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重心的旁落
2012-04-29
路云亭(指导教师、会议主持人):十届书法国展标志着国家书法的最高水平,而且一直具有书法风向标的作用。它不仅主导着众多书家的创作趋向,还具有书法风尚的确立和审美导向的作用。但是,本届书法国展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失去了动态的书法形态,静态书法是否具有生命力,如何展示生命力,都是个问题。请每位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李世勇(11级书法研究生):书法艺术的美学要素包括用笔、结字、章法。当然更高层次的书法艺术的美学要素是精、气、神、韵。其中“精”是体现书法艺术对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气”体现书法艺术的气度和气势;“神”体现书法艺术的神韵和意境;“韵”体现书法艺术的韵味。这是我对书法艺术美学要素的认识。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是气脉相通、生动活泼、风采飘然、精神横溢、神采飞扬,同时蕴含音乐的旋律,充满了艺术感染力。而如今十届国展上海展区中,众多大幅作品林立,远看色彩斑斓、花红柳绿,形式上有仿古、拼接、划线、打格、染色等等。国展书法作品是重形式、重包装,还是当代书法走向多元性方向发展?
第一、本届国展书法作品重形式。当代书法已经成为纯粹的艺术品了。传统的形式和现代的形式对比,现代的形式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说传统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已经不具备竞争力,所以现代书法重形式。在国展的书法作品中大部分书法作品经过包装设计,有的作品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宣纸拼接成一幅作品,在色彩上给人一种视觉效果,远处看上去很舒服,但近看很多字写得不到位。有的作品把宣纸剪成好几个方块,用不同颜色的宣纸隔开,拼接成一幅作品。这种作品如果是行草书,那么一定不好衔接,没有体现出行草书气韵生动、行云流水的特点。中国书法讲“气”,气通则动,气死则死。气不通就不是好作品,不是好作品也展到国展的展厅里,就说明当代书法发展存在问题。有的作品兼有多种书体,以为这样可以体现自己书法很全面,可用之不当则失于杂乱。有的作品用颜料、浓茶水、墨水等将新纸染旧以求古意,有的作品是拼接,有的作品是打格,有些作品的宣纸被渲染得“斑斑驳驳”带有金石气等等,这种现象是近几年比较热,为何这么多人喜欢形式?都是为了入国展,经过包装的作品有视觉冲击力,能让评委关注,在同等的书写水平中能够脱颖而出。如今有书法学习者花很多时间在形式上,这样永远也学不好书法,要想学好书法就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字内功夫上。可以看出当代很多书法作品重形式轻内容,为什么呢?因为把时间花在形式上,读帖的时间少了,理解不够深入,这样怎能学好书法呢?
书法作品做形式是可以的,但是过度的形式,必将影响作品的效果。书法艺术创作需要长时间的技法训练和对传统书法文化精神的把握,如果只是作品外在包装新颖,那么书法作品就会缺乏内涵。
第二、书法应向多元性方向发展。本次展览出现了隶书冷、草书热的现象,在国展的展厅里草书作品的数量远远比隶书多,在表现形式上相对单一,很难有所突破,在展厅里很少看到精彩的作品。行草书大部分是二王风格,二王书法后人评价很高,很多人把二王书法当作学习范本。如果都学二王一路,写出来的作品都是二王格调,那么大家的标准只有以二王为主,这样书法就会走进一个雷同的世界里。中国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这么深厚的积淀,国展书法作品应该是“百花齐放”。但十届国展书法作品行草书就出现雷同的现象,大家都学二王,这样中国的书法谈何发展?只有倒退没有进步。书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现在各种书法资料非常丰富,书法应向多元性方向发展。
国展草书作品中笔力遒劲、力透纸背的作品寥寥无几,有的作品在处理实与虚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有些刻意去追求了。在书法作品中实的方面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的方面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实与虚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如果在书法作品中能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那么这幅书法作品一定是一幅很精彩的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两方面去分析,相信当代书法的好与坏就很容易分辨出来了。
总而言之,这次国展作品不外乎几个特点,一是装饰得花花绿绿;二是草书作品风格二王为主;三是创作过于小心,不敢大胆创新突破。
毛芝莉(11级书法研究生):看过此次展览的很多人有一种类似的感受:作品林立,一片色彩斑斓;拼贴做旧,尽是相似模样。一些评委也认为,过度竞争视觉刺激、注重表象而忽视内涵的发展,书法将会陷入形式主义的困境。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呢?又该如何有新的突破呢?
