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叔私塾

2012-04-29

作文大王·笑话大王 2012年11期

我是赵括

一人穿越回战国,到了长平见到赵军主帅,激动道:“你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啊?”赵括大惑:“我是赵括不错,也会谈兵不假,但什么是纸?”

哆来咪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讲:这个……穿越祸害人啊,可怜的赵括被问晕了。各位看官,这赵括是何许人也?(古噜噜:老叔跟谁学的啊,居然学会卖关子了?)哼,本人“驾校除名,自学成才”!下面,请跟随木木主播,进入主题词“赵括”。(古噜噜:嘿,老叔说话是一套一套的啊!匹匹:他最近想当主持人想疯了!)赵括,男,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括熟读兵书,但不会活用。在长平之战中担任主帅,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了。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Ok,下面,请跟随木木主播,进入主题词“纸”。众所周知,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靠结绳记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文字,于是甲骨、竹简和绢帛成为那些年月的“纸”。但是竹简太重啊,一本竹简版的《作文大王》,够铺一张床当席子了。绢帛又太贵,买一本绢帛版的《作文大王》,那价钱简直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了。终于到了西汉,激动人心的事出现了:纸出现了!不久后的东汉,有一位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技术,从此纸张得到广泛使用。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生活在战国的赵括,当然不知道纸是何物了。Ok,今天木木直播就到这,欢迎下期同一时间,锁定“老叔私塾”。

司马光砸缸

妈妈给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后,妈妈问女儿:“你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如果别的小朋友掉到缸里,怎么办?”

女儿胸有成竹地说:“去找司马光呀!”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经济开发区十同路华林人造板有限公司 张 群提供

老叔开讲:本期隆重推荐神童一名——司马光!据说因为他老爸当时在光州做县长,所以给他取名“光”。(古噜噜:这么说,木木叔的爸爸应该是在林场工作啦。老叔:拜托,木木只是我出来闯荡江湖取的艺名!)这位小朋友聪敏好学,非常喜欢读《左传》,才七岁,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老叔内心独白:苍天啊!要是我七岁能读《左传》,至于一把年纪还在编辑部混么!老编内心独白:你什么意思?敢贬低我们编辑部!老叔内心独白:不是吧,这样你都能听到我内心的呼唤?老编内心独白:知道我的本事了吧?乖乖听话,好好给我在编辑部待着!)“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就不废话了,因为小司马的机智勇敢,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还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这可是红极一时的畅销书呢。

当神“童”成长为神“人”,小司马多了三个头衔: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他最大的成就是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本史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编年史就是按时间先后来记载历史,比如哪年哪月哪地发生了什么事。《资治通鉴》从战国初期记起,一直记到宋太祖赵匡胤灭掉后周以前,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司马光为这本书付出了毕生精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