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里的“春行”
2012-04-29
暮春郊游①
莫②春者,春服既成,冠者③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④,风⑤乎舞雩⑥,咏而归。
【注释】①这段文字选自《论语》。标题为编者所加。
②莫:通“暮”。
③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④沂:沂河。
⑤风:吹吹风。
⑥舞雩(yú):古代求雨的祭台。
【解读】这是孔子的弟子曾点关于理想的描述。一次孔子和弟子们闲坐在一起畅谈理想,弟子们的理想都很宏大,都希望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对此多不置可否。当曾点淡然地说出了上面这段话时,一代圣人竟大加赞赏。事实上,曾点的理想实在是太平凡了,不过是一次怡然的春游,但却平凡得让人向往,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诗意,也体悟到“如坐春风”的教育境界。
春游曲
(唐)长孙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曲水流觞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①禊事②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③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④。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⑤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⑥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⑦可乐也。
【注释】①修:举行。
②禊(xì)事:古代的一种风俗,指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曹魏后改为三月初三)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到水边宴饮或到郊外游春的活动。
③映带:景物相互辉映衬托。
④流觞曲水:把酒杯盛满酒放在曲折的溪水上游,让其顺流而下。杯子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是古人劝酒取乐的一种方式。
⑤惠风:和风,春风。
⑥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⑦信:实在,确实。
【解读】这段文字选自《兰亭集序》,作者为晋代“书圣”王羲之。在中国历史上,因这场春日雅集而唱和出一本《兰亭诗集》,又因一篇《兰亭集序》而诞生出一幅流芳百世的“天下第一行书”。透过“书文双绝”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的是融融的春意与浓浓的情意,进而在寥廓的大自然中感悟人生的美好与短暂。
春行
(唐)贾岛
去去行人远,尘随马不穷。
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烟中。
流水穿空馆,闲花发故宫。
旧乡千里思,池上绿杨风。
春行
(明)王守仁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乌双飞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
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鱼杆东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