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钱林说家教 (一)

2012-04-29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算式智力家长

2011年的家庭教育是热闹的,“虎妈”之后“狼爸”来了,风靡网络的《斗妈大全》也引发热议:家庭教育怎么了?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学问。”作为家长,能否不以“虎狼”形象示教,能否变“斗”为“爱”,的确需要潜心攻修。

教育,首先须回归到对儿童的尊重上来。有一位校长,正是以“尊重教育”为核心理念,悉心培养龙凤胎子女,儿子14岁时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女儿16岁时入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实验班。他,就是温州市名校长陈钱林。从本期起,我刊特约请陈钱林校长独家开辟家教专栏。让我们走近陈钱林,走进他的家庭教育世界。

知识学习从自由阅读开始

常听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讨厌看书呢?许多家长也经常问我,让孩子读什么书,如何引导孩子爱读书等问题。我觉得,让孩子自由阅读,这是知识学习的良好开端和重要渠道。

故事分享:杲杲博览群书

儿子杲杲出生后,我就拿书给他玩,床上、地上都是书。儿子很快与书为伴,玩得最多的游戏是将书摆好,推倒,再摆,再推。稍大些,开始翻书。一天,他奶声奶气地告诉我,在书中找到了许多“字的一家人”,如称大号的“瑞”为爸爸,小号的“瑞”为儿子。这对两岁的小孩来说可是重大发现!

三四岁时,儿子喜欢看图文并茂的书;七八岁时,他对科学类、数学类书已达到迷恋的地步。儿子十岁时,我发现他阅读偏科,对文科类书兴趣不大。儿子有个脾气,凡事喜欢自己做主,若是我要求,他表面认同,实际上不会认真。于是,我有意引导他读文科类书。一天,我买了《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书放在书房的显眼处,并和妻子故意“暗地里”大声讨论:“如果小孩能读些文科类书,长大后会很有出息。”儿子听到了我们的“讨论”后,不久就开始看历史书。我即时表扬:“你怎么想到看历史书?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文科和理科都喜欢,就是天才了!不过很难坚持的。”随后几天,看到他坚持看文科书,我心中窃喜。后来,他逐步喜欢阅读文科类书。

因博览群书,儿子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尤其是经书香洗礼,他心地善良,心态平和,常怀感恩之心,常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胸,让我倍感欣慰。

家教建议: 让自由阅读成为孩子学习的开端

孩子喜欢阅读,其实,跟我们夫妻俩的好学是分不开的,平时我们在家常常看书,常常带孩子去书店。要引导孩子爱读书、爱学习,我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让孩子品尝自由阅读的快乐

我特别提倡自由阅读,即阅读是没有书目的,不讲究也不规定孩子读什么书。选择什么书、什么时间读、是否将整本书读完完全是孩子的自由。在我看来,自由阅读是极其快乐的事,只有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给予阅读的自由,孩子才有可能做到博览群书。许多家长总是希望让孩子读作文、奥数类书,我觉得太功利的做法会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果大人总想控制孩子,或者总是希望孩子以大人喜欢的方式阅读,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对此大多很反感。

当然,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手不管,家长需要宏观引导。现在有些书其中或有暴力倾向,或带色情因素,或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需要家长把关。宏观引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听孩子说体会。孩子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受,都会对我说,我从孩子的话语中很容易判断他们的兴趣和书的价值。与孩子讨论读书体会,本身也是让孩子品尝阅读快乐的过程。

读报纸打开社会的视窗

阅读,贵在“饮食平衡”,要让孩子读各类“杂”书,不仅只读文本的书,还要读“社会”这本大书。小树成长,靠的是根系,需要汲取不同的养料。孩子的知识学习也一样,如果只读学校开设课程的书目,或者只做老师的作业,即使每次都考满分,也并不见得就好。

从小学高段开始,我就注重给孩子提供不同的“营养”,尝试让孩子读报纸。先读《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后来读《环球时报》。当时我担心,报纸都有于少儿不宜的新闻,过早接触是否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经过考虑,我尝试让孩子了解社会是阳光与阴暗面共存的,并通过父子间讨论进行价值观引领而避免副作用,这一方法被我戏称为“打预防针”。经过实践,我发现读报大大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使孩子能客观地观察与认识社会,而且还使孩子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因为作文与知识面有关,与对社会的认识有关。杲杲因跳级,小学只读了三年,由于年纪小心智不成熟,作文相当弱。后来坚持读报纸,杲杲的作文在高中时显示出优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语言很直白,文风简约凝炼,没有受到当时一味追求优美词句的浮躁文风的影响;二是以知识面与逻辑分析取胜。杲杲在高考中语文考了107分,位列班级前五名——这一成绩的获得可以归功于读报纸。

