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金《自由生活》的代价

2012-04-29

2012年10期
关键词:哈金移民作家

好记者不瞒好读者,我们一行三人访问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各人只读过他一两本作品。

哈金以英语写作,曾获1999年“国家图书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在西方一纸风行。回头看华语世界,只有《等待》一书被翻译成简体字版,《战废品》《疯狂》等长篇作品,由台湾时报文化推出繁体字版,却未有在华语读者群中,引起过充分的回响与关注。走在最後一天的香港书展,一栋栋《自由生活》就这样搁在八十万人的身旁。

身份疏离了这位英语学者,资本主义隔离了这位文学作家,可他仍相信“总有一天要回来看看”。关於背後的理由,与他访谈的我们,一直在期待。

记者案头搁着两本哈金的书,分别是首部短篇小说集《好兵》以及最新推出的《自由生活》。

《自由生活》酝酿十六年

《自由生活》的主人公武男是中国移民,以写诗为志,可是回不了国家,当夜间看守的工厂又倒闭了,在过程中他遇见了很多来自祖国的学者与诗人,最後辗转至美国中部经营餐馆打工,凭藉努力还清了债务,有自己的事业。可是为了自由的思考与诗歌创作,他卖掉了产业,再次回到打工的生活。

打从一开始,哈金因为用英语写作,动机备受华语批评家怀疑;以这等逻辑观之,《自由生活》似乎会引起争议,因为此作首次放弃了中国题材,以美国作为故事背景。

“这个根本没有矛盾。我本身是移民,在美国已经住了好几十年,况且书中很多主人公,都是中国的移民。”

“这正常的嘛,一个作家不能老写一个情况。这本书也和前一本书不同,或往不同的地方走,有一些跳跃,有一些转折。”

“但这不代表以後我不写中国;我还是会写的,但在哪段时间,哪段日子,都要看自己本身的兴趣。”

哈金指,自己早在1992年,就有写中国移民生活在美国的概念,可当时他没有能力写,直至2000年才有能力上的自觉;除了自觉,一方面现实生活的冲击也带给了他灵感。

读者可能觉得《自由生活》是哈金自身写照,但他指出,故事的蓝本源自一位香港移民。这位香港人定居於美国中部,开了一间饭馆,自己写旧体诗,自资出版。他把自己的诗集交给了美国的朋友,辗转落在哈金的手上。哈金想到,这个移民一方面做艰苦的谋生工作,另一方面仍保持追求艺术的热情,教他很感动。

或许这种写作的热情,触动了这位留美作家自身的生存本能?谈及生存,哈金认为生存应有两种意义:在谋生的意义上,只要生理没有毛病,不犯法,在美国生存不难;然而在存在的意义上,关於经济上的压抑、人生的挫折、理想的追求,对哈金来说是比较恐惧和困难。

英语如爬山愈爬愈累

留美作家,有些以外语写作,有些以中文写作。哈金属前者。从1996年发表小说《辞海》开始,已是作为一位英语作家出现。在多次的访问中,大家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为甚麽要用英文写作呢?

哈金忆述,在十多年前,如果选择以汉语餬口,大抵会在当地中文报刊做翻译,或者教授汉语,可是他没有一个汉语的学位,以他的说法,自己简直是“靠不上边”,况且利用汉语写作,在西方的学术体系中不被认受,即所谓的“不计分”,就算混进学院,四五年後也得离开。他只好努力学习英语,以此作为生存方式。

当然,下决心是一回事,真正放下母语,用第二语言谋生是另一回事。“用英语去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个语言当中能走多远,很可能最终一塌糊涂,因此想了一两年才下这个决定。”

就算出了几本书,得到几个奖,现时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教书,表面看上去英语对哈金来说已无障碍。可哈金认为,英语终究不是第一语言,很难写一种自然的东西,只好把自己的不足与弱点,转化成优点好了,不过所谓最得心应手的东西被砍掉,对哈金来说始终是无奈。那表述的困难,不会随着应用变得愈来愈易,“只会像爬山一样,愈向上爬,愈来愈累。”

有报道形容,哈金写作,彷佛“背对中文”,除了参与第一本小说《好兵》的翻译,都把中文丢弃了。然而哈金强调,以英文写作,背後不存在选择的问题,而是生活工作的环境,早已决定了他的写作语言。作为一位大学教授,一年之中只有三个多月可以定下心神写作,可他在那段日子,不能一下子为了小说,就把自己从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中抽掉,皆因教课的时候就得重新进入英语的状态。“人生是短的,总不能这样变来变去。”他说。

回想起来,用英语,是一次孤注一掷吗?“对,就是赌博嘛……但又不是赌博,赌博一下子是输是赢,这却是漫长的过程,更难受嘛。”哈金以带有英语口音的普通话说,大笑着。

疲於思念却仍等待着

回溯哈金的“中国书写”,大都是关於一些中国内地的军旅生活,又或东北题材,彷佛与中国的反思文学或先锋派文学在题材上互相呼应。

然而哈金坦言,他与同代的中国作家如余华、莫言等,只有个人方面的认识,终究他的起步较晚,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与他今天在美国的工作,未有太大关系。虽然在文学传统上脱节了,但哈金也感到大家在基础上有连系。

在大大小小的访谈中,他一直强调俄国文学对自身文学观的重要性,在学生时代,他的老师就告诉他:“俄国的作家是主食,像面包,天天都要吃”,契诃夫、托尔斯泰的灵魂重新活在他笔下。在写《丈夫》时,哈金参考了三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版本,读了四遍,如他在别的访谈时说过,写作时,内心就必须先有几个伟大的作品,因为好的作品都和经典有关联的。

每当谈及哈金《等待》一书,读者都会觉得书中的现实很冷,让人感到绝望。作者认为,那是他心中真切的中国人。在他看来,中国人一辈子都在等待更好的未来,却在这个过程中浪费大部分的生命,是现实的写照。

曾有访问引述,哈金对想念祖国已经疲惫。他告诉记者,的确是这样,但他没有放弃过回国的念头。虽然十几年来,他没有踏出美国的土地,但靠着亲友在两地之间往来,他仍知道国内的情况,只是欠一个机会,让自己亲眼回去看看。

虽然他在等待,但是他没有停下来让时间流过去。我们不难在哈金身上,看见为了生活而扭曲的姿态:苍茫的白发、带有美国音的东北语。偏偏这就是人性。外国的生活虽然洗尽他的铅华,也拉开他与母语的距离,但撇除现实对这位留美作家的种种压抑,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话语中,仍隐约沉淀着对祖国的思念。(据凤凰网)

猜你喜欢

哈金移民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你的过去在你脸上——哈金访谈录
哈金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信封里的头发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