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趋势》:小群体的大能量

2012-04-29

2012年10期
关键词:佩恩趋势群体

你是否注意到身边有这样的小群体——在地铁或汽车上耗费两个多小时以上的上班族,休息时不去社交而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宅男宅女族,坚决不生小孩子的丁克一族,视宠物为子女的宠物父母一族……

这些一个个有着不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小群体,看似不起眼,但他们却迅速、激烈地发展着,形成了看似微小的趋势,并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的作者之一马克·佩恩就认为:“正是像这样占总人口1%的小群体,塑造了社会的未来。”

“可以说,《小趋势》是对20多年前《大趋势》的一个颠覆。文笔生动幽默,妙趣横生……”10月26日下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青豆书坊共同举办的《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研讨会召开之前,与会专家们便私下讨论起来。

《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的两位作者马克·佩恩与E.金尼·扎莱纳研究了美国政府机构公布的数据以及美国民间权威的调查公司的数据,凭借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对当今美国出现的小群体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分析,列举出了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75个小群体的发展动向。

预测未来的“水晶球”

《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中,讨论的话题几乎网罗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政治经济,从男女关系到宗教种族,从生活方式到教育体制,诙谐幽默的文字揭示了小群体所带来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蕴含着对企业家、政策决策者的建议。它是一本未来学著作,是能预测未来的神秘的“水晶球”。

“未来学”,是在1943年由德国学者O·弗莱希泰姆首次提出的,是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上个世纪50年代后迅速发展。我国于1975年引进了西方未来学,并于1979年1月成立了中国未来研究会。研究未来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形势,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美国最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和1980年曾出版了《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其中,《未来的冲击》的出版标志着未来学进入了美国文化的主流领域,当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译成50多种文字,销量达700万册之多。

在1982年,约翰·奈斯比特所著的未来学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更是风靡全球,在全世界57个国家出版发行,全球共计销售1400万册。其中,上个世纪90年出现的信息时代恰好印证了奈斯比特所预言的——“网络组织将成为社会行动的有力工具”,“我们将被信息湮没,但却渴求知识”。

但在20多年后的今天,佩恩和扎莱纳研究发现:20多年中,若干大趋势决定美国和世界发展方式的整个想法正在逐渐失去说服力,美国和世界正在随着一些错综复杂的“小趋势”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变化。于是,在2007年佩恩和扎莱纳合著出版了《小趋势》一书。

该书的译者之一、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刘庸安说,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实例确实印证了书中的一些结论。刘庸安表示,人们通过阅读《小趋势》,便能对近20年美国人的生活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发展趋势有深刻的了解、认识,而且相信这本书将帮助人们改变传统观念。

在《小趋势》的中文版序言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表示,该书的作者善于发现社会生活大潮中新近表现出来的差异,见微知著,从细微处洞察未来发展,得出人们不曾注意或者已经被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触及而决策者尚未引起关注的趋势。

数字,不容忽视的力量

翻开《小趋势》,几乎每一篇章都有表格、统计图,一个个数字、一条条曲线,给人们最直观的结果。譬如,在《有听力障碍的人》一文中,有一副美国3岁以上有听力障碍者人数增长趋势统计图,一眼便能明了:1971年~1977年间人数增长缓慢,1977年~2000间人数大幅增加,同时也向读者暗示要保护好耳朵以防出现听力障碍。

《小趋势》采取实证性研究,用数字来说明问题,通过统计的方法来做出模型,进而对社会作出一些判断和预测。这种研究方法、写作手法与马克·佩恩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1995年至2000年,佩恩担任比尔·克林顿总统的战略顾问,也因此而闻名遐迩。佩恩当了30年的调研员,他的工作就是对调查得来的数字去伪存真,然后根据数字对现实情况提出一种有根据的、用数字说话的看法,以便使领导人在作决定的时候,能够对要决定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真实的了解。

在佩恩看来,“没有文字的数字是没有意义的数字,同样,没有数字的文字也是没有意义的文字——你需要为文字配以适当的数字,也需要为数字配以适当的文字,以便使有说服力的观点得到通过数字表示出来的现实的支撑”。

“比起研究得到的结果,作实证研究更关注其过程,因此这些数据往往在研究中有其特殊价值。”该书译者之一、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贺和风副研究员说。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则表示,《小趋势》带来了研究方法论的革命。《小趋势》是从非数量化具体到了数量化,并且由简单的二元论变成多元化视角去看社会的发展。

不可小视的小群体

究竟是什么样的群体带来的才是小趋势?马克·佩恩对“小趋势”的定义是:在美国3亿人口中,只要有1%,即300万人口,在价值观、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甚至在身体特征上相同或近似,从而构成了一个群体,且具有目前社会不能满足的共同需求,即是一种“小趋势”。

1%的小群体究竟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目前科技型奇客是世界上最喜欢社交的人之一,其中有一部分是“技术红颜”,即这些女性除了使用技术,还推动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在美国的消费,引领席卷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的抢购潮流,仅在2006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销售额大约是900亿美元。在书中,提供的消费电子协会的统计数据更让人大吃一惊:女孩和男孩使用手机之比是88%:83%,由此不难看出,女孩比男孩更喜欢使用手机。而这一结论一直与我们心目中的潮流简直是天渊之别。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对技术产品设计师提出了建议:在未来几年里,设计产品时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女人想要什么”。

作者对这些根据现象、个人喜好或个人选择所形成的小趋势会展望其发展前景,并对某一行业提出科学的建议,以此加速社会的分裂和分化,为社会整合带来新的机遇。

关注中国的“小趋势”

在看《小趋势》时,不禁有种感觉:对比书中的描述,有些大洋彼岸的小群体似乎也在我们四周。

其实,如果比照书中的美国的小趋势来观察中国当今社会的话,也许能够发现比美国多得多的“小趋势”。刘庸安说,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青年人渴望进取、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不想重复父辈的生活,他们要主宰自己的命运、编织自己的梦想。而随着各种思潮、时尚、机会的涌动,这种欲望的冲动会以各种方式迸发出来,从而使追求目标相同、个人喜好相似、行为方式相近、家庭背景相仿的人形成无数个小趋势,只不过在中国,我们称之为“族”——比如白领族、打工族、丁克族、啃老族等等。

王梦奎认为:“不仅可以借此书了解美国,也有助于预见中国,因为这里所揭示的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新趋势,有的在我国已经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就当今中国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那是美国所远不能比拟的,恐怕也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使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整齐如一和“清一色”的社会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包括思想文化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都在空前增强。

在当天的会议讨论过程中,每位专家都无一例外地将小趋势与中国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发表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表示,阅读《小趋势》,至少能学到我们应该如何从多元的视角看待我国社会的变化。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副社长卫建民也认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进行分析时,不应该只作新旧比较,而应该多方面去讨论、总结。

中国会出现比美国多得多的“小趋势”时,应该如何应对?王梦奎说,应妥善处理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日益增强而复杂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首先是要了解,也要学会尊重,并且适当地加以引导。(据《科学时报》)

猜你喜欢

佩恩趋势群体
趋势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初秋唇妆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华盛顿的“拳头理论”
惊喜,惊吓
美丽的“光头”女孩
趋势
华盛顿的拳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