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推动新农村建设
2012-04-29陈以力
陈以力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缓我国的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生态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农民对电、热、水等的需求,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举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内涵可以理解为: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广开致富渠道,解决农民的生计,使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宽裕的生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社区安宁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农民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缓我国的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生态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农民对电、热、水等的需求,改善他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古代建筑物,无论是楼宇还是一般房屋,在设计和建设中都能考虑并充分利用自然光和气流条件,尽可能利用木材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使房屋经久耐用,其中体现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理念,仍然值得今天在新农村建设中借鉴。
1.1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具体实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相对突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人民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出售农作物秸秆,用于造纸、生产胶合板等建筑材料以及发电等;种植能源植物,如不少地区种植木薯用于生产乙醇,形成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3利用可再生能源能够实现用最小的经济成本解决边远地区的能源供应 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全国约有2万个村、700多万户、3000多万人还没有用上电。边远农村地区农牧民住得分散,流动性大,村庄和房屋使用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依靠常规能源供应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资金利用效率也不高;相反,发挥可再生能源利用小型化、多样化的特点,需要的投入较少,从而使发展的成果也能为农牧民所享受。
1.4利用可再生能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生物质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极其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吨,其中的一半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准煤;树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可获得量约9亿吨,1/3作为能源使用,折合2亿吨标准煤;畜禽养殖和生活废水也可以用来产生沼气。此外,随着植树造林面积的扩大,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巨大。
1.5减轻农村薪柴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目前我国农村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居民靠传统的薪柴解决用能问题,约60%左右的农民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过度砍伐不仅导致部分地区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直接燃烧还污染室内外环境,农民身体健康。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利用农业、林业废弃物生产建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既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也可以保证农民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2.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途径与对策
应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1统筹规划,系统设计 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居住环境、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存在很大差异。应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物结构结合起来,将美观和实用结合起来,将专业化和多样化结合起来,最大可能地利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将国家的大规模开发与农村分散利用结合起来,满足农牧民对电力、热水等的需求。
2.2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利用一切可再生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或在建筑物中增加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如增加速生林、竹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建设中尽可能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如煤矸石、粉煤灰等制造的新型建材,减少大量“吃”耕地的实心黏土砖等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使建筑材料中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达到最少。
2.3政策引导,加快发展国家应增加对新农村建设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民的部分资金;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既能满足农民对能源的需求,又不增加农民的负担;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保障农民有能力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加强国内各部门计划之间的协调,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利用国际合作途径,加以集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
2.4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可再生能源 “四位一体”和“五配套”是生物质能利用的好形式。所谓“四位一体”,就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全封闭条件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一体化。简言之,就是建大棚利用太阳能养猪养鸡、种植蔬菜,以及人畜粪便作原料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沼渣作肥料又用于种植,既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改善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所谓“五配套”模式,则是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困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具体实现形式是: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卫生厕所,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还可以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2.5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 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现有技术产业化,特别是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成本,保证农民以较低的经济成本获得必需的生活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