从哲学上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是表里关系。据此,书法作品也需要正确看待并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本人在以上哲学关系指导下重点谈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和作品形式的突破。
本届书展的作品内容有突破。书法作品的内容既包含书法艺术的内容,又有文学艺术的内容即文字内容。从目前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书家对于传统文学内容继承得相当好,文字内容大多是唐诗宋词或者书论摘抄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文化精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书写内容也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一些突破。现当代的散文、小说、诗歌中的精华就可以且应当出现在书家的作品中,而不是提笔便是《唐诗三百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程度提升,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更是频繁。当看到《功夫熊猫》成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并作为一部美国电影在全球热映后,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我们也可以把英语甚至是其他语言拿来,用毛笔去书写,让世界各地的人去品评?
作品形式的突破。从哲学关系看,形式虽然并不占据决定地位,但是形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书法作品的形式可以包括书体、款式等。我们这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是不忽略形式的,先人们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书法作品,且各种形式有各自的一些规定性要求。这些作品构成历代书法作品的主体。数千年来,中国书法已经发展出多种成熟的款式,包括条幅、楹联、扇面、中堂、匾额、斗方、条屏、册页、手卷等。给纸张上色,那不是今人的杰作,不同的小作品拼接成长卷作品,亦不是今人的杰作。如果大家留心博物馆展品和拍卖会展品的话,也可以看到。
然而,国展征稿要求并不利于传统形式的继承。本次十届国展征稿对作品尺寸的要求是: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一律为竖式(超尺寸作品需提前申报,经组委会办公室同意方能投稿)。这个要求直接就将许多可能的传统形式排除在外了,许多色块的拼贴显得刻意且矫情。例如,原本想要写个草书手卷,但因规格所限,书家将手卷切分成多块小纸,手卷的气息由此被斩断。整个场馆都是同样竖式的作品,极易导致观众视觉疲劳,好奇心全无。在这里,斗方不再是斗方,扇面不再是扇面,手卷不再是手卷。虽然括号中提到,超幅作品申报通过后可以投稿,但是,“方能”两字让人对申报的过程浮想联翩,望而生畏。
就像考试一样,考试要求什么,我就准备什么。投稿者是被动的群体,难免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框内。所以,国展的主办方在突破上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书家则在指挥棒下尽情演奏。要想突破目前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主办方不应该在作品形式的要求上过于苛刻,不应限制在六尺大小和规定竖式。或许,形式多了会给评选和展览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投稿数量多,形式丰富,这不正是说明国家文化繁荣,百姓参与的积极性高吗?面对书法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泱泱大国怎么好意思说评选展览不方便?
具体如何突破让人乏味的形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除了应当继承传统的方式外,形式上可以有些新的突破。目前展览的书法作品几乎都是二维、相等大小、相等形状的。在茫茫纸海中,有限的现代刻字作品可以让人们眼前一亮,比如此次国展作品《万里河山》、《山鸣谷应》。刻字历史已久,现代刻字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现”艺术。这给书家的启示就是:老祖宗的东西可以重新挖掘并加以创新利用;给策展者的启示就是:二维的东西可以借空间进行三维展示。例如,精致的小楷手卷可以在展厅中间柜子里展览;扇面可以像雕塑品一样进行展台三维展示。
我们不可否认,拼贴照样也是一种创新,但也许是我们不需要“不约而同”的创新。书法的形式好比女生的长相,形式上的改造包装就像女生打扮。很多人做过这样的调查:男生是喜欢化妆的女生多些还是素颜的女生多些?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素颜。同时许多人认为,化淡妆也不错,重要场合化恰当的妆容。由此我们可以思考,在国展当中,什么形式的书法作品才是人们所喜欢的。总的来说,人们内心是倾向于喜欢自然、纯真、美好的东西,在必要的场合人们可以稍作修饰。十届国展是个重要场合,是个竞争的场合,是个展览的场合,适当“化妆”是有必要的!化妆的手法各异,程度各异,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始终记得,男生真正喜欢的不是化妆品,而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那个人。
刘奇(11级书法研究生):现代书法如何去适应当今宽敞华丽的展厅呢?邱振中在《中国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二次构成”,一般的书法作品一次书写即告完成,如果将书写后的作品再加以剪裁、重组,或作为“构件”而出现在另一件作品中,则称之为“二次构成”。在这庞大的展厅里,小字如何才能立得住,如何才能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让人注意到它,无论是晋唐小楷,还是“二王”形式主导下的小行草书,采用粘贴的办法,无疑在形式上给作品以更大的转换空间,这种构成往往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创作出新颖的作品,符合现代艺术创作起码的要求,即使是探索性作品,也提供了不少形式上的创意,给后人以启示。十届国展上海展区展出的作品大部分为小字作品,无一不采用了“二次构成”的方法,但遗憾的是在形式上却趋向了统一,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样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反而更像“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艺品,看得多了反而累!
