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神山的巴嘎乡
2012-04-29尼维.索穷
尼维.索穷
1981年起,冈仁波齐景区开始有外国旅游者进来,主要是开放了印度香客朝拜神山的入境通道。但那时外国游客的人数不多,而且是刚刚开放,所以旅游条件还相当简陋。那个时候没有出租马匹这一说,但可以雇用驮牛。
后来,游客逐渐增加,岗萨村在岗江和哲热普寺建了两个简陋的招待所,主要接待内地来的和外国游客。
岗萨村就坐落在神山冈仁波齐脚下。目前有230多户人家,896口人,分为4个作业组,而雄巴村的优势在于其三个作业组中的一组和二组都紧靠玛旁雍错湖边,这两个组的牧民们都可以进行圣湖的旅游开发。
1999年以前,现在的巴嘎乡称为区,而岗萨村和雄巴村都称为乡。据原岗萨乡乡长尼玛益西介绍,游客逐渐增加以后,他们一班干部按照上级的安排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旅游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制度的主要原则是尽量让当地群众参与到旅游事业中来,并且得到实际的好处;同时,能使游客在神山圣湖游览时得到更多方面的服务,使朝圣和旅游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而且轻松愉快。
首先他们规定,景区无论来了多少外宾,必须先要与岗萨乡联系,不能私自接谈。由乡里把费用谈好以后收上来,然后按照各组的人户数轮流派活,由乡里把任务下到组,组里安排到各家各户。
这个基本的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如今,在村委会和进山的山口处都立有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关于驮运的各种价目。牦牛是用来驮运物资的,一般3头牦牛需要安排一个赶牛的人;马是用来驮人的,为了安全,一匹马就需要一个牵马人。一头牦牛一天100元,一匹马一天150元,一个牛工或马夫一天100元,一个背夫一天120元。这样算下来,3天里3头牦牛和一个牛工可以赚1200元,一匹马和一个马夫3天可赚750元,一个背夫3天可赚360元。
这些钱并不是白收的,村里的管理至今都相当严格。每当有团队到来,导游都要在进山的前一天下午到村委会进行沟通,需要多少匹马、多少头牦牛和多少名背夫在这时都说好。所有旅游团需要支出的这笔经费,是由导游事先交给村委会。村委会在确定时间和人数之后,跟轮岗的各小组领导联系,组领导再联系轮岗的具体人家,把他们招到村里,给他们开路条,要求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路条上的时间和客人接上头,把客人安全送上山。
如今草原上的人也普遍用起了手机,所以尽管牧民们都分散在广阔的夏季草场,但一部分人家还是可以用电话通知到。另外一些没有信号的地方,只能派人骑摩托车去一户一户地通知。牧人们从夏季草场赶来,路上至少需要3-5个小时,有的从远在十几公里外的草场赶来,就需要更多的时间。雄巴村有时会有马匹参加驮运队,需要提前一天赶到神山脚下的塔尔钦镇。第二天早晨,安排好的牧民们会准时赶着牲口在转山出发地色雄等待与朝圣的团队接洽。转山下来,“服务员”们完成任务回到乡里,在了解到没有出现什么差池以后,村委会才会把团款分发到每个“服务员”手里,这单生意就算完成了。尼玛益西说:不这样的话,路上出了安全事故,游客的财务丢失,“服务员”与客人发生争吵,或者游客投诉“服务员”,我们就不好处理,所以必须等到这个团没有发生任何“事故”的情况下,团款才能结清。如有服务质量不好的,问题要当场得到解决。“服务员”也会因为这个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牦牛服务队是1996年搞起来的,那时候的岗萨乡共有2500头牦牛。这些年因为有了更多的旅游服务的需要,所以整个巴嘎乡小牲畜在减少,大牲畜在增多。现在,岗萨村共有4300多头牦牛,450匹马。
驮运所用的牛都是公牦牛,母牛要在家里挤奶。
巴嘎乡乡政府规定,从18岁到65岁的人都可以参加驮运服务。而真正前来工作的牛工、马夫和背夫都是年轻人,其中还有不少年轻姑娘。家庭主妇不会担任这种角色,她们的任务是操持家务。
