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莉丽:性别,绝对不是成功的障碍

2012-04-29云霞

妇女生活 2012年7期

她被誉为“中国智库第一女学者”,是首位进入美国顶尖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进行思想库研究的中国学者,是布鲁金斯学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也是全球智库峰会“智库论坛”的幕后推手。她参与创建环保NGO——中国环境资源网并担任总编辑,她期待通过网络媒体的力量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她的著作《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被列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环保课程必读书目……

她就是王莉丽。

成败只由自己掌握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莉丽(以下简称王):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从小就苛求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样做非常累。我想这也是很多职业女性面临的问题。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至于最后能否实现目标,却不是由个人掌控的,而是由方方面面的事情促成的。所以,要有梦想,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梦想,但是不要苛求自己。这是我在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得出的经验。

记:您觉得自己是否属于精明、热情、干练、聪明的女性?

王:我对自己的评价跟你有些不一样。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很精明的女性。一些朋友也认为在平常生活中我不是一个精明的人,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很混沌的人。因为在社会上生存,要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我非常简单,说话做事直来直去,不喜欢拖泥带水和绕弯子。我身边的朋友跟我的性格都很像,说话很直接很简单,所以大家在一起感觉很轻松。

但是我是一个热情、执著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懂得感恩的人。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教师,我并不像很多成功女性一样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我是一个普通人,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我遇到过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一直对未来抱有梦想和希望,希望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也曾遭遇风雨,但是很多导师和朋友在风雨中给我撑了一把伞,扶了我一把,对此我非常感激。

我希望在将来的人生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去帮助别人。

记:有句俗话说,人不能在一条河里跌倒两次。但是,据我所知,您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大赛都失利了。您两次参加主持人大赛的原因是什么?

王:我确实在一条河里跌倒了两次。

说起来很有意思,2000年我刚大学毕业,作为播音系的毕业生参加央视的全国主持人大赛,专业过硬,但缺乏更深的底蕴和沟通技巧,没能走到最后。但是这次大赛给了我一些启发,我认为如果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无论在哪个方面。过了七年,我又参加了央视的主持人大赛。其实,在参加这次比赛之前,我已经办好了赴美国的签证,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麻省理工学院都给了我访问学者的荣誉。这个时候包括我清华大学的导师都很不解,问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比赛。我告诉老师和朋友,这是我没有实现的一个梦想,我希望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在对知识和各方面进行了补充之后,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也就是说,我在即将踏上人生另一条航线的时候,希望在原先没有走好的航线上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这次比赛,我抱着必胜的信念,从自我的角度来说,我已经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依旧没有进入三甲。

这次比赛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比如说,比赛中某个评委的个人认知和偏好会影响你能否成功。不可否认,当时我还是很难过的。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我说了一句话:“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谁能够决定你的成功和失败,能够决定你成功和失败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信念,那他一定是失败者,但是如果他始终保持正确的认知和努力向上的精神,他就是成功者。我觉得只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成长,人生就很精彩。

记:这两次参赛给您的人生带来了哪些附加值?

王:人生的梦想也罢,成功、目标也罢,都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圆。我曾经希望做一个成功的记者、主持人,后来我做了环境NGO,做学者,直到现在,这三个事业,三个梦想,我依然还在做,依然不断地在这个圆里画圈。我的梦想在不断地调整、转换,但又不断地在相互交织。那是一个圆,而不是直线。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比赛、选秀活动、大奖赛,我想送给广大朋友们一条从我个人经历中得出的经验:你要参加一个比赛,先要有好的心态,而不是只看重结果。如果这个过程对你很重要,那你就去享受它,这就足够了,然后再从中获得你所需要的经验。因为仅仅几个评委给你的评价,不足以决定你的成败。你个人在某方面是否具有潜质,很多时候取决于你自己的认知和努力的方向。这是我的体会,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人生才会不断地前进,并有机会获得成功。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比赛,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赛场上,你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失败。这一次失败了没有关系,爬起来继续走,高高兴兴地走,充满自信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人生不要害怕失败。

用梦想和奋斗写出辉煌

记:您为什么从新闻主播转行做了思想库的推动者?