谈到作品除了形式,内容也应十分突出,古人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样才能“耐得住看”,特别是近现代“阅读书法”概念的提出,更是强调了实质性内容的重要。在一件书法作品中如何才能充分体现质的内容呢?
书法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从先秦的萧散静穆到秦汉的庄严沉雄,从魏晋南北朝到盛唐之音,书体度过了创始期、成熟期以及群星璀璨的黄金岁月,其发展也经历了由契刻到铸造再到铭刻和书写的转变、小字到大字的突破。“二王”书风在此期间渐渐成为中国书法审美标准建立的基本依据,也出现了许多中国书法审美理论,如“精魄超然,神采射人”!历代以来,在力倡碑学的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南北书派论”、《艺舟双辑》、《广艺舟双辑》之前几乎没有人对“二王”书风提出异议,自然也不能动摇其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碑学”概念的提出,不仅在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书法技法及审美也产生了革新性的转变!
随着展厅时代的到来,“国展”的标语显示了它的规格,评委的简介展现了他的权威,场面的宏大突出了它在观众心中的神圣地位,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唯古是法”的价值取向、“尊古炮制”的准绳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古人的缅怀?然而事实上,说白了就是在“啃老”,“拾人牙慧”如何才能嚼出新的滋味?
其改进之处,笔者以为:第一,书法作品风格的多样性是凸显其内容的重要方面,单一的作品样式给人审美上的疲劳,在这次展览中,作品内容(尤其是小字行草书)取法于《书谱》者,占很大比例,而且大字作品与小字作品的数量不协调,这就不能充分彰显用“碑”写大字的优势,这在导向上就出现了问题。第二,如果把一个展厅当作一个整体,每件作品当做一个部分,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要做到和谐和统一,在风格上的雄强与婉约,在字体上的草体与正体,在空间上的大小与疏密,都应做到一个合理的安排。
蔡洋(11级书法研究生):展品很有现代气息,看这届书展可用“千篇一律、眼花缭乱”八个字来概括,而看古人的书作则是有“静默涵养、自然天真”的感受。本届书展有三个特点。第一,突出了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同样也必须有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书风。这是一个充斥个性和多种思潮的时代。世界繁华了,书法创作者和书法作品也与时俱进了。运用新材料可以解决新问题,用不同的世界观可以塑造不同的艺术品。参展书作的内容和形式上出现很多值得思考的探索,但很多创见都表现在附带的外部形式上,而不是以内容的天真烂漫来打动观者。
喧嚣在21世纪的今天不可避免,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雅室可供品读作品。展厅无疑成为书作展示的最佳空间。在这高雅而又繁华的展厅里,氤氲着复杂的时代气息。如此宏大的场面,品头论足者、拍照者、合影者在这里熙熙攘攘。三教九流的人们摩肩接踵,观者如云。而大部分人不是来静心欣赏作品,而是抱有一种在菜市场里买菜或者在拥挤的风景区看花圃般的心态,这是一种时代的特色。
不过,人们生活在共同的社会中,感受同样的时代精神,自然会形成公认的美感。大多数人的爱好与审美追求表现在书法上便是大致相似的书法表现形式与审美标准。国展里某些作品还是如此随俗,以一种程式化的方式来创造迎合乡愿的美感。这也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时代性。
