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2012-04-29罗清
[摘 要]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代表着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低碳旅游背景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挖掘民族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旅游结构发展的同时真正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本文在充分分析文化旅游与低碳旅游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旅游;文化旅游;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0047-02
1 导 言
1.1 低碳旅游的概念
对于“低碳旅游”,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大多数学者认为:低碳旅游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新方式。作为经济活动之一的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基础上的新型旅游方式,其内涵是以环境保护为中心,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为重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模式,强调保护环境而非享受环境。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涉及交通、食宿、环保等诸多环节,也一直被称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其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正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旅游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之一,其涉及的住宿、交通运输及其他相关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6%。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能否被称为“无烟产业”还有待考证。
1.2 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1)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低碳旅游是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涉及饭店业、交通运输业、商品业、服务娱乐业等各领域,与其他产业既关联又依托,并且又有极强的带动性,因此,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会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共同低碳化,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低碳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低碳旅游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核心,通过控制碳排放量来获取旅游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效益,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建设,旅游经营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公众环保意识缺乏,这些无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低碳旅游谋求能源和废弃物最小化、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有效降低和消除旅游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支持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
1.3 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是一种尽最大努力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同时也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它要求人们通过计算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量,尽最大可能采取措施以减少旅游活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的途径是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减缓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碳和旅游废弃物等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最小。促进旅游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2 低碳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2.1 文化旅游的特点
旅游是一种通过地理位置上的转移,游客对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的活动。可以说文化旅游就是以本民族、本地区特有的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礼仪习俗等在内的文化吸引和感召,使游客产生一定的共鸣和互动的休闲娱乐活动。
2.2 文化旅游的功能
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亲自体验的过程也是文化旅游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它给人一种超凡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一个地区的民族特征越鲜明,原始风格越纯,历史氛围越浓,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文化旅游就越有强大的生命力。
2.3 低碳旅游与文化旅游的相互影响
低碳旅游方式契合了文化旅游目标,文化旅游的项目和目的决定了旅游的文化含量,像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文化深厚。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通过住宿、交通、消费、娱乐等各个环节来表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动态的体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一种文化活动,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会提高旅游大众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使人们在旅游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受到自我文化的洗礼和认同感,起到保护自我文化的作用。可以说,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受益。
(1)低碳旅游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保护。旅游景点及旅游服务的低碳化发展,将会给旅游者一个文明的旅游环境,旅游者在此环境中会自觉不自觉的减少和克服自身不文明行为,因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游活动的文明性,加大了其文化意义。发展低碳旅游同时也必将推进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使文化旅游活动不断完善,从而满足旅游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实现了文化旅游保护开发、经营管理、科学利用相统一的目标,促进了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2)文化旅游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资源。文化旅游生态化推动低碳旅游发展,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受众广,包含了所有的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可使低碳旅游理念得到推广和传播;二是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多,关联产业多,可在全行业范围内推进低碳旅游和产业生态化,建设行业低碳和全方位环保型社会;三是由于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出售都完全依靠没有污染的海水、原始的山林、洁净的水域、整齐和保护完好的街巷、考古遗址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因此,文化旅游能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资源。
(3)低碳旅游与文化旅游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旅游业既是经济事业也是文化事业,具有很强的经济、文化双重性。旅游业的经济性决定了其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为什么旅游业在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得到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旅游业的文化性就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底蕴,以独特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推动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这也契合了旅游业是一种对国家经济命运及生态关怀为动力的产业。由此,以文化旅游为依托,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保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3 低碳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3.1 转变传统观念,宣传低碳理念,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的文化氛围
旅游者参与到旅游活动的全程,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低碳旅游前景下,旅游者对低碳旅游方式的认知和实践显得尤其重要。政府和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引导、教育、宣传,使旅游者大众改变以往奢侈、浪费的旅游消费习惯,建立生态价值观,选择与低碳理念相适应的不危害生态环境、不妨碍后代利益的科学、节俭、适度的旅游消费方式,增强人们对节约的社会风气认同和意识自觉,有效地形成全社会崇俭反奢的文化氛围,使低碳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深入民心。通过普及低碳知识,使人们自觉地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如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优先以自行车、公交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在餐饮方面,优先考虑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在选择住宿时,优先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或青年旅馆等,携带和使用自己的卫浴用品,减少浪费;人人为发展绿色旅游、低碳旅游经济贡献力量。
3.2 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着力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
低碳旅游主张追求和谐共进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在保持生态环境、维护文化完整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社会、经济、审美的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就一定要改变我国旅游业重开发、轻保护,旅游项目急功近利、粗放盲目等传统做法,着力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目的地既包括低碳旅游地区、低碳旅游城市,也包括低碳旅游景区景点,是发展低碳旅游的有效载体。对于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对景区森林、湿地、草原等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游客量,培育碳汇旅游环境,二是要基于低碳技术在景区全程配置低碳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三是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战略中拥有了主动权,就能在全球化旅游竞争中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和发展机会。
3.3 在旅游行业推行环保节能技术,努力减少碳排放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环保节能的优惠政策和对应的约束性惩罚政策,在整个旅游行业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量的过程中要抓住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活动三个重点环节方面。在旅游住宿方面,要积极推动生态饭店的创建,关注建筑材料环保节能,不断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推进节能潜力较大的设备技术改进,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在旅游交通方面,由于航空业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最快的来源,因此,航空业不仅要搞技术革新,更要采用有效管理办法减少航班次数、提高运营效率。
4 结 论
低碳旅游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响应,在全球气候变化大环境下必将引起人们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低碳旅游表现出旅游活动文明性、游客文化认知性、生态性的文化旅游特性,体现了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性。为了推进文化旅游发展进程,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低碳化,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倡导作用,引导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朝低碳化方向发展,并依靠发展旅游者低碳旅游文化观念作为核心动力来实现旅游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明庆忠,陈英,李庆雷.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低碳旅游发展研究》(SM201151638004)资助。
[作者简介]罗清(1965—),湖南长沙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旅游、旅游经济、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