岗萨村一组的石确和次拉,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转山了,而丹增卓玛今年已经是第十次转山了,她虽然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但如今只有她自己和母亲一起住,算是一户家庭,分配给她家的机会,就只有她自己去完成。一般村民家平均每年有20次转山的指标,由家里的兄弟姐妹轮流去完成,也有人家分不出人手的时候雇请别人帮助出工。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转山用费也在水涨船高。具体到各国外宾的个体差异,印度来的香客团存在一个身体原因和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能力,比较娇气,走不了路,都要求骑马转山。而“黄头发”(当地人这样称呼欧美人)能吃苦,多雇牦牛驮运行囊,人一般是徒步行走。
尼玛益西说:现在我们是要牛有牛,要马有马,要人有人,任何层次任何水平的背夫我们也是应有尽有,需要一般水平的翻译我们也能提供。尽管如此,有时一次就来两个团,大的团有一两百个人,一般派200匹马,七八十头驮牛,有的时候,特别是牧业生产比较忙的时候,我们村4个组的人力畜力不够。因为我们毕竟是以牧业为主的牧民。所以我们就要求助临近的雄巴村,有时还要寻求较远的霍尔乡(神湖玛旁雍错的另一半就处于霍尔乡境内)的帮助。求助其他村子主要是租用人和马。
背夫也是这个情况。在塔尔钦有很多来自康区和后藏的个体背夫,他们的工作也是我们乡里负责安排,农忙或者团多,本地农牧民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就安排这些人有序上岗。上团要排队抽签,讲究先来后到,派到活的人发路单,客人平安回到塔尔钦,我们认为他们的工作完全合格后再给他们结算工钱。他们可以参与到岗仁波钦的旅游事业中来,但必须接受日常管理和教育,目的就是旅客在山里不发生任何事故。在景区里面人员成分复杂的这样一个地方,没有严格的管理是不可想象的。不服从工作安排的、安全上出问题的、跟游客吵架偷东西的一概严肃处理,否则旅游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你是拿钱换不回来的。管理制度严格,出事的概率就小了。
现在,在冈仁波齐57公里的转山路上,共有9个简易的“帐篷商店”,都是岗萨村村委会开设的。只是,村里规定,这9个“帐篷商店”每年换不同的人家经营,同样,除上交村委会少量的管理费之外,其余的属于负责经营的家庭。村里主要按照他们的居住地域合理地安排地段,不过问具体经营情况。进山山口处的第一家小商店今年是由次仁吉姆家经营的,到今年的8月底为止,他们至少已经赚了5万多元。当然,这种经营的机会要很多年才能轮上一次的。
据巴嘎乡党委书记达瓦次仁介绍,2010年,岗萨村人均收入5200多元,远远超过了西藏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3820元。“而且,这里牧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现金收入。”达瓦书记强调说。
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最终更好地服务于转山者,岗萨村牦牛驮运队已经在2009年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雄巴村如今依然以牧业为主。如今全村人口接近500人,分为3个作业组。雄巴村平均每年也有800-1000人次能够参加冈仁波齐转山驮运。其他的旅
游服务主要是在神湖旁边开设的家庭旅社和温泉浴。在神湖边有20余家家庭旅社,大约400张床位,主要接待印度香客团队,每户年收入平均6万元左右。2010年,雄巴村的人均收入为4000多元,虽然远不如岗萨村,但是在广大牧区,也已经算是姣姣者了。这样,全乡平均下来2010年的人均收入仍然达到了5100多元。
巴嘎乡是全阿里地区36个乡中人流量、物流量、现金流量最大的一个乡。
自2008年以来,普兰县实行神山圣湖和县内大部分寺庙一票制管理,除了藏族信众,其他外来的游客每人200元钱一张票,票款归入县财政收入。所以巴嘎乡的财政全部靠上面拨款。而巴嘎乡牧民的收入除了如数上交村委会以外,其他的都实实在在地揣在牧民的腰包里。