第二、流行性。整个展厅布置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法作品。书法创作者通过诸如拼接、钤印、组合等各种方法创作出吸引观众的书作。形式与内容本是一幅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而很多作品过于注重形式上对观众和评委的吸引,或多或少的忽视作品内容本身。譬如,一幅草书作品为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将作品以拼接的形式来表现。“善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在此大幅草书作品被硬生生的切割成几部分,牺牲势感与行气的草书神采何在?又譬如,钤印在一幅作品里本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作品钤印无数,无处不在,遂觉那些红色斑点甚是碍眼。各色材质和宣纸夹杂在一幅作品中,花花绿绿;而美则美矣,过犹不及。这些做法无疑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我有个有趣的思考:为何不将国展分为书法展和形式展两部分来展出?各有侧重,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内容上,借用古人的一句话说:百篇如一篇,卷首如卷终。展厅里都是二王一路的小字帖学作品。或二王、或书谱、或米芾、或赵孟頫、或兼有之。六尺整张的宣纸上拼接无数小幅的豆腐块般的小字作品,而这类作品貌似更受到评委们的青睐,用流行二字形容毫不为过。帖学书法在书写上更偏重韵味,观赏上需要耐心赏玩,体会作者微妙的心理变化。但在宏大而拥挤的展厅里充斥着这类流行之作,小到必须近距离细细品味的蝇头小字模糊不清,百幅如一幅,令一掠而过的观者身心俱疲。最终的结论就是,观众在这里没有太多的时间赏玩,作品的韵味无法以合适的方式展现。
视觉效果上看,多数作品精美而不失恒度,浮华而内涵鄙陋。在这里少见大胆的“挥毫落纸如云烟”,只有战战兢兢、精雕细琢的“守恒度”。只有少数几幅作品能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能深入人心。拿国展作品和前几期的海派精品展作品相比较,前几期的海派作品风格简约平淡,形式朴素无华,书法本身能令观者动容。相比较就不难看出而国展作品更多的注重外在的形式,而更多的忽视书法本身。国展可能是书界的风向标,当流行书风引导整个书坛风气的走向时,也许就值得大家深思。
第三、碑学在这里式微。碑学与帖学在创作中都有自己的优势,风格上亦能平分秋色。但是展厅里难得见上几幅碑学作品,少数几幅也是以帖写碑。清朝以来的碑学风气和这届国展中的书作没有太多的交叉。书法创作者也深深明白碑学创作得不好难入国展,而帖学符合评委以及大多数人的审美。书法经历多次正反整合的过程,终于将碑学的风格赶出了国展,是一种艺术策划的倒退现象。国展不能绕开清朝以来碑学兴盛的道路独自前行。当今的社会,有责任感的书法创作者应该把握碑学前贤的探索,将之与传统的帖学相结合,创作出符合时代感而又内涵丰富的作品。
总之,书作应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这届国展里却风格统一而缺少内涵和变化。国展在山重水复的道路中不断探索向前,但是目前的书法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容乐观。作为引领书坛风气走向的国展应把握恰当的度,兼容并蓄,考虑书法的未来走向,考虑书法创作者,更考虑观众。否则必将导致国展模式山穷水尽,毫无出路可言。
一个时代的文化不能离开社会所处的环境。书法应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但是又不能紧守着传统不放开。清朝书家赵之谦云:“独立者贵”,新一代的书法人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博收而约取”,以独立的精神创作出表现自己风格、和而不同的作品,并最终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大概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杨爽(11级书法研究生):能够走进国展作品展厅,对于我们本专业的人而言无疑是享受一道文化大餐,能够更直观的体会获奖参展的作品。上海展区展出的是楷书、草书和隶书,但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草、隶、篆刻书作的展览,倒不如说是草书的展览,楷书作品少之甚少,这也证明了楷书能走出新的面貌确实很难。展出的草书作品,风格各异,取法多样。但是拼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大小的、有不同形制的纸张的拼贴,拼贴的目的无非是比大,比视觉冲击力。多的是华美的纸张和精致的形式,少的是勇于创新不甘留俗的心。
