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你所欲 投入你所爱
2012-04-29张泉灵
张泉灵,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1997年考入央视国际部。
进入央视后,她先后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2000年起担任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主持《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等节目。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在我的桌上,有一张15年前——1996年的7月,我毕业之前在北大校园里照的相,这张相一直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会换,但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从北大毕业,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它像是一个句号,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重新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要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地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这个遗憾还有机会来弥补。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最受欢迎的校友代表是两个人,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李彦宏。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里,觉得自己很失败。因为他们太优秀了。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来比他们更棒,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数同学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抛开“北大”两个字,从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的出现,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从零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其实15年前,和大家一样,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样发展,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叫《中华文明之光》,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嘿,这是我想要的。两年之后,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面向社会招聘了,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我就去考试,最终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
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是主业之外的那么多丰富的选修课,是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活动,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虽然那一年暑假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在15年后,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多有范儿,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大量的直播工作,有的很有影响力,有的则完全没有影响力。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正是因为我清楚,我首先是个新闻人。
在直播的现场,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保证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电视人,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而电视直播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
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说,嘿,你来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经常有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生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的反驳通常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所以其实工作15年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有一句话: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
(据网络视频整理,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