如今,巴嘎乡自己拥有一所藏医学校和乡卫生服务中心及派出所等机构,以及一个苹果基金会捐助的苹果小学。乡政府在指导两个村子的日常生产和旅游服务之外,还要负责保护神山环境。现在,乡政府规定转山路上的9个帐篷商店自己负责自己的垃圾处理。每年,乡里要组织三四批人上山捡垃圾。去年7月,在转山路上举办了首届慈善环山赛,共有7支队伍参赛,其中包括内地的5支队伍,巴嘎乡自己则派出了藏医学校学生队和苹果小学教师队两支队伍。这7支队伍一边转山,一边捡垃圾,一边作宣传。虽然山上的垃圾是无法完全清理干净的,但比赛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让游客、导游和牧民们增强环保意识。如今,当地的百姓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来保护美丽的神山,保护自己的家园。
从拉萨出发,用两天的时间就到了阿里。我和同伴一行共6人,先在神山脚下的塔尔钦落脚,在周边做一些拍摄工作。两三天后我们才出发转山。神山西麓的第一天
早晨9点,我们坐车从塔尔钦出发前往出发第一驿站色雄。色雄位于冈仁波齐西侧的山谷中,一条不大但很清澈的河流,穿过山谷向远处流去。由于摄影摄像器材较多,相当沉重,还携带了睡袋等装备,所以我们雇佣了2匹马,2个马夫和1个背夫,计划用3天时间,比较放松的走完全程。
11点15分我们和马夫马匹汇合,正式围绕神山迈出转山的第一步。沿着山谷一路向北前进,两边都是高高的大石山,目测在5700-6000米的高度,植被稀少。由于有雪峰,不时有细小的瀑布从两边的山崖上垂下,在崖壁上打出一条条黑色的水痕。
也许是海拔高的原因,走出不到两公里就开始感觉疲劳,我们走的很慢,三三两两的藏人和游客不断从后面超越我们。在转山的50多公里路程中,设有几个供转山者休息的驿站,其中可供住宿的大驿站有2个,还有几个小驿站,都设有小商店和茶馆,供转山者坐下来休息一下疲惫的身子。但是也有的转山者,到了一个驿站就走不动了,不管是不是能住宿的地方,找个地方一歪,从下午一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得来的时候再说。
从第一驿站出发之后大约走了3公里,是一个叫做磕头台的景点。这里处于两峰之间,冈仁波齐峰完全显露了出来,吉祥而圣洁。磕头台的山坡上布满了玛尼堆和玛尼墙,五颜六色的经幡下有几个祭台散发着浓浓的酥油味。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浇上酥油,插上青稞进行祈祷,我还看到有来自国外的转山者在叩拜,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来自尼泊尔的信徒。
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我们继续前行。在下午2点左右到达第二驿站,这里有两个茶馆,都兼顾着小商铺的功能。由于离山下不远,前两个驿站都没有提供住宿的场所。在这里稍事休息后,我们在下午3点重新起身出发。
下午的山谷十分寂静,其他的转山者都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头,除了偶尔有山中的住户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再没有任何人迹。我不禁想起“空谷足音”这个词来,除了哗哗的流水声,我仿佛听见了自己的脚步与心跳声。两旁高大的山峰、嶙峋的巨石慢慢的给我强烈的压迫感。
随着一群牦牛的身影,一个藏族牧民的小屋出现在路旁。那位牧民冲我招手,热情地招呼我到他的帐篷中喝酥油茶。喝茶的时候简单聊了几句,知道他叫多吉,40多岁,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在山下的乡政府工作,一个在西藏大学读书,还有一个儿子陪着他们两口子在山上放牧牦牛。我问他养牦牛收入如何,他告诉我,他养了40头牦牛,每头能赚700元,就是夏季能在山上放养,到了十月份就要下山了。主人把酥油清茶、油饼、牦牛肉干等越来越多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在他们的热情挽留中,我依依辞别,留下了一些茶钱,继续上路。我初来西藏不久,这是我遇到的最淳朴的藏族同胞。