带孩子到社会大课堂去

知识不是单从书本上获得的,而且“书上学来终觉浅”,因此我常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小的时候,我住在农村,经常带孩子去田野,看看牛如何吃草,云朵如何变化,水稻如何生长;到建筑工地,看看建筑工人打桩、筑路、装修。后来,我们在塘西村建了四层楼的落地房,在新房从修建到装修一年多的时间里,孩子俩参与了放电线、灌水泥、建楼梯、刷油漆等工程。这种体验对他们来说是与众不同的。

孩子六岁时,我特地携全家到上海过年,让孩子体会大都市的繁华,孩子很惊讶上海大年夜的鞭炮声、南京路夜景的亮丽与县城的区别,这样的体验让孩子印象深刻。我还带孩子去过杭州、青岛、苏州、南京、北京等地,洞头的五岛相连工程、上海的科技馆、苏州盘门景区的水闸门、北京的博物馆,都让孩子兴奋不已。这些知识,课本上可是学不到的;这样的体验也是学校课堂没有办法给予孩子的。

不要追求考100分

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要求孩子考高分、满分。众所周知,正常智力的孩子读小学,100分的试卷要考个90分相对容易。但要从90分考到100分,许多孩子需要花太多的精力,需要牺牲休息或游戏时间,甚至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另外,许多家长将孩子没考满分往往归因为粗心,于是紧逼着孩子多做练习。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考试失分可能不是孩子粗心而是心智水平不足,做再多的练习也同样会失分,关键是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从来不追求高分。杲杲小学时语文不拔尖,成绩一般在90分上下。我从未着急给他补课,因为我觉得,如果分数是靠记忆、机械练习获得,这样的成绩意义不大;如果没有通过机械训练也能得90分,这就说明孩子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女儿杳杳小学成绩很拔尖,我也总是淡化分数,因此孩子从小完全没有心理负担。读初一后,我引导她制订的名次目标是班级20名,后来她考10名时就很有成就感,无形中增强了她的学习动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其实并不是讨厌学习本身,而是厌烦重复机械的学习方式,反感因学习成绩引发的焦虑与压力,每个孩子其实都是爱学习的。问题是,作为家长,我们是否营造了真正能激发他们学习动力与斗志的氛围,给予他们自由、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

我不追求高分,其实无形中让我的孩子有了别的孩子缺乏的自由时间,加上我从中引导他们将节省的时间用于自由阅读、社会实践、科学探究、超前学习,不仅让孩子拥有轻松、幸福的童年,也让孩子增加了课外学习的机会。从短期看,也许对分数不利,但从长期看,对能力的发展和分数的提升都有好处,孩子俩都在高中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这时候,考高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问题

孩子对陌生的世界充满着好奇,问题特别多,这是引导孩子学习知识的基础。在孩子提问时,家长总是希望将所谓的标准答案,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告诉孩子。实际上,许多时候,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并不好。孩子平时有问题,我一般不马上予以解答,总是叫他们自己想办法。不予解答不等于放手不管,我会在若干天后再关注,询问问题解决与否,孩子或说已经清楚了,或说找到资料学习了,或说找老师问了,我都表扬,不只是表扬解决问题本身,更表扬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学习本身是幸福的事,但如果负担过重,就有可能变成苦差事。负担哪里来?并不只是抄抄写写,心理负担才是最大的问题。基于孩子的好奇心,则知识如水;而强迫孩子学习时,那些没有思维火花的知识就像石头;当知识是身外之物时,学习就是负担,当知识是生命之源时,学习就是享受。知识学习如果靠灌输,终究不是好办法,学习时,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自悟”的机会,或者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碰到困难,想办法解决,才有可能找到方法,学知识才可能会游刃有余。

能力比智力更重要

聪明的孩子教育不得法,会变得很普通;普通的孩子如果得到有效的教育,则可促进智力发展。智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帮助孩子形成能力,实际上比智力更重要。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如何开发早期智力”“如何让孩子更聪明”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基因有关,是动态发展的。

故事分享:筷子玩具

孩子三岁开始,我教孩子用筷子摆算式。先是一位数的加减算式,接着是两位数的加减算式,后来是多位数的加减乘除算式,最后由横式变成竖式。因为女儿喜欢画画,我有了新“发明”,将筷子锯成长短不一的筷子段,让她用来摆“画”。

孩子读幼儿园后,我引导孩子尝试“动态算式”——在原有竖式的基础上,改一个数字,看看相应的算式如何跟着改变。如,原来是22334488加33445566,将后边的数字改成33445588,改动了两个数字,算式都要改。我发现,儿子特别喜欢这种游戏。慢慢地,儿子改算式的速度越来越快,只见他在摆满算式的地面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就调整好,该速度相当于弹钢琴。

自从孩子有了摆筷子的爱好,我家的房间总是摆着各式各样的算式和“画”。有时不小心碰坏了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很快就恢复“原状”。我认为这样对发展孩子思维有好处,尽管房间里特别“怪”,也总是表扬孩子。

