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行业面临国际挑战
2012-04-29阎海东
肩题:需求激增,人才短缺
公关行业的社会需求正在明显增加,不过最新调查显示,公关服务品质提升的现实需求,与人才短缺之间矛盾也日益凸显。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2012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公共关系业2011年度调查报告》估算,2011年整个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260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增长率为23.8%左右。TOP20公司的年营业额增长28.7%,潜力20公司营业额增长更达到46.2%。这一结果显示,市场对公关服务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作为市场环境下的新型行业,这个营收成绩令人惊喜,事实上真正的营收额应远不止260亿,由于行业特征,一些公关公司并不愿意提供准确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按其提供的基本数据估算。”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工委主任杨为民对记者说。
中国的公关行业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目前公关服务市场依然以注重品牌维护的知名企业为主。调查显示,2011年公关业服务对象按市场份额排序,位居前五的依然是汽车、IT、快速消费、医疗保健和金融,其中汽车业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32.9%,IT行业也已经达到11.9%。
一个新的现象是,互联网、政府及非盈利组织公关服务所占比重已经与金融市场非常接近。“这几年随着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推进,各个地方城市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城市品牌的塑造,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公关这个专业服务手段。这是公关业一个很突出的新现象。”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说。
政府及非盈利组织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这意味着政府及相关组织开始对公共关系了解不断加深,对公共关系的重视及应用增。这将是未来公共关系行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市场。
“对于公关公司而言,政府是应当是优质客户,政府与公关公司的合作,虽然有许多很本土特点,但政府合作的前景应当是很不错的。”杨为民说。
地域走向分散
作为高端服务业,公关行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密切相关。调查报显示,公关业TOP公司2011年逆转了连续两年的营收增长颓势,平均年营业额2679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5.2%。目前,媒体传播业务仍是TOP公司的主营业务,绝大多数公司含传播代理和媒体执行业务,但顾问咨询的业务比重逐步增加,活动传播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也占据重要的行业市场份额。在国内企业签约客户数和签约客户比重稳定发展的同时,外资客户已经达到50%。这也是公关行业大量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地区的根本原因,目前北京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不过调查也显示,对许多公关公司而言,营业额和营业收入的增长并不同步,营业额的长幅要大于营业收入的长幅。最显著的原因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区,行业成本开始明显增加,尤其是人力成本和采购成本。为化解这种新的压力,以上海、广州和成都为中心的区域市场也正在形成,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本地业务为主体业务,活动传播为主要业务类型。
目前,少数公关公司从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考虑,开始将总部外迁。据CIPRA近期针对总部位于北京的部分规模公司的调查显示,一家位于行业前列的公司已将总部迁往天津滨海新区,4家正在考虑外迁上海等地,另外考虑将部分业务外迁的还有7家。
“这种形势的变化,也有着现实依据,随着各地方经济发展,地方企业尤其是快销业和零售业,也开始越来越注重与公共行业的合作,公关需求在显著增加,不过目前地方城市的公关服务,主要还是以营销活动、事件营销为主。”杨为民说。
与TOP公司业务领域、类型以及服务能力继续走向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的良好状态相比,很多中小公关公司却愈来愈显示出实力上的差距。而在企业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同时,地区之间在发展规模和速度方面的差距正在拉大。
中国的本土公关公司也逐渐趋向国际化,目前少数公司已在境外设立了办事处或合资公司,当然吗,这种国际化趋势还有试水性质。
新媒体挑战
近年来,网络公关业务增长势头非常快,尤其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增加了网络公关的传播手段,使网络公关业务的扩张更加迅速。以网络公关为主要服务手段的公关业务在2011年增长明显,增长速度超过公关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企业CSR项目、城市营销业务的发展速度比较快,是TOP公司业务一个新增长点。
社会化媒体迅速兴起,并在公关行业方面日益广泛应用,比如网络营销、危机公关等。网络公关已经成为公司和客户都非常认可的重要传播手段,有的公司的微博业务已经成为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对于公关行业来说,新媒体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分水岭。公关虽然强调双向传播,但也必须是可控的传播。公关以前虽然强调可控性传播,但依然是正向传播,一种可管理下的沟通。但新媒体使这种可控性就变弱、不确定,大众甚至可以左右你的传播,现在,公关从业者不得不更加密切的关注公众的需求。”杨为民说。
与此同时,由于公关公司与企业的合作,大都处于幕后状态,这就使公众很难真正注意了解公关行业,往往当出现危机公关的需要时,负责处理危机的公关公司才可能被大众注意。
“但这也容易产生误会,使大众很容易忽略公关业核心的服务内容。对于品牌企业来说,公关公司的业务当然是品牌推广和维护,”杨为民说,“事实上,危机公关只限于企业产品信息不明或公众存在误会时候才可以,如果企业本身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所谓花钱摆平,这不是危机公关,也是公关行业所杜绝的。”
随着服务内容的精细化,未来公关行业细分市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专业化程度会越来越高。目前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开始出现的财经公关、医药公关等,就是这类需求的产物。
人才短缺问题
“公关是高智力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行业特殊性,这就对从业者的智力等综合素质考验极大。”杨为民解释说,“正因为工作节奏,时效性等原因,从业人员工作压力也很大。”
调查显示,中国公关业在提升品质面临的挑战中,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人才短缺问题。人才流动率过高、供需脱节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人才发展的重大问题。公关创新是企业的根本,但是对人才智力的消耗也很大。
“一个合格的公关经理,至少需要做到非常了解客户产品,又非常熟悉媒体业务,同时具有产品市场调研能力以及组织活动的能力,而近年来公关服务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公关公司相关业务人选的需求当然是增加的,但是中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远落后于人才需求。”
在公关行业,女性雇员达到62%,平均职业年龄不到30岁;但每个人平均留任时间都不到三年。周平均工作时数44.6小时。
事实上公关行业从业人员收入都很不错,2011年调查显示,员工年平均工资水平为9408.7元/月,客户经理平均月薪10821元,这些数值相比2010年都有大幅上涨。
抽文:“对于公关公司而言,政府是应当是优质客户,政府与公关公司的合作,虽然有许多很本土特点,但政府合作的前景应当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