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出口:标准输出成最终目标

2012-04-29吴玉峰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2年1期
关键词:技术性入世世贸组织

吴玉峰

能够推销标准的企业,是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极高质量产品的企业;而能够推销标准的国家,也必须要有高技术和高质量做前提。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制造出的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依据发达国家的标准,这或许无可厚非。因为向任何一国出口产品,必须要达到该国的标准。但标准可以没有国界,即销售产品的最高境界,是推销标准。

将标准作为对外出口的最高目标

12月6日,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层会议室举行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研讨会,本刊记者全程参与了此会。会上,各参会方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更多是一些经验的总结。从最初的门外汉,只是单纯地学习规则、适应规则,到目前的重要角色,不仅影响规则,更获得了制订规则的机会。同时,也开始积极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手段,保护我国的利益。另外,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是,企业开始参与部际联席会议,并将标准作为对外出口的最高目标。

入世十年成绩瞩目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098亿美元;2010年,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超过了同期国际贸易总量增速的3倍以上。

2010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首次进行量化分析后表示,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和资本流动可通过不同渠道影响其他国家经济增长。10年间,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此外,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国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

前不久,世贸组织总干事帕卡尔·拉米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无法担负“世界”之盛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消费者,都从“中国制造”的产品中获益,中国已经是全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统一内外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顺势而生

中国能够成功入世,国人记住了石广生、龙永图等人。据透露,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尘埃落定之时,牵头前方谈判的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专程到国家质检总局拜会时说:入世谈判过程中,外经贸部被煎被熬;入世之后,挨烤挨炸的可能就是刚刚成立的质检总局了。根据资料记载,2001年4月,由国家质监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而成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挂牌成立。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成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面上看是时间的巧合,实质上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我国15年漫长艰难的入世谈判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焦点性的问题——质量监管的内外统一问题。当时中国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负责对国内产品和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监管,分别实施两套质量管理体制、两套质量认证制度,颁发两种认证标志,形成职能交叉,导致标准不一、重复认证,不符合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世贸组织谈判工作组强烈要求中方合并两个管理机构,成立统一的质量管理体制,实施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认证制度,这是当时世贸组织谈判组提出的一个重要“要价”。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中国入世进程。国家质检总局的成立,为我国加快入世进程扫清了一个最重要的障碍。

10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不仅负责牵头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还着重开展了技术性贸易措施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召开了多次技术研讨会,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国内外培训,受益面覆盖17个成员单位,3000多人次。全面梳理、调整、修改了我国有关质检法律法规体系。另外,加快采标步伐,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从入世时的40%提升到68%。

标准成技术性贸易措施最常用工具

在12月6日的研讨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表示,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在经济贸易中,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被越来越多地用作贸易保护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特别是随着各国关税大幅降低,标准在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围绕标准的国际竞争和利益博弈日趋激烈。

据WTO统计,技术性贸易措施占各成员国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的71%;据美国标准学会估计,技术标准影响了全球80%的贸易。

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更是深谙标准的重要性,通过掌控标准,不仅掌控着行业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攫取着丰厚的利润,一定程度上也成功遏制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迅速发展。例如,在数字媒体领域,以日韩、欧美企业为主要成员的专利组织,利用先发优势,提前布局专利和标准壁垒,向中国企业征收高额专利费。以数字电视为例,已经向中国企业征收专利费的专利组织有24家,专利费高达27美元/台。

企业应积极尝试标准输出

目前,中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除去外商以中国为出口基地而成立的企业的贡献之外,中国本土企业的贡献比例仍很低,而且集中在低端的加工贸易上。简而言之,我们仍是按照别国的标准来生产产品,达到最终的出口目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志前提出,未来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意义在于扩大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提升中国外援(技术+标准+专利)的技术含量和标准输出带动产品出口等三个主要方面。

实际上,已有少数几家企业开始涉入标准输出方式。据海尔集团副总裁舒海介绍,目前海尔共有51项国际标准提案提报到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中27项已经发布成为国际标准。海尔有11人成为IEC/ISO的标准化工作组专家,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为中国企业赢得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也抢占了市场先机。另外,在加强标准输出方面,2006年,海尔-鲁巴经济园区建立,与当地企业一起建立家电行业的相关标准体系,实现产品本土化、采购本土化和文化融合本土化。2010年,海尔与委内瑞拉轻工业内贸部,在委内瑞拉总统府签署了《白色家电技术、标准输出及建立生产基地合作协议》。海尔将在委内瑞拉发展白色家电制造业及建立相关产业链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提供标准、设备及生产技术等。

另外,个别企业已经在标准输出中尝到甜头。中兴通讯自主研发并提出的GoTa标准,是全球首个基于CDMA技术的专业数字集群技术标准。目前GoTa系统已在40多个国家规模应用,仅此系统就为中兴带来了超过十亿美元的销售额。另一家名头更响的华为公司已成为148个标准组织的成员单位,在各标准组织承担了150多个主要职位,累计提交了超过23000件标准提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在今年3月海外科技杂志Fast Company评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中,华为公司排名第18位,为中国品牌最高名次。

一直以来,在国际上有个流行的说法:三流的国家做产品,二流的国家做技术,一流的国家做标准。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界内的普遍观点: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方法,三流企业做产品,四流企业做集成(半成品)。中国目前是毫无争议的制造大国,未来将发展成为制造强国。但终极目标,就是要成为标准大国。

猜你喜欢

技术性入世世贸组织
No.12 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缓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在世贸组织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奥孔乔-伊韦阿拉:世贸组织的“新舵手”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边柱制栓锁技术性破坏痕迹的检验
欧盟:正式就批准的农药向世贸组织通报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分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