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巨富的足球游戏

2012-04-29丁萌

世界博览 2012年10期

引题:足球已被石油热钱控制

导语:石油资本让足球市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膨胀了好几倍。不过天文数字级的转会费和工资,就一定是好事?

时间是2011年11月1日,圣彼得堡彼得罗夫斯基球场,主队圣彼得堡泽尼特队(Zenit St.Petersburg)与顿涅茨克矿工队(Shakhtar Donetsk)的欧洲足球冠军联赛正踢得胶着。

11月圣彼得堡的夜晚气温已经在摄氏零度上下。坐在包厢里的梅德韦杰夫搓了搓手,紧了紧脖子上印有泽尼特队徽的围巾——这平时用来加油助威的物件,恰好在需要保暖时派上了用场。21000人在冬夜呼出的白气仿佛被球场的灯光所罩住,紧张的气氛又陡然增加了一层。

上半场进入读秒阶段。泽尼特队的日里亚诺夫(Konstantin Zyryanov)开出角球,隆巴尔茨(Nicolas Lombaerts)压过矿工队的后卫将球顶进球门。梅德韦杰夫站起来用力地鼓着掌,然后与同行的妻子拥抱。在包厢下方,是沸腾着欢呼声的球迷们。

隆巴尔茨的进球,让泽尼特1比0战胜了来自乌克兰的对手。梅德韦杰夫赛后在Twitter上对获得胜利的泽尼特队表示了祝贺。

梅德韦杰夫是泽尼特队的球迷已经不是秘密,但他与泽尼特队之间的渊源却远不止此。在2000年至2002年担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下称俄气)董事会主席期间,梅德韦杰夫让俄气成为了泽尼特队的主赞助商。有了2011年最新市值达到3600亿美元的俄气的稳定资金注入,泽尼特队在球员转会市场有了更强的购买力,能够容纳62000万人的新主场“俄气球场”的修建也已经进入后期,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

俄罗斯寡头的新兴趣

虽然赞助泽尼特并非俄气参与足球资本市场的唯一动作——一直致力于开发南欧市场的俄气,在2006年与德国鲁尔区招牌球队沙尔克04队(Schalke 04)签订了5年半1.25亿欧元的赞助合同,甚至传出与德国第一豪门球队拜仁慕尼黑(Bayern München)可能开展合作的新闻。然而俄气针对泽尼特的投资显然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投资方的足球热情占了先,市场效应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类似于梅德韦杰夫的个人足球热情,成为了油气资本进入足球市场的催化剂,而这恰好形成了一拍即合的态势——足球运动的商业化需要资本注入来构筑市场并不断扩大规模,而没有比动辄上亿美元的油气资本,更能支撑足球这个急速膨胀的新兴市场的现金需求了。

然而,让在一百余年历史中一直带着田园牧歌色彩的足球圈,真切感受到油气资本如洪水猛兽一般力量的,不是梅德韦杰夫,而是他的俄国同乡,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

阿布拉莫维奇在苏联解体后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过程中,通过投机手段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资产。以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为基础,阿布拉莫维奇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帝国。2000年,阿布成为了楚科奇自治区的行政长官,此时的他不过才34岁。

现场观看的一场足球比赛,让阿布有了投资足球俱乐部的念头。2003年4月,曼联(Manchester United)在欧洲冠军联赛中主场对战皇家马德里(Real Madrid),足球运动的张力与美感让阿布顿生参与其中的想法。阿布很快向曼联的CEO询价,但得到的答案是“不,谢谢,您对曼联的关注让我们深感荣幸”。

机会在南方。此时在曼彻斯特以南的西伦敦,切尔西队(Chelsea)正待价而沽。在之前结束的赛季里面,切尔西成绩名列第四,然而债务问题却让俱乐部面临危机,8000万英镑的负债,由于当时俱乐部所有人贝茨的资产严重缩水,这一债务成了黑洞。

阿布下手很快,也很狠。从媒体听到切尔西会被外资收购的风声到阿布正式完成收购,期间不过10天的时间,而他出手的阔绰,也让当时尚未步入资本时代的足球圈大吃一惊:撇开1.4亿英镑的股份收购投入,阿布直接掏钱把切尔西8000万英镑的债务一笔划掉。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足球圈的生态。阿布直接以夸张的价格购买有实力的球员补充球队阵容,而高薪更是让切尔西成了一个磁场,能人纷杳而至。球队核心的周薪直接突破了10万英镑——要知道,当时的英超头牌亨利的周薪,也不过才6万英镑。2005年,切尔西获得了英超联赛的冠军,直接打破了曼联和阿森纳(Arsenal)两强争霸的固有格局,而切尔西的上一个顶级联赛冠军,远在半个世纪前的1955年。

有水有“油”的足球产业

不去猜测阿布闪电收购切尔西是否有其他深远的打算——虽然当时正值普京与别列佐夫斯基关系高度紧张、前者以强硬手腕打压寡头的时期——但阿布用两年时间,依靠持续投入,让球队的实力提高到了一个历史上从未企及的高度,证明了基于油气资本的“切尔西模式”可以带来成功。另一方面,阿布对俱乐部在经营上没有硬性要求,2009年末阿布曾一笔偿清切尔西一笔高达3.4亿英镑的债务——简言之,相比盈利不盈利,赢不赢重要得多。

更夸张的后来者很快出现。2008年9月,以曼苏尔酋长为首的阿布扎比财团以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曼城队(Manchester City),在4年的时间内,曼城队在购买球员上的投入合计超过了5.1亿英镑,并且为队中球员开出了足球史上的第一高薪22万英镑/周。在本刊发稿前,曼城离俱乐部34年来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之差一场胜利——在阿布扎比收购之前,曼城不过堪堪完成保级,石油金元即将取得又一次胜利。

事实上,阿布和梅德韦杰夫都不是最早涉足足球的石油巨贾。1955年,经营石油加工的安杰洛•莫拉蒂就买下了国际米兰俱乐部(Internazionale Milano),后来创办的萨拉斯石油公司成为了莫拉蒂家族经营国际米兰的财政来源。尽管如此,与倚靠俄罗斯原国有石油公司资产切尔西以及有阿布扎比整个酋长国财政撑腰的曼城相比,莫拉蒂家族就弱势了许多,而且随着全球炼油行业业务萎缩普遍亏损,莫拉蒂家的资产也出现了不小程度的缩水。

100多年前发扬于英国工业城市街头的平民运动,如今俨然成了石油巨富间的贵族游戏。然而,希望依靠石油资本一步登天的神话,并非次次能实现,相反,过度依靠资本注入而忽视自身经营与造血能力,很容易让球队突然陷于万劫而不复。2009年前英超球队朴茨茅斯(Portsmouth)同样被阿布扎比财团收购,但由于球队财政本身不佳以及债务问题复杂,不佳的资产状况使阿布扎比在投入上相当谨慎,最后抽身而去。而朴茨茅斯队不仅跌至英格兰第三级联赛,甚至面临第三次托管,如果没有买家接盘,球队将面临破产清算。

据德勤提供数据,足球产业年产值能达到5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17大经济体”。以石油资本为首的热钱涌入足球行业,在短时间内让足球市场这个蛋糕迅速变大。但不能忽视的是,足球产业目前依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链,仅仅依靠热钱支撑盛世,“克里兹繁荣”的泡泡终有破掉的一天。

抽文

100多年前发扬于英国工业城市街头的平民运动,如今俨然成了石油巨富间的贵族游戏,然而,希望依靠石油资本一步登天的神话,并非次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