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别样梦幻
2012-04-29曹怡平
曹怡平
一间教室,两个初中生;一次旅行,两个破碎的家庭—《星空》的人物关系非常之简单。无奈的少女心事,老生常谈的童年阴影,司空见惯的转校生故事,这些对于《星空》来说,想要拍出新意,很难。怀着好奇与些许期待看完影片,所幸电影没有让我失望。
小美不是一个自闭的小孩,但正在破碎的家庭迫使她学会自闭。青涩的少女还很懵懂,不知如何处理那些扑面而来的纷扰世事。自闭只是小美用想象编织的盾牌,躲在后面的她,以为伤痛很柔弱,刺不破那面盾牌。
小杰是一个自闭的小孩,破碎家庭留下的阴影像一道墙,堵住了他与同学随意交流的道路。因为不善与人交流,他总是拿着一册绘本。自闭的小孩都是敏感、害羞的,却有着和世界交流的欲望。画笔就是小杰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也许是因为小杰一言不发,也许是小杰显得卓尔不群,也许是小杰长得清秀可人……无论如何,他无意中激发起小美的好奇心。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新同学的排挤让小杰倍感委屈,而他发泄的方式却少得可怜。生气时,他只得跑到无人的角落,拼命地猛捶垃圾桶。小美悄悄地跟踪他,看见墙壁上留下一个霸王龙的愤怒身影,在攻击垃圾桶。小美的出现让小杰惊慌失措,落荒而逃。不懂得交流的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化解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在学校的僻静处,不善与人相处的小杰惨遭同学的伏击。无意中路过的小美想都没想,跑上前去“拔刀相助”。这一次,墙上出现的影子是一条长颈龙,和几个小孩厮打成一团。
小美的路见不平,打开了小杰紧闭的心门。生性害羞的小杰邀请小美一起完成创意设计的作业。两人用纸折出各种形状的动物,以填充单调的动物园。在两人亲密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的动物都复活了,排队跟在他们身后,缓缓悠悠地走着。
小美濒临破碎的家,最终还是破碎了。青涩的小孩缺少对抗世界的方式。出走,常常是他们自以为可行的方法。小美想逃到深山,逃到爷爷曾经居住的小屋,逃离父母婚变带来的巨大压力,她无限怀念童年记忆里那一片星空。家庭早已破碎的小杰理解小美的痛苦,欣然同往。
他们终于找到爷爷曾经居住过的小屋。入夜,小美带小杰来到湖畔,乘上小舟,缓缓驶向湖心。小美知道,湖心可以看到最美丽的星空。可还没等到星空出现,小美就病倒了。醒来的小美,躺在病床上。在小美昏迷的那段时间,小杰已经跟随母亲搬家,从此消失不见。
过了一段时间,小美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信,信封里掉出一块小小的拼图。那块小小的拼图,正是凡·高《星空》拼图失落的一块。那年的小美在小杰的陪伴下,寻遍出售拼图的小店,却没人愿意为了一块小小的拼图,而放弃一件完整的商品。若干年后,小美去了巴黎。在华灯初上的巴黎街头,小美路过一家别致的小店,里面出售的拼图,全都缺少关键的那一块。
电影画面很漂亮,色彩鲜明,到处是艳丽的色块,不时会出现视觉冲撞。影片有几米的画风做强大的后盾,所以片中的动画插入将青春的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台湾电影界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了自己的后期制作实力。林书宇的天赋和努力,让很难影像化的那一丝丝感动影像化了。
有人觉得整部电影太平淡了,没有情绪的爆发点。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本片情绪的载体有很多。比如拼图,它是心中美好愿望的象征。小美执著地想把父母的关系拼好,想把它补完整。这也是最后小杰寄给她那一片拼图的深刻意味。在影片的最后,长大的小美在巴黎看见的那个店铺,有着残缺的美丽,每一幅画都缺了重要的一部分。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长大后才能发现,不完美成就了完美。没有缺失,便不会理解什么是美好。还有那个可以宣泄悲伤的舞蹈、大象、折纸玩偶、化成飞跃星空的火车……细细体会,影片感情的起伏是随着画面一起变化的。
而全剧的情绪爆发点,就是在小美昏睡的梦中。这个桥段安排得比两人一起看星空要好很多。小美在梦里追着小杰的脚步,刚要触碰小杰的脸庞,小杰开始破碎,小美先是吓得没敢动,画面下面出现了小美和父母手拉手在一起,表情从惊讶变成开心。随后父母的手先开始破碎,小美急忙上去捂住,她是多么不希望、多么害怕父母分离。而最后一个场景,回到了爷爷的小屋,爷爷回头温柔地笑,伸手过来揽住小美的肩,小美有点儿担忧,害怕爷爷再次破碎,而这次没有,小美开心地扑进爷爷的怀抱。破碎的拼图是不能改变的现实,爷爷的怀抱是她一路追寻的终点,尽管只是在昏睡的梦里,至少醒来后,她可以坦然地面对分别与失去。因为曾经的一切可以温暖我们幼小的灵魂和羸弱的身躯。过去的终将过去,长大的,也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