孩子十岁左右,特别是儿子读初中后,“筷子玩具”才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回想“筷子玩具”,我感到它的确为孩子俩的健康成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筷子玩具”的优点有:一是成本低,基本上不花钱;二是安全,无涂料等有害健康的物质;三是卫生,方便清洗消毒;四是对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儿子后来数学有特长、女儿后来思维能力强跟这游戏肯定有关;五是因之孩子们有了创新游戏,培养了创新能力;六是“筷子玩具”让孩子增加了童年的幸福感。

家教建议: 让能力成为孩子飞翔的翅膀

我一直认为,能力如同给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因此在家教中我很重视“如何将智力发展为能力”,尤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子女的能力:

把握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早期开发智力,如果合适,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什么说“合适”?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世界上还找不到适合每个孩子智力发展的金钥匙。但大体上有个规律,如智力发展需要载体、智力发展有关键期等。钢琴、绘画是培养智力的有效载体,跳绳、爬树能培养智力,玩泥巴、打水仗也能培养智力。选择什么载体,要观察孩子的兴奋点。孩子的兴趣是不断变换的,家长要不断观察孩子的兴趣,不能过早给孩子定性,或者过早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更不能以大人的兴趣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关键期。凡发现特别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家长就要仔细观察,也许这时就是孩子某一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杲杲不到2岁,一次从客人家回来,对我说门牌号、摩托车牌号,我大为惊讶。后来有意尝试了几次,发现他果然对数字特别敏感,于是就培养他的数学兴趣。我独创的“筷子玩具”,正是把握杲杲对数字的特别敏感而创新的,杲杲之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痴迷数学,与这个玩具有关。杳杳小时想象力特别丰富,我就买了磁性写字板给她画画,并引导她根据画画编故事。筷子玩具中也开发适合她“画画”的有长有短的“道具”。

基于游戏培养智力

对孩子俩智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游戏,除了前面提到的筷子游戏,还有棋类、扑克牌等。孩子两岁开始,我就备了围棋、跳棋、象棋、飞行棋等。飞行棋和跳棋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喜欢,而且对五子棋也情有独钟。我对孩子下棋的方法没有要求,反而鼓励孩子自创下棋法。凡孩子创新了下棋法,我就与他们一起玩,以激发他们创新的乐趣。杲杲两岁左右已会用加减法,四岁左右会用乘除法;杳杳上幼儿园时会用加减法,上小学二年级时会用乘除法。总之,孩子俩的数学能力都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如果按照大人设定的统一进度学习,必定会有许多孩子不适应。我提倡,孩子的学习,宏观上听老师的,微观上自主学习。为什么要听老师的?因为学科知识体系非常完备,如果没有老师的宏观引领,学习容易走弯路。为什么要自主学习?因为这既能帮助孩子寻找最佳学习方式,而自主设计学习的过程本身,又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孩子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除自由阅读外,有拓展学习,根据教材相应的内容,选择类似的材料学习;有自主探究,鼓励孩子做实验;有超前学习,先于老师的教学进度,自主学习后面的内容。超前学习特别有实效,让孩子在课堂上更有收获,而且更早获得学习能力。杲杲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早,小学跳级三年,中学阶段也学得很轻松。杳杳小学阶段博览群书,在初中阶段开始超前学习。当然,同样是超前学习,两个孩子学习方式也不同,杲杲基本上抛开课本的知识体系,通过自学感兴趣的课外读本来代替;杳杳则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主导,以自学《教材全解》为主要方式。

让特殊能力与智力比翼双飞

智力固然重要,但还需要培养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规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我喜欢与孩子展开异想天开的讨论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且自主学习也特别能增强创新能力。因为手是第二大脑,动手使人变得聪明,因此我积极为孩子创造动手条件,以发展操作能力。在规划能力方面,让孩子设计自己的游戏方式、学习方式,要求孩子做事、学习都要先计划,计划过程就是培养规划能力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则从客人来访之后的打招呼做起。

我特别重视自我控制能力。孩子出生后,我家三年不看电视,等孩子初步养成良好习惯之后,电视开禁,但我总是事先选择可以让孩子看的节目,不允许看规定时间之外的节目。孩子俩看了规定的节目,时间一到,尽管意犹未尽,但必须关电视,这个过程有利于自控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满足孩子要求方面,除了必需品之外,我一般不会马上给予满足。我专门设计了“100个好”的评价方法,当达到100个“好”时,才满足孩子的一次要求,以此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为孩子创设更多的锻炼机会

能力只有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有时需要不断的碰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包办代替,包办看似关心孩子,实际上不仅养成孩子懒惰的习惯,更可能使孩子缺失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在孩子的世界,大人应该是配角。因此,在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我有时会参与,但不会喧宾夺主;在孩子研究某个课题时,我有时也会参与,但不会主导研究进程,尽管我会发现孩子的研究太幼稚了。我觉得,孩子的理解力不同,对这个世界认识也千差万别,大多数认识可能还很稚嫩,甚至可能是完全片面的。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稚嫩”,等待他们在实践中慢慢提升。

责任编辑颜雪梅

猜你喜欢

算式智力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