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街头摄影1860~2010

2012-04-29姜纬

读者欣赏 2012年1期
关键词:伦敦摄影

姜纬

街头摄影一直在摄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街头摄影可能是细碎、平凡的,然而也可能是亲切、多面、延续的。街头摄影记录着城市兴衰和社会变迁,呈现着人作为城市和社会的主体所受到的种种影响,以及反过来对城市与社会的作用。不要以为如今手持数码小相机扫街的景象是新时代的产物,英国伦敦这一个半世纪的街头摄影向我们展示出这个过程。

近现代城市是人力胜过自然的人造空间,其间派生出的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活动─闹市中的熙熙人潮、人与人造物的种种配置周旋,正是街头摄影的题材和灵感来源。

街头摄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伦敦街头更是别具挑战,从公屋大宅到火车站,大部分是低调的砖头屋,不以奇异外形突出功能和风格;灯饰招牌也较少,视觉符号不是那么鲜明;而金融新区的闪亮璀璨又在意料之中。英国人素来哪怕在公共场所也很注重私人空间,尽可能地避免与陌生人互动。而在当今时代,公共场合的摄影仍面临着众多质疑和束缚。

伦敦街头摄影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那时相机快门速度还很慢,难以捕捉人物动作。因此,当时的街头摄影大多局限于建筑拍摄。尽管从一开始就有人尝试“即时摄影”,但其实那是在固定地点请人摆的姿势而已。这一时期活跃的主要摄影师有George Washington Wilson、Henry Dixon、Valentine Blanchard、John Thomson等。

早期摄影人们多沿用绘画的取景构图手法,例如大远景街头,取景角度和行人张望并无二致;又例如许多街景内容,今天看来像游客“为影而影”,但在当时却颇具魔术效果。早期摄影器材昂贵,操作不便,相机的机动性较差,拍照动静大,曝光也需时较长,拍摄对象往往四平八稳,生动性不够,无意间也会捕捉到与眼见不同的影像,不过,大体上这部分照片还是更像档案,画面也微妙得有点安静的田园气息。

到了19世纪最后10年,真正可以用来进行街头摄影的手持相机诞生了。而从那时起的30年间,大英帝国正在走向鼎盛,街头摄影记录了伦敦的能量与活力。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报业蓬勃发展,报纸开始大量使用照片,这有力地推动了新闻摄影的壮大,也催生了许多业余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在Robert Hamer导演的经典电影《仁心与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中,摄影在爱德华时代的英格兰是上流社会的一种风雅消遣。这段时期的主要摄影师有Paul Martin、Charles Wilson、John Galt、Christina Broom、Horace Nicholls等。

后来,更为轻便的Rolleiflex照相机面世,摄影师得以隐身于人群之中,机敏地获取稍纵即逝的场景。街头摄影师开始以摄影之眼去整理街上发生的事情,从改变夸张笨拙的摄影架势开始,制作、铺陈、传播城市生活的瞬间故事。那是传说中街头摄影的黄金时代。伦敦人也开始意识到眼前的生活就如手中照片一样是历史中的偶然,而唯有后者可以将之凝固,所以摄影作品往往有意发掘有代表性的标志,流露出区别于早期的不自觉的怀旧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法西斯气焰逼人,国家不得已采用战争手段重新洗牌,狼奔豕突,咆哮四起。与此相应,摄影技术进一步成熟,街头摄影被寄予了观察世道、发现真相、反映社会问题的期望,摄影师普遍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与政治理念有关的行为。知名摄影师有George Davison Reid、Hans Casparius、Felix H. Man、Cyril Arapoff、Margaret Monck、Bill Brandt、Wolfgang Suschitzky、Bert Hardy、Geroge Rodger、Bror Bernild等。

世界新秩序在二战后确立,不仅国家地位有所变化,由于战争破坏,城市面目也急剧改变,美国文化的流行又不断冲击和更新城市居民以往的生活方式。这些巨大的社会和文化变迁对街头摄影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摄影师希望在旧城风貌消失之前将其捕捉和留存,因此他们多聚集在传统产业工人居住的伦敦东区活动,那里依旧保有过去岁月的印记。