哲日普寺对面过夜
从多吉的小屋出来,同伴们都已经超过我到前面去了。我们在傍晚5点半到达哲日普寺对面的第三驿站。GPS显示此地海拔5078米,我们今天耗时6个多小时所走的路程大约是14.4公里。
哲日普寺位于冈仁波齐峰正北面,隔着一条河与神山相对,是整个北部最佳的观赏地点。据传,当年一有位大师转山,碰到一头野牦牛带领他行走,后来走到一块颇为显眼的磬石旁那牦牛便无影无踪。大师四处寻找,最终在一处洞顶巨石上发现了野牛隐没的清晰印迹,大师遂将此洞作为自己的修行静室,称此洞为哲日普(牦牛隐没洞迹)。此后,竹巴噶举派的众多大师、高僧在此洞内修行。后来,鼎秦.顿珠彤美以此洞为中心修建了哲日普寺。寺内供奉当年跟踪牦牛寻找转山路的古仓巴大师像、狮面度母像及其它众多的佛像、经籍、佛塔以及四臂吉祥佛主的殿堂。哲日普寺背后高高耸立的山峰,被信徒们视为贤劫千宫。
离哲日普寺不远的东边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磐石,被称为乌鸦宫殿。从“乌鸦宫殿”往上走,便可以看见神山东北边那个最著名的天葬场——清凉寒林天葬场,可以说,阿里三围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离开人世后能把躯体送到这里天葬,以实现自己最后的愿望。
在哲日普寺对面冈仁波齐的山脚下,就是转山者最主要的休息和宿营地。这里有一个大约可容纳20多人就餐的小餐厅,一个卖小百货的帐篷。宿营地的餐厅我看更多的是一个茶馆的功能,除了可以提供简单的炒饭和方便面等食物,主要提供酥油茶和啤酒。8月底的时候,大约晚上9点半天色全黑,茶馆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转山的旅游者、牧民、司机都在这里闲聊,还有人唱起了各种语言的歌曲。山上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只能提供照明,不提供各种用电设备的充电。照明时间是从天黑到午夜12点,大约3个小时。
山上一排白色的平房可供住宿,房间共有10问,每个房间6张床,均为混住,每张床35元一晚。每个房间大约有15平米左右,摆放6张床非常狭窄拥挤。不过床上倒是被褥和毛毯齐备,8月的山上气温适宜,用店家提供的被褥和毛毯完全不觉寒冷,不过怕脏的人可以自带睡袋,再盖上一个毯子就够了。
我们同行的6个人刚好挤进一个房间,关好门后,有人忽然发问:这么小的空间,这里面的氧气够我们6个人呼吸一整夜的吗?于是有人赶紧起身把门又打开了……
清晨醒来,一眼就看到了窗外日出的阳光照到冈仁波齐峰顶的雪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蓝天和金
色的雪峰形成了强烈对比。我迅速拿起相机,幸运地记录下这壮美景观。
穿越卓玛拉山口
我们初步定的是用3天时间走完全程,第二天晚上准备住在第五驿站尊珠寺。这样,今天的行程大约为24公里。
早上9点30分,我们正式开始了这一天的行程,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向上爬的通道。这一段的道路有5公里,路程虽然不远,但是要从5078米爬升到5723米,翻越这次行程的最高点——卓玛拉山口。
大约行进了2公里,神山北面一片开阔的山坡吸引了我的视线。这里丢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还有一些头发和骨头。当地人告诉我,这里是一个天葬台,也是一个祭祀台。平时没有天葬的时候,转山的信徒经过这里,就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放在这里,代表自己的躯体死去一次,过往所有的罪孽也随之清洗了,而且越贴身的衣服越有效果。
爬过这片长达1公里的山坡,前面是一片缓坡,坡上绿草茵茵,开满了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GPS显示这里海拔5400米。前方,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已经遥遥在望了。完成登顶的最后一刻就是气喘、休息,气喘、休息交替的过程,也交织着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向往。
