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外来民工子女就学
2012-04-29宗静
宗静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方法,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尊重和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对外来民工子女来说,社会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关爱;外来民工;现代班集体
徐舍中学地处宜兴市的西大门,是一所完全中学。为解决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学校早在政府没有出台政策的情况下,没有多收一分钱,就接收了民工子女,有效地缓解了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几年来,外来民工子女人数不断增加。因此,学校提出了“关爱民工子女,打造温馨校园”的办学理念,开展了民工子女学生的管理办法、民工子女学生与本地学生综合型班级教学的实践研究,制定了民工子女“学困生”扶持办法、民工子女困难学生家庭资助办法等。
本学期,来自外省和本市其他乡镇的民工人员子女,占了徐舍中学学生总数的30%。而外来农民工子女群体所显露的主要问题,非常明显。
(1)教育需求的问题。我们发现,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基本上可以就近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但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加上临时监护人往往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文化水平本身较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即使部分农民工子女对学习音乐、艺术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及学校教学质量及水平所限,无法满足他们对于音乐、艺术等的梦想追求。
(2)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发现,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双方或是一方外出打工,其平时的生活基本上是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有的农民工子女与父母有可能一年见不上一次面,父母的教育作用在逐步减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也基本上形同虚设,他们或因文化程度偏低无渠道监护孩子、或因农活繁重无时间监护孩子,或因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3)情感关爱的问题。我们还发现,由于留守儿童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不同,常年与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他们对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比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更为渴望。长期如此,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极易发生消极变化,生活中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成长的忧虑,多数人自我封闭,遇事不与别人说,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缺乏爱心,有暴力倾向,逆反心理严重。“大量吸收外来民工子女是学校的一种气度,也是教育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责任。”面对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率强劲增长的势头,徐舍中学校长徐惠君把这一理念灌输给了全校所有的教职员工。他说,外来民工子女多数来自贫困地区,风俗不同,语言不通,又长期与父母走南闯北,学习基础较差,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关爱。但是,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具备劳动人民最传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老师们只要用心去教,他们肯定会取得可喜进步的。
因此,徐舍中学在原先制定的《教师一日常规》和《中学生守则》等制度中,增设了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的内容,将关爱外来民工子女与老师的师德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让外来民工子女能够安心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学校为他们的入学、转学等做好服务工作,让他们享受到与本地学生同样的待遇。学校不仅建立健全了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档案,还定期召开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开办乡村少年宫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还通过开展党员与外来民工子女结对帮扶活动,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动,共同促进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学校还为少数家庭特困的外来民工子女申报了教育社会支助和宜兴关心下一代支助,切实解决了这部分孩子的生活困难。近年来,徐舍中学在校教职工将关爱身边的民工子女落实到三个行动中,一是经济上勤资助,不让民工子女因经济贫困而辍学;二是学习上勤帮扶,不让民工子女因基础薄弱而落后;三是心理上勤疏导,不让民工子女因环境差异而自卑。
学校除对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女减免学杂费外,还对不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女设立“爱心基金”,给予经济帮扶,不让他们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学校每学期均有二十多名民工子女接受“爱心基金”的帮助。同时,对特别贫困民工子女,学校还发动教职工自愿资助,为他们提供生活来源。学校除经济资助民工子女外,还在学习和心理上给予帮扶。不少民工子女英语成绩基础差,为了不让他们掉队,英语老师常不计个人得失义务辅助,帮他们补习英语,给予个别辅导并予以鼓励。学校还针对民工子女因家庭条件较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一现象,安排心理咨询室老师常为少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思想品德老师为每个班上“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境和个人的关系,教育学生不应因家境贫困而歧视别人或受到别人歧视,贫困孩子更不能自卑,相反应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徐舍中学让许多外来民工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感受到真情与温暖,校长徐惠君说: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无论何时师者都应该先行。农民工子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农民工子女群体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系统工程。
徐舍中学本着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情感关爱、学习帮教、法律援助等系列主题活动,使每一位农民工子女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1)加强力量整合,努力形成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工作格局。一是要继续加强职能部门力量的整合。各级组织加强领导,争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行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订工作计划,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落实工作措施,努力做到齐抓共管、优势互补。二是继续加强社会各方力量的整合。更加积极主动地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推介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相关志愿服务项目,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将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打造成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工作品牌。三是继续加强志愿服务力量的整合。要聘请宜兴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及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担任农民工子女援助站志愿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民工子女援助站日常运转中的作用。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爱在行动——关爱外来民工儿童”主题实践活动,给农民工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增强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实际成效。一是丰富活动形式。进一步开动脑筋,创新思路,结合本地实际,设计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同时,设立农民工子女援助站,充分发挥农民工子女援助站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工子女温暖的家。二是拓展活动内容。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学习问题,通过“爱心家教”等形式,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手拉手”活动,让农民工子女经常参与各种互动交流,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三是注重活动效果。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自身的需求,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愿望,开展更加人性化、更有针对性的活动。注重发挥农民工子女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等学习实践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等形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自立自强。
总之,我们要结合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在关爱民工子女方面多多尝试,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尊重和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附:徐舍中学初一(2)班主题班会】
主题: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主持人:谢梦迪。主要形式:讲故事。参加人数:40人。时间:2010年11月8日。目的:①关爱外来民工子女,教育无地域之异。②用爱温暖外来生的心,让他们感受班集体的力量与关爱。
主要内容:①主持人讲述外来学生的主要情况;②同学们表示出友爱与帮助之心;③男同学表示要在生活上给予帮助;④女生们则显示出了极大的关心与爱护,大家纷纷以主人翁的姿态互相帮忙;⑤最后,两个外来生都很感激,表示要以最短的时间来融入班集体,自己要努力用功学习,感谢关心爱护他们的所有人。
效果及体会:①MQ同学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的学习;②他本人能积极参加值日劳动,任劳任怨;③MY同学也能上课积极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④她自己也参加了校运动会,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⑤他俩都与其他学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其他学生给予他们极大的帮助。
(宜兴市徐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