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公司缘何会成『老赖』
2012-04-29蔡恩泽
蔡恩泽
2011年11月29日公布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又将壳公司推向舆论风口。壳公司缘何会长期混迹于资本市场,这是一个谜。比如一家名为*ST星美的上市公司,员工只有7个人,公司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万元人民币、0元人民币和55.2万元人民币,但公司的市值竟高达23亿元人民币。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壳公司名副其实地成为“老赖”,至今仍在股市上招摇张扬。
多少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类似*ST星美这样的壳公司赖着不走有着诸多原因。
首先,壳公司是金字招牌。存在即有合理性。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具体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壳公司虽说人老珠黄,力衰不举,但仍有几分姿色,有一定的魅力。这个姿色就是上市公司的“名分”,这个魅力就是上市公司的招牌。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上市依然是梦寐以求的事,是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是步入巅峰的加冕。在官员的政绩簿上,在公司老总的年终总结中,企业上市无疑是引为骄傲的辉煌一笔。而有了壳公司这样的金字招牌,只要保住“壳”,坐拥天价的壳资源,不愁没有买家,不愁没有投资者。
其次,壳资源稀缺。中国实行上市审核制度,审核过程严苛且繁琐,每年IPO指标有限,公司在场外排队、公关,打破头往里挤。上市公司成稀缺资源,一旦上市成功,融资自不必说,即便业绩不佳,只剩下一张空壳,被ST了,也可以通过重组再吸纳资金,还可以将欠债的黑洞填平,甚至在重组之后,新控股股东还可开始下一轮圈钱之旅。与新股IPO相比,企业通过现金收购或股权转换来借壳上市则容易得多,这是企业上市的一条捷径。部分退市的公司也可用借壳上市的方法而达到“借尸还魂”,或者说“借腹生子”。这样一来,壳公司就成了宝贝疙瘩。
再次,上市难退市更难。*ST星美劣迹被披露后,遭到了投资者的强烈抨击,股民们集体呼吁让这种“垃圾”上市公司赶紧退市。可是如果真想废掉这些壳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A股最近一则上市公司退市的案例,要上溯到2007年。一旦退市放开,上市资质将大幅贬值,监管部门将威风不再。而地方政府也会担心社会动荡,银行等债主则更担心无人埋单。于是,大家都陷入这样一种存在合理性的沼泽地里经受煎熬。
溺爱出佞子。从刚刚公布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也可看出,增加的退市条件略显空泛,实质性内容不多,并且有较大的松动空间,最终实施可能会“雷声大雨点小”,震慑作用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比如新增“3年公开谴责3次”的退市条件,在过去3年中,深交所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受过3次公开谴责,要达到“3年公开谴责3次”这个条件,实际上是天方夜谭,这比上市还难。老赖其实是制度下的“蛋”,壳公司在这样的制度袒护之下,还能继续赖着不走。从这个意义上说,壳公司成“老赖”,是监管部门“惯”出来的。
自2001年初第一版退市标准实施以来,A股退市率约为2%,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年退市率约6%,纳斯达克大约8%,英国AIM市场每年超过200家公司退市。对比海外市场的退市率,中国股市显得过低。而中国股市上的那些垃圾股顶多被ST,而壳还在,翻身的资本还在。为保壳,ST公司想出五花八门的辙,有政府红包护航的,有玩弄财务技巧的,有投机资金下注的,有转让股权保壳的,还有到处散布重组绯闻的,似乎还可绝处逢生,凤凰涅槃。
大量的“老赖”滞留在资本市场,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配置功能。壳公司一直占据着资本市场的资源,然后通过来回倒腾,通过左手换右手的资本游戏,把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降得非常低,而真正需要融资的、真正能够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那些公司反而上不了市。另外,守着壳不退市,还意味着有了并购重组、资金注入等一系列概念炒作,特别是每年岁末年初公布年报的时候,各种内幕消息、市场传闻纷至沓来,壳资源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噱头、最诡秘的炒家,投资者对这些题材的追捧,又放大了股市的风险。
壳资源炒作成风,投资行为嬗变成投机行为,股市成了赌场,有时候乱像丛生,一地鸡毛。但我们仍然对中国股市有着积极的信心,毕竟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已有200年历史,中国的证券市场才20年,相比而言还是一个才学走路的孩子,步履蹒跚、踉踉跄跄在所难免。相信新一届证监会领导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定会认真听取广大股民和专家们的意见,再次修改退市制度,从严要求,设置严格资本游戏规则,完善退出机制,将“保胎药”换成“打胎药”,将有着“老赖”称号的壳公司驱逐出股市,还资本市场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