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资助、专业协作、民间合作

2012-04-29孙靓

世界教育信息 2012年1期

摘 要:《门户开放》是一份专门介绍美国对外教育交流及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情况的专业性报告,自1954年起由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每年发布。该报告的产生基于美国对外教育交流领域中“政府资助、专业执行、民间合作”的运作机制,在内容上以数据表现形式直观、整体性强、维度丰富为特点,反映了美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的繁荣以及相关研究的高度专业化。在对外教育交流日益活跃的今天,我国也应加强对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重视。

关键词:门户开放;教育交流;国际教育协会

2009~2010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127 822人,再次超过印度成为在美的外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1]。2010~2011年,这一数字继续飙升,达到157 558人[2]。这些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数字常被国内新闻媒体引用,以说明中国对外教育交流规模正在以迅猛的势头不断扩大。

那么,这些数字从何而来?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来自我国官方或研究机构的统计结果,而是出自美国一份叫做《门户开放》(Open Doors)的系列报告。该报告由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于每年11月发布,以图表形式呈现前一年美国对外教育交流的各项数据,包括来美留学人数及主要生源地分布情况、美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及主要目的国分布情况等。从这份报告里,我们读出的远不止一连串数字;它们还反映了美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的繁荣以及相关研究的高度专业化。

一、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与《门户开放》报告

国际教育协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出现的,它主要是美国和平主义运动的产物。战后,美国政治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卡耐基和平基金会首任主席伊莱休·鲁特(Elihu Root),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Nicholas Butler)以及纽约学院外交史教授斯蒂芬·达根(Stephen Duggan)三人,基于“国际教育交流是培养国与国之间互相了解和实现世界长久和平的最有力基础”[3]的共识,于1919年共同创办了一个专门从事教育交流活动的民间组织——国际教育协会。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主要工作是促进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20世纪前半叶,国际信息传递与共享远不如现在这样方便,因此国际教育协会起到了信息集散地的作用。为了使各国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更容易获取访学、留学机会等方面的信息,国际教育协会从成立起每年都会针对美国高等院校接收和派遣师生以及设置国际奖学金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搜集和整理相关统计数据。调查结果不仅成为国际教育协会向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的基础,还作为教育交流领域的专业资料被保存下来。不过,早期的调查结果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说明当时国际教育协会还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之中。二战结束以后,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赴美求学的外国学生数量猛增,这使得对留学教育进行更全面的调查研究有了必要性,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教育协会在调查研究上也有了质的提升,变得更加专业化。

在建立起覆盖全美的留学生事务管理网络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于1954年第一次发布了《门户开放》留学生调查报告。起初,它主要对在美留学生的数量、结构、来源地等进行统计。1957年,国际教育协会对美国1 298所高等院校的本科生赴国外留学情况进行调查,这一调查结果随后发展成为常规性的“学年”(Academic Year)年度报告,并成为《门户开放》报告中美国学生赴外留学的数据来源[4]。这样,《门户开放》报告就囊括了美国对外教育交流在输出与输入上双向流动的情况。从1972年起,国际教育协会开始接受美国政府的专项资助,为《门户开放》报告的编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经过长期发展,如今的《门户开放》报告日趋完善,不仅能够全面细致地反映美国对外教育交流情况,还包括了全球国际学生增长与流动的各项主要数据。该报告在美国被认为是关于国际学生流动的权威数据来源,被美国政府、学术界以及媒体广泛引用,也常被其他国家的教育部门及教育研究者看作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门户开放》报告的主要内容

《门户开放》报告的发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图书形式出版和销售的完整版报告,主要针对专业研究人群;另一种则是在网络上免费公开的快报和简报,以面向公众为主。尽管完整版的《门户开放》报告更为详尽,但从快报和简报上就足以窥见美国对外教育交流的最新发展态势。从内容上看,《门户开放》报告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在美留学生情况,二是美国学生赴外留学情况,三是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情况。下面依据2010-2011年最新发布的快报和简报,说明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在美留学生情况

该部分一共有8项内容。对“外国留学生”的界定是“所有持临时签证的在美国的非移民大学生①”,数据来源为美国国内所有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5]。以下各表格中的数据,均来源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网站。

