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卢森堡
2012-04-29李树峰
2011年10月26~2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歐盟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歐文化对话在卢森堡举行。来自中国的近40位学者、艺术家与来自歐盟各国的30多位学者和艺术家在纽明斯特国际文化中心,就“文化中心”与“城市重建”和“艺术在21世纪的作用”两个主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对话。
为了使对话突破大会语言陈述的惯例,主办单位经过多次协商,在对话前一周时间里,举办艺术家工作坊,通过创作的交融和比较,开展另一类的“对话”。10月20〜25日,由中国和歐盟艺术家组成的文字艺术、装置艺术和摄影艺术三个工作坊20余人同时进行工作,26日三个系列的作品同时开始展览。
本次摄影工作坊由我提出策展方案,获得了卢森堡国家视听中心主任杰•贝克(歐方策展人)的赞同,邀请中国摄影师和歐盟摄影师分头拍摄卢森堡并联展。此种方式实际上是把《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创立的“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移到了卢森堡,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比较方式,其直接碰撞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在贝克先生的努力联络下,来自中国的3位摄影师,金宁、黑明和我,与来自丹麦的摄影师曼缇•柏桑(Mette Bersang)、来自德国的摄影师路易斯•玛丽•萨莫(Louis Marie Summer) 各自选题拍摄卢森堡,然后统一制作和展出,并举办选题阐释会。
卢森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其面积与中国内陆的一个县的面积差不多(这正好也与“摄影家大PK”拍摄一个县的惯例相似)。自19世纪开始,就以钢铁工业立国,近几十年变成国际金融中心之一。20〜23日,中国摄影师分成两路拍摄卢森堡的城市建筑、居民家庭、钢铁工业基地、古老城堡,也在街上进行“狩猎”,两位歐盟摄影师属于另外一组。经过4天的拍摄,5位摄影师拿出了各自的12幅照片。应该说,每到一个地方,都匆匆忙忙,走马观花,即使对家庭的访谈,也就几个小时,而且我们面临着语言的困难(当地人以卢森堡语、法语、德语为主,较少说英语,即使说英语,很多时候要得到卢森堡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金宁力图呈现对一陌生城市的观感,强调标准视角和形式构成,他拿出了街头生活纪实和表现工业基地建筑的黑白作品;黑明拍摄了卢森堡的两个家庭,延续了调查当地人们生活状态的路子;曼缇的作品是主观性的风景,真实而细腻;玛丽则利用地缘和语言的优势集中精力拍摄了12位卢森堡艺术家的环境肖像,技术扎实,色彩控制和瞬间抓取都很讲究,使我们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力图以一个中国人的目光,呈现当地“人”在“场”中的自在状态和我的感受,拍摄了《牧民诺森一家》、《工业基地上空的月亮》、《影子》等5组作品,但只展出了12幅,其中《影子》展出了5幅,得到了贝克先生的称许,也引起不少与会者的兴趣。这组照片完全是因为当地阳光太好导致拍摄时影子强烈、躲不开而突发奇想,在照片中干脆引入自己的身影形成的一组作品,正好表达了我作为一个外来者的介入性和对峙感。
摄影即“看法”—看世界的方法。在观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视角和不同的价值判断。第四届中歐文化论坛摄影工作坊虽然只有3天拍摄时间,对于第一次来卢森堡的人来说,只是一次短促的目击过程,但仍然可以在行—思—拍的过程中选择和判断,这种选择和判断体现了文化的差异,特别当三位男性中国摄影师与来自德国和丹麦的两位女摄影师在同一时间观看卢森堡—国土面积小而与周边国家有过复杂历史的时候,碰撞是必然的。镜头是人性的通道,在目光碰撞中,任何两个有正常人性的人,都是可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
这次活动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卢森堡,发现了一个与原来听来的印象不同的卢森堡。
李树峰作品
我力图以一个中国人的目光,观察和呈现当地“人”在“场”中的自在状态和我的感受,拍摄了《牧民诺森一家》、《工业基地上空的月亮》、《影子》等5组作品,但只展出了12幅。我的5组作品是我所关注的5个视角下的系列,因为时间短,做得还不扎实,但这是卢森堡留给我的5个方面的印象。
—李树峰
黑明作品
当我走进卢森堡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城市建筑,原因不仅是它们有着古老的历史,而且十分精致和细腻。当我们深入到城堡、教堂、博物馆以及普通百姓的家庭之际,看到了卢森堡人做事的认真,一路行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善良,无论在城市和农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厚重的文化内涵。
—黑明
金宁作品
这里呈现的是我在卢森堡拍摄纪实作品之余成就的一组“空镜”中的四张。我的兴趣一直在所谓“街头摄影”上,总起来说无主题、不报道,只是随手抓取吸引我的瞬间。摄影帮助我的记忆,更进一步讲,对记忆的留存是我们处在变迁社会中一个显在的个体自觉。我的另一个兴趣是所谓“构成摄影”,迷恋线条对空间的切割。这里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线条,由线条而至块面,在空间中立起巨大的体积,它无法被忽视,或敞亮或压抑;二是灰度,由白到黑,由明到暗,丰富的过度带有明确的视觉意义。
—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