做出决策,按照决策设施行动方案,将突发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目前一些高校仍没有设立长效的管理机构,导致应对突发事件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计划。因此,组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非常重要。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按照机构功能可以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咨询机构组成。决策人员,由学校领导组成;执行人员,由各院系领导、学生处、保卫处、宣传部及各班主任辅导员组成;咨询人员由校医、心理咨询师、校法律顾问等组成。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必须统一部署,积极介入,及时掌控局面。

参考文献:

[1]吕丹阳,刘堂灯.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

[2]陈光.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