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传统婚俗中的马雁鸡枣

2012-04-29朴尚春

寻根 2012年1期
关键词:婚俗朝鲜族栗子

朴尚春

中国朝鲜族主要散居在东北地区。追溯朝鲜族传统婚俗之源,源于我国周朝“六礼”,在婚俗形成过程中大量地染进儒家文化。特别是1469年,朝鲜第八代王艺宗颁布了《经国大典》,全面推崇儒学,从此,包括婚礼在内的一切礼仪制度都仿效中国儒家礼仪方式。宋朝把“六礼”简化为“四礼”,即议婚、纳采、纳币、亲迎,朝鲜族传统婚俗就是以这“四礼”为骨架和筋脉,输入了本民族的文化血液,形成了其特色。其中,白马、大雁、公鸡、红枣最具代表性,其内含的图腾意蕴对整个朝鲜民族传统婚俗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白马

朝鲜古代文献《笏记》中对“迎亲礼”有如下描述:“婿出乘马,二烛前导,执雁者亦居其次,至女家,婿下马于大门外,入俟于次。”骑白马迎亲是朝鲜族古传婚俗,故有“新郎骑白马,新娘家山鸡上桌”的俗语。其渊源有二:一是源于高句丽氏族图腾。高句丽史称高夷、高骊,古代称黑马为骊,“其马皆小便登山”。高句丽出自于北扶余,源于貊,古称貉。扶余是马图腾氏族,即“马加人”,是东北夷的一支。这是取高句丽族名的渊源。再是源出于新罗国王的诞生。这是一则流传悠久的神话传说:公元前69年的一天,斯卢六部村长聚在川正为君王人选上供祭礼,忽见从杨山(朝鲜半岛庆州南山)脚下的一口井里放射出五颜六色的瑞气,在瑞气照射的草丛中有一匹白马正咴咴嘶鸣,马前一仙人对着瑞气跪拜。高墟村村长苏伐都利近前一看,却见草丛中有一瓢形大胞,他深感诧异,就把胞剖开,现出一男孩儿。六村村长认为这男孩是天赐君王,就把他抱回村里精心养育,养育到公元前57年,就把他立为徐罗伐(新罗国前身)第一代君王。因为诞生于瓢似的胞中,便取姓于瓢之谐音朴,又因为赫然出世,故取名为赫。在《三国史记》中记载:“高墟村长苏伐公望杨山麓萝井傍林间有马跪而嘶,往观之,不见,只有大卵,剖之,得婴儿收养之。”大卵,无疑是白马驮来的“龙种”。于是白马在古代朝鲜族心目中神圣和亲切起来,被赋予了图腾意蕴,成为了骑白马迎亲的婚俗之源。历史记载,新罗时期“耽罗”(今韩国济州岛)盛产小马。后人在接受图腾意识时,把上述两种渊源兼容并蓄。朝鲜半岛有条江叫“白马江”,有支歌也叫“白马江”,江名歌名都与马图腾有关。迁入中国的朝鲜族中,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还有骑白马迎亲的旧俗,之后逐渐演化,先是以牛车代替新娘轿,之后以拖拉机代替牛车,如今是坐汽车接新娘,风俗不断被前进的时代演化重塑。

大雁

所谓“尊雁礼”,就是新郎迎亲时接受一只大雁,最初是活雁,后来用木雁代替。起初由新娘的侍从交给新郎,后来由丈母娘亲手交给姑爷,新郎接过大雁后向丈母娘鞠躬行两次礼。也有的地方,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时,先由雁夫(向新娘家递送木雁之人)向新娘家递交木雁。木雁的鼻子上坠有红、蓝彩线和红枣,雁身则用里红外蓝的包衬包裹。彩线寓意结成连理的夫妇吉祥、长寿。新娘家从雁夫手里接过木雁后,先放在热炕头上,让它多下蛋(寓意多生孩子)。交雁之意,希望新郎新妇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古人把它人格化了。这是“尊雁礼”的文化底蕴,它为朝鲜族传统爱情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尊雁礼”婚俗已失传,但大雁的精神品格却永存,并潜移默化到民族道德和爱情生活中,甘露般滋润着千万个家庭的芳草园。

公鸡

古代的“交拜床”演化为今天的“婚礼大桌”,朝鲜语“床”指桌。依照传统婚俗,男女方两家分别给新郎新妇摆“大桌”。古代摆“大桌”时,除两边各立一个花瓶外,左侧摆栗子和公鸡,右侧摆大米和母鸡。后来有所改变,不摆母鸡,只摆嘴叼红辣椒的公鸡。而《韩国民俗学大观》中介绍:古代婚礼大桌上放一只或一对活鸡,这个鸡当年不能杀吃,新郎家好生养着,下蛋越早越好,越多越好(下蛋象征生子)。在“大桌”上摆的米饭里埋有三个鸡蛋,这个鸡蛋必须吃掉,新郎吃两个,新娘吃一个。鸡叼红辣椒则隐喻男子生殖器和新娘红颜久长,而高高叠摞的塔形片糕则表示丰衣足食。其他鱼、肉、果等丰富多彩的食品则以“红东青西、肉东鱼西”的顺序摆在阶梯式的架上,形成多层次立体大桌。

红枣

朝鲜族吃枣婚俗源于古代中原汉民族,但不是原封不动地移植,而是用本民族的文化枝丫来嫁接。中国有句俗语:“吃了枣栗早立贵子。”“枣”和“早”是谐音,“栗”和“立”是谐音,枣取“早”字意,栗取“立”字意。取“枣”字谐音,最晚在唐代已传入朝鲜半岛,因为新罗妇女每逢端午首先在枣树权上放一块石头,枣树象征女阴,石头象征男子阳物,其意为“早立贵子”。朝鲜李朝发明朝鲜文之前通用的是汉字,朝鲜族之所以大量吸纳华夏风俗文化与古代通用汉文有密切关系。汉民族婚俗是,洞房花烛夜给新婚夫妇铺被时往被褥上撒红枣、栗子、桂圆、花生等;朝鲜族婚俗是,在摆“婚礼大桌”时在桌中央放一盘红枣,新郎新妇入洞房喝完交杯酒后甜甜蜜蜜地吃。而在古代,举行合卺礼时在新郎的食桌上放栗子,在新娘的食桌上放红枣,意在吃栗子多生儿子,吃红枣红颜久长。举行舅姑礼时,新娘给公公婆婆磕完头,婆婆抓一把枣和栗往新娘怀里扔,边扔边喊,若扔五个就喊“生五个儿子”,扔八个就喊“生八个儿子”,新娘便用裙子兜回洞房里吃。这种习俗与我国北方民族“撒帐”习俗类似,“撒帐”是边往寝帐里撒枣栗边唱:“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朝鲜族也有吃枣的古代民歌:“大枣玲珑大枣红,忠清道(朝鲜八道之一)大枣甜如糖。新郎新妇吃了它,先生贵子一对,再生千金一双。”风俗很难缚住时尚,相反被时尚缚住。改革开放后,婚礼迅速走向简单化和时尚化,把婚庆地点从家里挪到街市,把洞房花烛夜吃红枣的习俗挪到婚庆上,同时省掉了吃栗子的习俗和合卺礼、舅姑礼等烦琐礼仪。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政协

猜你喜欢

婚俗朝鲜族栗子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肾之果”——栗子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分栗子
过关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小小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