第一,最近5年赴美留学新生人数及变化率②(见表1)。

第二,过去10年,在美留学生总人数及其占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比例的变化率,以近5年为例(见表2)。其中“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第三,最近2年在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25个生源地排行榜,以前5名为例(见表3)。

第四,最近10年,在美留学生各层次人数及变化率(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非学位三个层次),以近5年为例(见表4)。

第五,最近1年接收留学生人数最多的20所美国大学,以前5名为例(见表5)。

第六,最近2年接收留学生人数最多的10个州,以前5名为例(见表6)。

第七,最近2年各学科领域的留学生人数分布情况(见表7)。

第八,最近2年在美留学生资金来源构成及变化情况(见表8)。

另外,报告中还有关于留学生的性别比例、各国赴美留学生在学科领域的人数比例、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等方面的数据。

(二)美国学生赴外留学情况

简报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学生赴外留学的情况。它的调查对象是“出国留学但在美国高校获取学分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数据来源是美国国内为出国学生提供学分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6]

第一,1989-2010年美国大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及变化趋势图(见图1)。

第二,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接收美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25个国家,以前5名为例(见表9)。

第三,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出国攻读各学科领域的美国大学生人数分布及变化情况(见表10)。

第四,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美国大学生前往各大洲留学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见表11)。

第五,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美国大学生赴外留学时间长短情况,其中短期指8周以内,中期指8周至一个学期,长期为一个学年(见表12)。

另外,报告中还包括美国赴外留学生的性别、种族比例等其他数据。

(三)全球国际学生的流动

除了上述两个部分,《门户开放》报告还将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另一个研究项目“地图计划”(Project Atlas)的部分结果囊括其中,主要反映全球国际学生的人数变化和流动情况。“地图计划”是由国际教育协会于200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启动的,现在由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司赞助,并得到各参与国政府与相关机构的支持。“地图计划”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共享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流动的相关数据,满足各国对教育交流信息的需求[7]。来自这一计划的统计数据也使得《门户开放》报告的内容更加充实。此处以接收外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及其生源地排行榜为例(见表13)。

(四)对相关数据的解析

上文对《门户开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大致介绍。那么,报告中的各项数据传递出哪些信息呢?笔者认为,它主要反映出以下信息:一是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国接收留学生的数量和层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美国在国际教育中的地位、与有关国家交往的密切程度以及美国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二是赴美留学生在地域、学科等各方面的分布情况以及留学生的花费反映出留学生对美国经济及各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美国出国留学人数及分布反映了美国公民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心程度以及主动与外界交流的积极程度;四是美国赴外留学生的性别和种族比例体现出美国高等教育公平与留学机会的均等程度;五是全球国际学生的数量变化与流动情况说明了全球化与教育交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国家在全球化中所处地位。

尽管《门户开放》报告的主要特点是“呈现”而非“诠释”,但是它通过多个维度将有关数据全面地展现出来,一目了然,使读者很容易对国际教育交流形成整体认识。这足以说明《门户开放》报告是很有意义的,对国际教育研究者和关心教育交流的人士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门户开放》报告的运作机制

基于对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及美国教育交流运行机制的认识,笔者认为,《门户开放》报告的运作方式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政府资助、专业执行、民间合作。

第一,该报告是由政府出资支持的。作为民间教育组织的副产品,《门户开放》报告最初只能算是一项民间调查,但随着国际教育协会的日益壮大,该报告逐渐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自1972年起,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司专门拨款给国际教育协会,资助其开展国际学生流动情况调查研究。考虑到美国政治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对外教育交流上通常采取密切合作的形式,《门户开放》可视作美国政府出台的有关美国对外教育交流情况的官方报告,因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第二,该报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由专业机构来执行的。政府与国际教育协会的关系就如同赞助商与主办者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省心省力,同时保证任务能够高效地完成。国际教育协会致力于教育交流活动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在对外交流领域,非政府组织具有政府所没有的优势——它能避免过多地牵涉到政治问题,显得更为客观公正,更易与外界沟通和获取信息。因此,由国际教育协会负责具有国际性质的教育调查无疑是很明智的选择。

