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保健:从定期查视力开始
2012-04-29陶海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检查视力的方法不同
6岁以上小儿 一般认为6岁以后多数可发育成正常成人的视力。检查方法和成人相同,可采用E字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检查,正常视力应该是1.0以上。
3~6岁的学龄儿童 根据儿童智力情况,分别采用图形视力表和E字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正常视力为0.8~1.0。
1~3岁的小儿的视力检查 一般采用图形视力表,测定方法同成人视力表检查,也可使用儿童熟悉和喜爱的,按照视角的大小设计的其他图形来检查。1岁的正常视力为0.2~0.3,2岁为0.5~0.6,3岁为0.5~0.8。
1岁以下的婴儿的视力检查 根据婴幼儿出生后喜欢看图象画面的特点,在婴幼儿眼前显示不同的黑白条纹或光栅盘格,观察婴幼儿对不同宽度的光栅或盘格刺激的反应,然后换算成视力值。
4~6个月的婴幼儿视力检查 可采用视动性眼球震颤检查法,即应用视动性眼球震颤的原理,将一个有不同宽窄黑白条纹的转鼓置于婴幼儿眼前转动,检查者通过观察婴幼儿对不同宽窄条纹的反应,记录引起眼睛震颤的最细的条纹,通过换算可以得出视力值。
各个年龄段的婴幼儿和检查不合作者 小儿因为理解力与配合程度和成年人有差别,要进行准确的视力检查,比成年人检查困难得多。此时可用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根据视觉诱发电位(VEP)等客观检查的结果,初步测定婴儿视力。大多数专家认为,新生儿及生后一个月的婴儿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2个月视力为眼前手动~0.01,3个月视力为0.01~0.02,4个月视力为0.02~0.05,6个月视力为0.06~0.08,8个月为0.1。
检查小儿视力的注意事项
1.在检查视力前应对家长进行宣教,让家长知道查视力的必要性,并教会受检小儿认读视力表。开始可双眼同时测,如合作了再测单眼。家长在陪伴孩子查视力时,要做到不喧哗、不暗示、不指责;工作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2.检查视力时用遮盖板轻轻遮住一只眼,检查另一眼,切勿对眼球施压。医务人员要注意患儿头部是否放正,遮盖板是否盖完全。
3.戴眼镜患儿检查前须把镜片擦干净,否则会影响透明度。必须把眼镜中心与眼睛瞳孔中心对好,遮眼板轻轻遮在一只眼睛上,镜片与眼睛的距离应为12~15 毫米,切勿紧压,否则会影响视力的准确度。弱视患儿应先查裸视力,再查矫正视力(即戴眼镜后的视力)。
4.眼球震颤患儿检查时要注意头位;水平眼颤患儿不仅要检查双眼正前方视力,还要查双眼侧方视力,如存在中间带(看东西较清楚的地方),则侧位视力较正位视力好;垂直旋转性眼颤患儿应检查双眼正位及代偿头位不同位置的视力。
5.对于麻醉性斜视患儿,为避免复视干扰,检查时患儿头应向右偏斜;垂直肌麻痹者也应随患儿代偿头位略高或略低进行检查;对上睑下垂的患儿,应在纠正其仰视头位,并轻抬上睑暴露瞳孔区的情况下检查视力。
相关链接
检查要包括远视力
和近视力两方面
远视力检查 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米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E”缺口方向,辨认时间为2~3秒钟,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小数记录法)或5.0(对数记录法)。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比如在2米处看清0.1时,则视力为0.04。当视力低于0.01时,改为指数(FC)/距离。若5厘米处仍不能辨清手指数,则改为手动(HM)/距离。如不可辨别手动,可在暗室内用烛光照射眼睛记录光亮为光感(LP)/距离,或无光感。
近视力检查 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或标准近视力表检查。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厘米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