王:从媒体工作者转到做思想库的研究者和推动者,应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对我人生影响非常大的导师。我在从事媒体工作几年之后,到清华大学参加了一个项目,叫“全球引导力”。这个项目的领导者是美国高盛银行的前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主席约翰·桑顿教授,他是我们的导师。在参加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导师给我们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政界、商界、学界的领导人。

我们上课的方式很特别,圆桌形式,会有很多领导人给我们上课。他们并不是告诉我们怎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怎么获得成功,而是从自身经历中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个社会上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然后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的导师还告诉我们,中国正在崛起,现在的中国面临最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而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了解。他认为我们这批年轻人应该承担起这个重任,这就需要我们走出国门到西方去了解西方人。

从那个时候起,我有了一个想法:我要到西方国家,到顶尖的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去了解西方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读了清华大学的博士。我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一方面跟我的导师有关,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思想库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一个国家最终的竞争力是思想的力量。

记:您比较欣赏的女性是谁?

王:从事业上来说,我喜欢希拉里。她曾在竞选美国总统时说过一句话:“我并非一生下来就是第一夫人。”她的意思是说,她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是付出了不懈努力的,而且这个努力是大家看不到的,奋斗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这句话非常打动我,也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成功者,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显赫的家世,所以我觉得希拉里给全世界的女性树立了一个榜样,每个女性心中都可以有远大的梦想,不管你出身贫寒,还是相貌普通,只要怀有梦想,不断付出努力,不害怕失败,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写出闪亮的一笔。

生活中,我比较喜欢的演员是林青霞。从小我就喜欢看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而林青霞在银幕上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侠女形象,让我印象深刻。她塑造的形象无论是男是女,都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孩子是生命中的天使

记:您的家庭生活怎么样?

王:我的先生和儿子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男人。我的先生是那个让我变得更好,时刻给我鼓励的男人,我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呵护和支持。

儿子是我生命中的天使,他现在8岁了,带给我很多快乐。其实,最初我并不是很喜欢小孩,但是儿子的降生,让我体会到了那种生命的惊喜和全心全意的爱与责任。这种爱会让你很感动,你快乐的时候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天使在跟你分享;你不快乐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小精灵在身边呵护你。这是只有做了母亲才能够体会到的。

记:孩子带来的爱,跟父母给我们的爱有什么不一样?

王:我的一个女友坚决不要孩子,因为觉得有拖累,对事业有不良影响。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孩子会让一个女人更加坚强和富有责任心。我想对女性朋友说,孩子对女性而言,是生命当中非常值得珍惜的。如果有机会能够拥有这个天使,你一定要拥有,因为孩子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惊喜。

有条件的话,我也建议父母多跟孩子在一起。我在美国期间一直带着我的儿子,没人帮我照看。很多时候召开学术会议或者拜访官员,我也会把他带在身边。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除了我没有人可以照看他;另一方面我希望让他经历这些,给他营造一种良好的成长氛围,让他从小就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记: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您的影响有多大?

王:我的父母给了我最好的教育,告诉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是他们给我的最宝贵财富。这一点非常重要,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有了包容心和爱心,那做任何事都会很放松。因为无论你做什么工作,交流是第一位的,没有了交流和沟通,一切都寸步难行。

一个人要与别人进行很好的交流,首先要坦诚,有一颗爱心。有时候我感觉这个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很冷漠,缺少关爱。但我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不缺乏关爱,我们内心所坚守的爱也罢,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罢,只是不肯释放出来。其实你不妨释放出来,这样就会觉得生活好很多。

记:您认为应该怎样看待伤害过自己的人?

王:在我人生的经历中,也被别人伤害过。但是我觉得只要你始终有一颗爱心和交流的态度,总有一天最不喜欢你和伤害过你的人也会被你打动。这一点感悟得益于和李开复先生的一次交流。李开复先生说,他在微软公司每个星期必做一件事情,就是不管员工还是领导,他要挑一个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共进晚餐或午餐,跟他交流,进而促进彼此的理解。我觉得这是需要每个人去做的。面对阻力时,不要试图回避,不要试图以同样的力量阻挡它,而应该尝试化解。

记:您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女人的性别会是一种障碍吗?

王:人类是由女性创造的,没有女人就没有人类。可以说,女性在各行各业中都起着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之前,有媒体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从事学术行业时,女性和男性有什么不同,我当时就讲,在我的认识中,从来没有把男性跟女性割裂开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要成为历史的推动力量,都要付出不懈努力。我不喜欢单独把女性挑出来。在潜质上,女性和男性是同样的,我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虽然男女生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但具有的潜力和能力是一样的。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你想成功,有几点是必备的:第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视野;第二,要有远大的愿景,但不是白日梦,树立了远大的愿景之后,你要知道怎样去实现,你已经走了多久,还要走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第三,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怕失败,要有坚韧执著的精神。这应该是所有获得成功的人的共性。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