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的多棱镜
2012-04-29苗与
“神童”一词本身就带有不可逾越的孤独性,简简单单两个字,轻易地将年少的孩童隔绝于大众之外,成了超脱凡愚的代称。而对一个孩子来说,无论如何,他都仅仅是一个孩子,不过是在某些方面有些过人之天赋。但要顺利登顶,因为万众瞩目的缘故,可能比常人的路还要艰难曲折。牛牛是毋庸置疑的神童,这个称号让他同时拥有了掌声和寂寞。可他毕竟只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年,所以当我打开他身上的多棱镜,只要角度对了,依然可以看到缤纷耀眼的七彩折射。
折射角度一 所谓神童
所谓神童,自然从小身上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2003年8月9日,年仅6岁的牛牛在厦门市老人活动中心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他十分投入地演奏了库劳的小奏鸣曲、莫扎特的奏鸣曲、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等曲目。700个座位加到1000个座位,黑压压的听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穿着白色西装礼服的小牛牛,优雅地不断谢幕。这次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当地引起了轰动,牛牛也因其在钢琴演奏上的突出才华被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学校破格免试录取,成为该院建院81年来录取的年纪最小的学生。
2007年,有着惊人音乐天赋的牛牛签约百代唱片公司,现在是全球最年轻签约国际古典品牌EMI的专属钢琴家。
2008年,牛牛发行了他的个人首张专辑《牛牛-莫扎特作品 Niu Niu plays Mozart》,并且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出,成为国家大剧院年龄最小的演奏家。
2009年,牛牛因在德国的成功演出而获得了“2009年全球最好的年轻艺术家”奖项……
然而,这只是牛牛“超牛”履历表的开端,我不想一一历数他所获得的奖项和打破的记录,那只是这个花样少年风风光光的台前照,与宣传册上的平板而又刻意的头像毫无二致,让我们在惊叹之外感受不到他真实的喜怒。我想知道他的另一面,他的后台甘苦、成长烦恼、孩子样的笑脸和静下来独自思量时的内心戏……
折射角度二 平常如路人
坐在当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课堂上,牛牛除了年龄比同学都小,似乎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牛牛的老师介绍说,那时的牛牛毕竟只是个小孩子,经常会把“猴子”的天性暴露无遗。一节课里,他的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10分钟,其余时间不是抢人家的橡皮,就是折断同学的铅笔,要不就撕人家的作业本。
牛牛则说自己是古董男孩。喜欢白衬衫,喜欢淡蓝色的莫扎特音乐。说起他最爱的音乐家莫扎特,小小年纪的牛牛却有着很深的体会:“他的音乐其实是很宽阔的,心胸也是如此。虽然当时他不被人看在眼里,但他的胸怀很广阔,他不会去计较这些东西,就像蓝天一样。他的音乐很淡泊,不会像贝多芬那样气势磅礴,但莫扎特可以给我们一种无限的信心。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所以我觉得我的个性很符合他的音乐。”
牛牛常常忘记自己是个艺人。本来作为一名“钢琴家”,似乎只要踞在舞台上弹出澎湃流畅的音乐就行,并不需要频频作秀亮相。然而2010年5月的那一期《天天向上》却把总是在舞台深处安静弹琴的牛牛忽地推到了聚光灯下。湖南卫视的这档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牛牛培育了海量“粉丝”,采访、商演、代言、活动邀请接踵而来,令本来只是钢琴业内人士知晓的牛牛成了“大众明星”。对于“粉丝”“追星”等问题,牛牛的回答是模棱两可的:“有可能有吧。我不想我的生活发生变化,如果有‘粉丝’的话,我就抱着头走,赶快离开。签名我会尽量避免。”同学们都很羡慕牛牛上了《天天向上》,说他和汪涵欧弟一起做节目了。但牛牛之前并不认识汪涵、欧弟,还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外面开音乐会同学不以为然,和明星一起上电视他们却很欣赏。其实同学们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周星驰还曾请他去试镜过《长江七号》。牛牛进了他的办公室后说,海报上那个人和你长得很像,周星驰当时就笑了,说你是第一个不认识我的人。
谈及未来的发展,牛牛说:“我觉得我应该全面发展,在各方面都学得多一些,接下来我还会学一些指挥知识的。我希望成为一个圆,而不是1/4的小块,这样界面会比较广。”
折射角度三 爱与喜欢之间
牛牛的爸爸是一名钢琴老师,牛牛出生后他就常常给襁褓中的儿子弹钢琴。当初的理由很单纯,就是让孩子接受音乐熏陶,没想让牛牛当什么神童。然而无意插柳却柳树成荫,妈妈从牛牛一岁多时就发现他听到音乐会手舞足蹈,像指挥一样,跟着音乐走。爸爸在家给学生上钢琴课时,他就在旁边听。3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主动跟爸爸说想要弹琴。从未教过他的爸爸认为牛牛恐怕连Do在哪里都找不到,只是找了本汤普森琴谱让他满足一下小小的表现欲,没想到牛牛一下弹了百分之七八十。弹完之后父母都被他的表现惊呆了。于是牛牛开始了每个钢琴学习者都要经历的学习过程——从最简单的大、小《汤普森》和《拜尔》开始学起了钢琴。牛牛7岁时,已是有着能够弹9度的大手、双耳同时听出10个音的“超级钢琴家坯子”。
“弹琴苦不苦啊?”“不苦啊。”牛牛说,“因为我觉得音乐很美好,你对它感兴趣就会觉得很快乐。”略作停顿,牛牛又说:“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手指头上的皮都磨破了一层,血都流出来了。但我没有放弃,坚持弹下去,后来指头上也都长了茧,就再没有了感觉。所以弹琴这个事情,真的贵在坚持。”牛牛在厦门当地很有名,鼓浪屿上面的钢琴博物馆对他都是免票的。不仅如此,牛牛还可以随意弹里面的琴。他最喜欢弹奏博物馆里面的羽管键琴,特别喜欢羽管键琴悠远的声音。
与郎朗、李云迪通过问鼎国际钢琴大赛一夜走红不同,牛牛至今未参加过任何比赛,也从未参加考级,他的成功开创了国内古典音乐界的先河。
“如果不努力,未来不能成为大师。神童只是一个童。”牛牛对神童的称号有冷静的认知。孩子的想法虽有些稚嫩,却也有着独特之处。
2010年,牛牛进入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就读。他在美国的老师曾经花了一整节课去纠正他对钢琴演奏的看法。“以前我接受的钢琴教育强调的都是指法或者技巧,可是我的美国老师强调要我看到音符背后的东西,要有思想!”
除了钢琴以外,和一般的孩子一样,才15岁的牛牛也有贪玩的时候,他最新的爱好是变魔术,虽然他有点羞涩地说自己的魔术变得并不好。
折射角度四 重新认识一下
现在,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少年成名的男孩儿——著名钢琴演奏神童牛牛,1997年7月11日生于福建厦门,近两年在美国求学。虽然身高已然蹿过了1米8,可与其相对而谈时,他依然会时不时地红了双颊。羞涩而沉静,这个小男孩儿的身上已开始呈现大师的风范……
相较于牛牛这个华光熠熠、连番鹊起的名号,张胜量这个平凡的本名显然更让日渐成熟的他感觉安然。
[编辑:苗与]
myhqs@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