终于,我们在12点登上卓玛拉山口。大片的经幡,林立的玛尼堆,燃烧的桑树枝发出浓淡适宜的烟雾和香味,这些宗教性的符号和感观上的刺激一道堆满了山口,充满了西藏特有的圣洁的宗教仪式感。往来经过的人们都在互相招呼着“扎西德勒”,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兴奋。长时间的行走,让大家的心情都慢慢沉淀下来,无论是最高点的山口,还是路上的景观,都印成了一幅幅永久的画面,把记忆留在内心,有待未来的岁月里慢慢地回味。
下山后的无尽河谷
下山的路上,有个雪峰融水注入的碧绿的小湖,周边都是灰色的山石,寸草不生,非常诡异,据说这里是印度教的仙女乌玛德瓦洗礼的地方。越过小湖,是一道冰川,再往前是一段陡峭悬崖了。站在崖头就远远地看到的是第四驿站和不见尽头的山谷与河流。
从卓玛拉山口下到第四驿站,仿佛下了两个巨大的台阶。从陡峭的大山顶上连滑带冲地掉了下来。接着是一段平缓的路,过了这段路,又是近乎垂直的速降,仿佛坐上了孩子们喜欢的波浪式滑梯。这段路程有10公里,海拔从5723米下降到了5226米。下山的道路狭窄,有时甚至需要手脚并用地往下滑行,每当看到呼啸着超越我的藏族同胞,我都充满钦佩。
从第四驿站开始,正式进入冈仁波齐峰东侧。站在山上俯览这个河谷,只见两侧的大山耸立,一道清澈的激流穿行谷底,和神山西侧山谷有近似的地方,只是山上更多了些野花野草,平添几分绿意和秀气。一条蜿蜒的小路在山底盘旋,直扎入远处的大山中。
到达第四驿站的时候,我决定将最后的近20公里一口气走完,不在第五驿站尊珠寺过夜。
神山东侧的河谷很深,大部分时候看不到冈仁波齐的山峰,在路上行走,只能看到两侧高高的山头上偶尔飞过的山鹰和绕着山边的山路在一环一环无休无止地延伸。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信众和香客很多,但是多为藏人,衣着服饰也迥然相异。在这一段路上,我第一次碰到了逆时针转山的苯教教徒。
这一段路上的自然景观是单调的,相对平坦的山路,蜿蜒曲折仿佛无尽无止,没有上山的疲惫,也没有下山的惊险,能够让人侧目或感动的就是那些转山的人们。他们迎着山风,步伐轻快地从我身边划过,神情或平静或兴奋,完全看不到长途行走的疲惫。当我在路边歇息的时候,一些小伙子还会热情的伸手要拉着我一块走。从他们眼里,我看到的是一种节日般的兴奋劲,一种解脱了的轻松感,一种对美好世界的热爱。
17点10分我到达第五驿站。尊珠寺是这次转山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大寺庙,从清晨出发到这里,我们大约已经走了25或26公里。由于疲累,我们没有再登上寺庙参观,而是休息了片刻后进行最后10公里的冲刺。依然是高高的山崖,依然是清清的河水,长时间的行走和单调不变的景致,再次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疲惫感。身体的疲劳甚至带来了一丝丝心里的恐惧,感觉自己越走越小,两边的山峰越走越大,河谷幽深,而翻过一个山头又看到一个山头,那种没有终止的感觉令我心中升起一阵阵的泄气和绝望。
最痛苦的是走出宗堆山口后的最后近4公里的路路程。远远的看到了目的地塔尔钦,却总是走不到。一直到了晚上8点半,终于回到了塔尔钦小镇上温暖的小酒店里。
圣湖玛旁雍的几点记忆
在冈仁波齐峰南面,是藏人心中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错湖。四大宗教的教徒在朝拜过冈仁波齐之后,都要扶老携幼地来玛旁雍错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净身”,以求祛病禳灾,洁净心灵。玛旁雍错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池”的地方。
从冈仁波齐峰下来后,我们坐着车,围绕着玛旁雍错湖进行了探寻。
