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2-04-29范春婷

理论观察 201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元文化农村

范春婷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以民为本”,丰富宣传载体,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路径,时于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Oos8-02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实阵地,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频繁的各国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的交融性发展,对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凝聚效力和整合功能,淡化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因此,积极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路径,注重传播内容的准确性、传播方法的科学性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性,避免多元文化冲击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逐渐被“边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多元文化、多元观念汇集碰撞,形成了人们复杂多变的价值取向,威胁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农村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稳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应对多元文化对农村的强烈冲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建设。

(一)稳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是指引广大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奋力实现全人类解放、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向广大农民进行革命宣传和动员,领导工农联盟,开展武装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建国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逐渐确立。但是受到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意识相对落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尚浅,总体理论水平较低。容易受到其他非主流思想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流行封建迷信思想,宗教势力也一度发展壮大,严重弱化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腐蚀着马克思主义的农村中的固有阵地。因此,稳固马克总主义在农村的根本指导地位。避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农村中被逐渐“边缘化”是当前推动农村发展和帮助农民进步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掌握农村的主导话语权,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应对多元文化对农村的强烈冲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传入我国,强烈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也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思想意识。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效率、竞争原则促使农民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入我国,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乘隙而人,甚至在部分地区大肆泛滥,严重腐蚀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社会格局致使农民形成了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取向,弱化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引导作用。“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这就要求加快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农村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理论和原则也必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受益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固化、农村教育状况落后等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乡风、民风等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中的宣传与普及,提升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最。”要对广大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教育,让他们将这一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有成功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而且有现实的传播资源可以利用。探求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丰富宣传载体,改变抽象理论的晦涩形象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要从整体上进行准确把握,不能断章取义。但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对农民来说极为抽象,要让农民完整准确地掌握它,必须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法。农民不可能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但这种“灌输”决不是灌输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坚持准确与通俗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运用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等宣传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宣传载体。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这些宣传载体,并结合社会发展不断丰富这些宣传载体,以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奥难懂的形象,消除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感。激发农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艾思奇所说“我尽可能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

来说明这些问题,以便大家能够把日常思想中正确有益的思想抓紧,而把错误有毒的思想清除,以便较系统、明确地掌握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哲学思想”。在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浅显易懂的大众语言,選择符合农民意愿的宣传载体,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风气派,使广大农民充分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新传播方式,适应时代进步的发展要求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向传统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大大提升了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地位与作用,互联网和手机等传播媒介在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运用现代化传播工具,不断创新传播方式。

“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一方面,要继续开发传统传播方式的有效性,如加强广播媒体的管理和内容上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传播手段尤其是网络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开发与利用。要发挥农村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借助乡村远程教育设备,及时更新农村的信息资源,向农民有效地传递、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开发手机短信平台,通过红色短信传递、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要义;要针对农村的特点,精心设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节目,用鲜活的具体事例去感化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农民的思想形态中去。总之,要让马克思主义主动占领互联网、手机、电视等重要传播领域,牢牢掌握在现代传播媒介中的话语权,从而有效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以民为本”,贴近农民群众的生活实际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个“人本身”即人的根本需要。要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关注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将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寓于农民生活的主题之中。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仅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简单的说服教育已经难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形势的需要,理论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状况成为制约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宣传中重视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忽视了引导农民如何运用这些原理,重视弘扬社会主义事业的宏图远景而忽视了解决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要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要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照他们的现实需求。“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密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突出农民增收主题,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要认真选取符合农村社会实际、满足农民现实需求的理论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系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内容作为宣传的重点。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公信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6)

[4]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何绍斌,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J],武汉学刊,2008,(0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罗一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07)

[责任编辑:杜宇]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元文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