第三,《门户开放》报告的完成也有赖于民间组织之间的相互合作。国际教育协会作为实力强大的民间组织,不仅在全美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设有自己的办事处,它还将美国各高等教育机构、美国国内外的众多教育交流机构以及其他民间组织发展成自己的会员机构,与它们保持密切联系,这就如同编织了一张广阔且密集的大网,为国际教育协会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门户开放》报告运作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网。美国由于实行地方分权制,联邦政府职能有限,并不存在一个权力遍布全国的、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部门,因此在全美范围内开展教育信息搜集的工作由非政府组织承担会更加合适。国际教育协会通过自身触角遍及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优势确保调查活动的全面展开,得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连续每年发布兼具权威性与专业性的《门户开放》报告。

四、比较与思考

在教育交流领域,我国每年也会公布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人数的统计数据,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上公布的相关信息,将其与《门户开放》报告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有以下不同之处。一是我国教育部网站上公开的数据以年度为单位,其中每年来华留学人数统计结果以一个独立表格的形式呈现,出国留学人数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门户开放》报告也是每年发布,但在内容上会将近几年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数据的变化趋势更加直观。二是我国对于外国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生的数据是分开公布的,形式比较分散;《门户开放》报告将美国对外教育交流双向流动甚至是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情况的各项数据都整合到一起,使得数据的呈现更有整体性。三是我国的统计数据维度比较有限,对于外国来华留学生的统计仅涉及性别、层次、地区和经费来源几个方面,对于我国出国留学学生的情况统计只显示了出国和回国人数、公费与自费比例几个方面[8];《门户开放》报告的维度更多,传递的信息也更丰富。

总的来说,《门户开放》报告内容更为全面丰富,专业程度更高。《门户开放》报告是美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仅反映了美国对外教育交流的发展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还体现了美国对教育交流及其研究的重视;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出美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的繁荣、高等教育的高度国际化以及对世界各国人才的吸引力,间接反映了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从留学者的心理考虑,它的发布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留学生对美国的信心,吸引更多学生赴美求学。

实际上,我国在对外教育交流领域也十分活跃,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而且接收留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如此庞大的国际学生流动量需要更加科学完善的记录与统计。但是,与迅速发展的对外教育交流事业不相称的是,我国目前尚未有一份能够像《门户开放》报告这样专业且权威的统计数据可以为决策者、学者、教育机构乃至家长、学生等提供参考与指导。因此,推出一份类似的专业报告并使之常规化是现实所需,也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美国不同,不能一切照搬。若要推出一份类似于《门户开放》的报告,我们有着自己的问题要解决。如何建立完善的数据搜集网络和渠道,如何保证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何确保数据的分析与报告的编制具有专业性,政府、教育机构及研究机构如何分工等,都是决策者应当考虑的问题。及时地、科学地在我国对外教育交流领域开展对有关数据的搜集、分析并公布相关结果,将有利于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和从事教育交流活动的组织加深对教育交流形势的理解,向外界树立我国重视教育交流及规范管理的形象,同时为教育研究者、出国或来华留学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从而促进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筝

注释:

① 大学生:指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下文中出现的“大学生”一词均为同等含义。

② 变化率:指某一年比前一年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占前一年总量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1]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ast Facts 2010[EB/OL].http://www.iie.org/en/ Research- and-Publications/Open-Doors,2010-11-15.

[2]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ast Facts 2011[EB/OL]. http://www.iie.org/en/Research- and-Publications/Open-Doors,2011-11-14.

[3]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 Brief History of IIE [EB/OL].http://www.iie.org/en/ Who- We- Are/History,2011-05-10.

[4]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950s: Cold War, New Nations [EB/OL]. http://www.iie.org/ en/ Who-We-Are/History/1950s,2011-05-09.

[5][6]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pen Doors 2011 Briefing Presentation [EB/OL].http:// www.iie.org/en/ Research- and-Publications/ Open-Doors,2011-11-14.

[7]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Atlas Trends and Global Data 2011[EB/OL]. http://www.iie.org/en/Research-and-Publications/Project-Atlas,2011-12-2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外国留学生情况[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62.html,2011-12-1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编辑:覃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