第一,风格千人一面,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中国书法协会网站的综述中曾对本届国展作出了正面的评论:“综观这次国展作品,可见创作者对于书法传统的研习揣摩较以往更为潜心和深入,并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许多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和视觉效果,对纸张的颜色、幅式的安排和拼接等更加细微和精到。用小字作大篇幅、多种字体组合的创作方式,已经成为当下书法创作的时尚。”虽说获奖作品章法丰富,形式感强,让人眼前一亮,但仅限于第一个获奖展厅。我认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是能让人产生共鸣的,能把内心完全调动起来。走到后面看时却发现自己的身体疲惫不已,给观众的感觉,是形式化、工艺化及千人一面这些现象较为突出。
第二,满眼彩色纸,缺少素纸,“素面朝天”者寥寥无几。参展的作者与时俱进,利用如粉彩、泥金、绢、做旧等款式,这是可喜的;可惜的是化妆的人太多了,几乎没有人素颜。就如现在流行染发,各色染发的女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即使是农家妇女也不甘落后,在女人染发这一点上,无疑已经完全消除了城乡差别。据说,有人还不惜血本,做足了形式。一言以蔽之,跟随所谓的风尚却无特色可言,为了突出反而同流了。
第三,气息与格调。能够获奖的作品大都功力深厚,笔法精到,这是值得后辈学习的,可是否做到了“无意于佳乃佳”,很难确定。但是,参观者所能看得出则是过度的雕琢痕迹。为了一件作品的出炉,可谓处心积虑,反复斟酌设计,即使不被淘汰出局,也少了些天然的趣味。写字驱除杂念只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心平气和,因情而发,顺其自然的状态下写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
第四,为何一味地提倡二王书风,为何不提倡书法的多样化风格?虽说获奖者的功力大多可谓深厚,但风格较为单一。如此运作,参展者只要参加个考前培训班,就极有可能在应试考试中获得名次。但是,这还是书法么?书法讲究的是人的个性,但这个性一定是在一般范围内的个性,离开一般谈个性,个性是没有意义的,而只讲一般失去个性的作品,人们会视而不见,因此,我们不能盲从时尚,最忌趋同,跟风是不行的。
路云亭(会议主持人):上述同学都从各自的角度谈到书法的本体、展览馆时代到来后书法的发展风向、本届国展的风范以及各种得失等问题。尤其重要的是,都道出了自己想要表述的艺术观点。不可否认,本届国展在延续国学和保存国艺的基本程序上有意义。但作为一种重大艺术类型而言,其视觉冲击力显然匮乏,过度地注重了保存性,而忽视了创新性,给参观者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而非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新意。
首先,本届国展和往届一样,举办方事先制定了整一性的准则。然而,所有的问题也出在这里,因为一旦有了规范,必然就只剩下了遵循规范、漠视规范和抗拒规范三种选择。但是,参展者全然选择了前者,这就导致了书法风格单调、形式大于内容以及整体性装饰过度等问题,做出如此选择的代价可谓沉重,因为它牺牲掉了书法本体的魅力。其次,和古代大书家相比,本届参展作者的传统功力尚不够深厚,书作很少有达到力透纸背、感人肺腑、撼人心魄之程度。这里是否寄托着有意于佳乃不佳的原则?再次,参展作品遵循古法,却无法超越古法,这就导致了整个参展作品规制雷同、雕琢痕迹明显、书学思想匮乏的通病。
总之,本届书展弘扬了书法艺术的惯常风貌,展示了当代书家的常态化水准,揭示出书法的当代性成果。但是,其存在的缺憾仍然显而易见,因为我们仍旧看不到书法融入世界视觉艺术的希望,最为鲜明的特征是规则性书法和当代世界性视觉艺术提倡的个性化创造存在对冲和抵触之状。因此,存活于这样的规则体系之下,书法和国际接轨的可能性正在减小,而书法在丧失了现代性的同时,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也便一并丧失,书法无法构筑其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中的主流的地位。坦言之,书法需要思想,中国古代书学大家如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怀素、米芾、王铎等都极为崇尚个体的自主性、独创性和思想性的大书家,本届书展则出现了集体性的趋同倾向,而书法家如若丧失主体的独立性,其书法只能走向一种缓慢消亡的境地。书法只有在注入现代性之后,其思想的意义方可为展现,亦始有可能为世界所接受,否则,书法的未来不容乐观,而书法的重心也将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