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德.理的交响

2012-04-29张博

慈善 2012年1期
关键词:读本慈善爱心

张博

以《慈善读本》为代表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风风火火地推开,好不热闹。无论怎样,“慈善文化进校园”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进入大众的视野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于慈善,于教育,于民族都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们不止满足于信息的热闹,而是本着对慈善或教育关切的心态,静下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尝试”做一点“尝试”性的探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编写者的初衷确实基于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助益。

慈善是爱心的升华,爱心是慈善的内核。因此,《慈善读本》无疑要对何为爱、爱从哪里来、如何表达爱等关键性问题表示一个态度。但就已出的小学版和初中版而言,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鲜见谈钱,再者便是没有确定不变的爱的定义,但又似乎处处可以感觉到爱的气息。这或许是《慈善读本》作为类教材读物的一大进步,因为既给爱留足了理解和发挥的空间,又减少了一些所谓的说教的成分,只是一线老师们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最好还是该点的要点出来,毕竟在诸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或者说教育,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一味的放纵、漠视,都将是不负责的害人和自戕,当然,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我们至少要从活动中感受到:真正的爱,是一种自然的、自愿的行为。虽然现代慈善并不过多地追究其是目的还是手段,但最好首先是出于一份悲天悯人和推己及人的情怀。当一个人经受苦难时,你献爱心帮帮他,想必绝不是为了趁人之危巧取豪夺,或盯着那可预见的回报,只不过是在无意中寻求那份善良本性的安宁和愉快罢了。

活动为纲,应该是《慈善读本》作为教材类读本的一大亮点。这套读本超越了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作为学生接触慈善事物的主要方式。大大小小的活动,小学本有29个,初中16个。每一个活动都有比较详细的操作步骤。可以说,关于慈善爱心,这套读本中的活动囊括了学生主要的感知方式(看、听、读、说、写)并设计了多种可能的表达方式(制作爱心礼物,表演爱心节目,拟定爱心计划……),用心去做,这些活动足以让师生淋漓酣畅地度过不少欢乐时光。但是,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或许才是《慈善读本》的愿景。小学版第二单元的“爱心延伸”从一个侧面道出了编者的心声:

“从图片收集到自拍自画,我们倾尽了所有的热情、力量,还有才华。

千万别小瞧我们现在做的点点滴滴,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水滴石穿,试想我们小小年纪就能将爱心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将来长大了,完全可以将爱心事业办得轰轰烈烈。关键是在我们最纯真的年龄,要先埋下爱的根。”

所以,爱才是《慈善读本》最大的纲,是需要种下的第一条情根。

人类随着历史的车轮生生不息,送走了一批批,也迎来了一代代。任何社会对其公民都抱有一定的社会性期待,并提出一定的道德底线,我们往往称之为品德或基本操守。我们常常听到年长者对年轻人在德行上的诟病,撇开正常的代沟带来的偏见和价值多元的合理弹性,我们更多的应该在教育上去寻求答案。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花了大量的课时和精力去引导学生爱这个爱那个,但就是没有向学生直接揭示爱的本质动因,《慈善读本》初中版在主题活动二给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慈善源于三大需求。其一,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脆弱的,只有携手才能共度难关;其次,人是社会性存在,互利互助是社会的本质特征;其三,善是人性的基本内涵,恻隐之心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

也就是说,我们的仁爱之德绝非仅仅是基于传承圣贤教诲的高尚,而是基于个体的渺小和生存的需要,这种朴素的回归,是对人及人性的深刻体认,更还了学生一个逻辑的真相,给学生寻回了德育的根。

虽然编者只将读本定位为“对学生德育培养的一个有益补充”,但从读本大部分都是选择比较温润、柔和、渐进、有趣的方式来组织活动来看,这很可能开启了未来德育课的新模式和发展方向,因为这种相对更加自由和自主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爱的触角在感同身受中探出头来,老师享受学生成长的愉快,学生感受着关注被关注、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在乎与被在乎的温暖。这样一来,作为品德的爱,可以还原为一种感动且没有负担的愉快。也许,这才是德育的理想状态。

我们生活的世界,因为种种原因,如自然环境的优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个人成长背景和生活阅历的不同等等,人与人的生活状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这种差异,很难说具体是谁的错,但足以让每个人都能给自己找出一百个甚至一千个不幸的依据或理由。

很多人只是盯着自己的小郁闷,钻进死胡同难以自拔,无限地放大那点痛苦,最后不仅没有缓解郁闷,往往还酿成悲剧。也有些人习惯先不去想自己有多么不幸,而是放眼周遭,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人也正经受着苦难。后来发现,和这个世界的很多人的悲惨遭遇相比,自己的那点小郁闷真是微不足道。与其将时间拿来一个人自我消沉,还不如多抽出点精力去关爱他人。

其实,我们的烦恼,常常源于自己的难以释怀。一旦我们跳出“小我”的世界,将目光投向那些更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人群,我们会情不自禁想做点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之前的烦恼不知何时全没了,继而充盈我们心灵的除了关切的余念,便是因仁爱带来的温暖。

也就是说,爱,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

《慈善读本》在“理”上没有如此琐碎和坐实,但我们在使用读本时,需要带着或个人或集体或时代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将这本书读厚,使之增值。

《慈善读本》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显得如此重要,如此刻不容缓,我想,不光是有感于司空见惯又耸人听闻的杀妻、杀母、杀老师、杀同学等悲剧,对大量现代人在慈善爱心上的失语和无能也有着深刻的领教。在这个后现代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其实对慈善和爱是普遍缺乏感受力的,更毋庸说纯洁的爱的表达力,因为应试、生存和虚荣中的非正常竞争,年轻人生命中本应该长明的希望与仁爱之灯横遭泯灭,但或许最为可悲的并非泯灭本身,而是对泯灭的不自觉。尤其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在不幸和苦痛中挣扎的人们,然而与此同时,有多少苦命的人们,就有多少双冷漠和麻木的眼神。

《慈善读本》可否为扭转这种局面做出大的贡献,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是通过《慈善读本》,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老师的组织、启发、感染下慢慢地找回那颗人人都应该有但不幸被遮蔽已久的爱的种子或爱的根,给孩子们的人生铺上一层爱的底色,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珍惜家人、老师、社会对他的关爱,懂得本着仁爱善良之心待人处世,不仅朋友会越来越多,视界越来越宽,而且生活中总是充满温情、理解和感动,心中有别人,就不会寂寞和无助。懂得爱,懂得心疼人,虽然理应是人的本分,但现在越来越显得难能可贵。

爱是一种能力,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立马解决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慈善读本》为契机,通过读本中涉及的活动,在孩子的参与中将我们自己产生的和力所能及搜寻到的那些对爱的理解、感悟与他们分享探讨,将孩子身上闪现的慈善爱心火种汇集起来再分享给社会,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虽然爱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在我们脱胎于母体前,可能就已经遗传到我们的心灵,但我们对爱的觉醒和认识却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寻根是慈育的起点。《慈善读本》希望在青少年情根、德根、理根的萌发期就注入爱的元素,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作为第一次尝试,《慈善读本》难免很多不足,好在任何一本书,或者艺术作品,一旦出版发行、展出,进入公共视域,她就不再专属于创作者个人,而应该有其独立的生命,这种生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读者、使用者、评论者的重新建构,或者叫再创作。像《慈善读本》这样的公共读物更不例外,她到底有哪些特色和问题,如何让慈善读本更加贴近学生心灵,如何将慈善教育做得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实际,这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位公民都不该置身局外。

猜你喜欢

读本慈善爱心
雏燕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慈善之路
爱心树(下)
慈善义卖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