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04-29
中国科协2010年11月公布的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这个数字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展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在这方面我国落后了近20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着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偏低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的科普工作还比较薄弱,也对在科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普出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国出版社的科普出版工作还任重道远,发展和推动我国科普出版已经刻不容缓。
据2011年相关数据统计,承担提高科学素养重任的科普出版物出版现状令人担忧,出版数量只占当年图书总量的0.4%。在科普图书中少量的畅销品种中几乎都是洋科普的身影,国内本土科普严重缺席。本土原创优秀科普作者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出版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我国科普出版人才的建设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我国科普原创性的提升和发展是未来我国科普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从科普出版目前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其产业规模还比较弱小,产业潜能还没有完全开发。在新的形势下,科普出版面临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及数字出版领域的冲击,我国的科普出版观念还亟需转变;科普出版资源还亟待整合重组;科普出版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科普出版形式和传播方式还需继续探索创新;我国的科普受众还需要我们通过优秀的科普作品大力培养。青少年是科普阅读的一个重要群体,推动和繁荣我国科普出版,少儿科普出版更是重中之重。
科普出版的繁荣不仅仅要依靠出版行业,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多方面努力。业界早有专业人士发出呼吁:繁荣科普出版需多方共同努力。我们也期待各方能认识到科普出版发展的形势和重要性,抓住科普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最终形成合力,为促进科普出版的更大发展提供助力。
建设真正的科普强国,我们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