贯穿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纷乱、斗争、革命,大多数都打着“民众运动”和“社会革新”的旗号,许多伦敦摄影师积极投身其中,街头摄影逐渐成为事件的Vantage Point (瞭望点)。Roger Mayne、Bob Collin、Corry Berington、Lutz Dille、John Benton Harris、Sally Fear、Jim Rice、Barry Lewis、Paul Trevor、The Camera Looks at London是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重要摄影师和组织。

时至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传统街头摄影日渐式微。彩色摄影的广泛应用和当代艺术市场的兴盛,使摄影师的兴趣朝着更加观念化的方向转移。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者也开始质疑街头摄影作为一种媒介本身的有效性。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便捷而大众化的数码技术、迅猛普及的网络分享,给了街头摄影很大的刺激,街头摄影逐渐呈现出复兴态势。伦敦首次出现了国际性的街头摄影组织:In Public,比较活跃的摄影师有Matt Stuart、David Gibson、Nils Jorgenson、Adrian Fisk等。

在早期的街头摄影中,伦敦人对镜头充满了新奇感,很多呈现出天真自然之状,而照片本身的黑白效果,以及时代的大背景,使照片常常显得比较凝重。数码时代的摄影,拍摄成本越来越低廉,镜头中的眼神出现种种疑虑和不自然,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反恐规定进入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交通枢纽和大型公共场所不允许随便拍照。英国小报泛滥,监控摄像无处不在,再加上网络的快速分享、传递以及恋童癖等社会问题的增加,使人们在面对镜头时有了另一层困扰。

如今的摄影师越来越难以从容构思取景,伦敦街道的人情味也慢慢消逝了。不过危中有机,摄影师捕捉事件越来越难,制造事端的能力却越来越强,伦敦街头摄影似乎在拥抱着这种张力。如今,摄影主题更为宽泛、更加趋于个人化,传统街头摄影以观察记录社会为己任的沉重感虽不能说完全消失了,但确实已被多样性所淡化。这些个人化的作品,趋于注视与静止的细节化表现,但又保留了一些自然主义的痕迹,展示出作者不打算以影像来进行单纯的客观记录,而是缓慢地培植与发展内心的种种意念,并且试图将它们与外部世界进行隐喻性的缝合。

玩摄影的人常会沉迷于器材,觉得器材越精良就越能更好地猎取理想照片。伦敦的众多例子表明城市质感不只在于硬件、视觉,也见诸人们在空间中那互动的无形,而摄影师,正被赤裸地抛掷到街头。

至于伦敦街头摄影的整体特征,就是摄影师对世事人情始终抱有谦恭的好奇之心。这个基本的信念支撑、激励着这些摄影师,正如Bill Brandt在其1948年出版的《镜头下的伦敦》序言中写到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太过匆忙焦虑,太过急于证明自己,太过醉心于种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因而无法站定凝视。我们看周围的世界,也以为自己看到了。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在偏见指引下所期待看到的一切,或是过往经历影响下所需要看到的一切,抑或是自身欲望推动下所愿意看到的一切。我们很少能将自己的思维从各种想法和情绪中解脱出来,单纯为了乐趣去看整个世界。只要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也就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伦敦街头摄影呈现了斑斓多姿、牵缠流转的都市经脉,为不断演变的时代和社会提供了明晰的视觉支点。

而伦敦城本身,骄傲、世故、顽强、考究,它眺望风起云涌、楼起楼塌,不动声色,就像绅士一样,心永远藏在灰色的眼睛后面。继1908年和1948年后,2012年伦敦将又一次举办奥运会。通过照片里的点滴,多少可让我们瞥见这个堪称伟大的城市,也算是言说摄影之外的另一收获。

猜你喜欢

伦敦摄影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伦敦
去往伦敦
喧嚣与孤寂:《达洛维夫人》中的伦敦与伦敦人
伦敦畅游记(一)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伦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