从塔尔钦出来,沿着219国道出了霍尔检查站,越野车突然就拐下了土路,在飞沙走石中走了5公里,到了我们的第一站朗纳寺。朗纳在藏语中是“大象鼻子”的意思,因为寺庙建在湖北岸的一个半山坡上,地形地貌像大象的鼻子,故而得名。在寺庙这里俯瞰着山下的一片红土、一片草地和远处的一片雪山,显得分外神圣。而山下零星分布着几户人家,就像信徒拱卫着山上的神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寺庙后面有个独特的用牛羊头骨堆在一起的骨头玛尼堆,一些新放上去的牛羊头骨,还血迹未干,场面非常壮观,但也颇有一些狰狞。
出了朗纳寺,继续沿着219国道向东南方向前进,是我们的第二个目标霍尔乡旅游区。霍尔乡位于圣湖玛旁雍错的东北部,原来是个牧业乡,随着圣湖旅游的开发,这里的牧民也逐步搞起了旅游服务。在圣湖东侧是当地的政府霍尔乡建设的一个旅游住宿区,这里可以使用200元一张的“神山——圣湖景区”联合门票。湖边的旅游区有附近最大的一片草坪,这里建起了一些住宿的帐篷和提供餐饮、休闲服务的茶馆,住宿大约在30元,每人每晚。
这里也是藏族信徒、印度和尼泊尔香客沐浴朝圣休息的主要场所。我们询问来圣湖朝圣的藏族一家人,他们说从阿里措勤县开拖拉机,开了5天才来到湖边。在湖边沐浴和野餐后,将绕湖行走一圈,为全村人祈福迎祥。在离开前,一批印度香客来到湖边,虽然风凉水冷,但是他们依然几乎是赤身入水,对着远处的冈仁波齐峰遥遥叩拜,进行神圣的祈祷仪式。据说,圣湖只能让印度和尼泊尔香客入水沐浴,藏区的信徒只能把湖水提到岸上进行沐浴。
我们的第三站是色拉龙寺。色拉龙寺位于玛旁雍错湖东岸,面对着一湖碧水和冈仁波齐峰。这一地区出产黄金,“色拉龙”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有金子的地方”。色拉龙寺下的湖边,是一片洁净的白沙,碧水、白沙和周围白色的藏式建筑,看起来颇有几分土耳其的风韵。
在色拉龙寺往南走有一片湖边湿地,这里有大量水鸟,湖畔还有一片红色的野草,与湿地中绿色的水草、远处蓝色的湖水和白色的雪山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我感觉这是整个玛旁雍错湖区最美的风光点。
接下去我们来到楚古寺。楚古寺又名楚果寺或楚苦寺,坐落在玛旁雍错的南岸,背靠纳木那尼峰,是如今圣湖周围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寺庙之一。楚古寺现为格鲁派寺庙,其中供奉释迦牟尼等佛像。最为特别的是这里供有玛旁雍错湖神和龙女的塑像,这也是神湖范围内唯一供有湖神的寺庙。
傍晚,夕阳从楚古寺和圣湖神山之间落下,是一天中景致最瑰丽的时刻,天空中出现深蓝宝石一般迷人的颜色,神山、圣湖和寺庙佛塔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圣和静谧,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碰到火烧云来助兴。
纳木那尼和鬼湖拉昂错
第二天我们驶向纳木那尼峰和鬼湖拉昂错。纳木但当地的藏族人也并不真的把它看成邪恶的或恐怖的,他们说:那只是一种说法,其实它和别的湖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还相信,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的下面的湖水是相通的。其实,拉昂错也是我所见过的非常美丽的湖泊之一。它颜色蓝得深沉而让人迷醉,平静无波的湖面像一块缎子平铺在柔柔的群山中,湖中几个小岛就如同缎面上的刺绣精致绝伦;阳光照来,又像宝石一样反射出点点金光。最神奇的是,不论早晚,它都保持着同一个颜色,也许这个就是水中重金属多造成的奇迹吧。
吉乌寺位于玛旁雍错的西北角,距离到普兰县城的公路很近。“吉乌”是藏语“鸟”的意思,这里也经常有大量水鸟聚集。吉乌寺建在湖边的一座小山上,地势较高,并处于玛旁雍错湖的拐角处,良好的视野成为拍摄玛旁雍错湖最佳的地点之一。傍晚,站在吉乌寺山顶的经幡旁,迎着徐徐吹拂的湖风,我们都沐浴在落日的金色余晖中,不管是在拍摄的还是在湖边思量的人们,慢慢与金色的转经筒融合成一色,整个人也变得圣洁起来。时间仿佛被风吹得不见踪影,呼吸着潮湿清新的空气,纳入眼中的是妖娆的一汪碧水和远处沉稳的雪山,让人不能不将心魂都融化在这自然与神圣交织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