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012-04-29朱妤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防范措施

朱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各行业的推行和实施,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人的审计评价有时候出现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对审计对象造成一定的损失责任。为此,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研究,不断总结在审计中对形成风险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是当前审计人员应该积极面对的问题,更是对提高我国审计工作质量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建立针对国家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对国家人员进行考核、任用、奖惩评价提供直接参考依据。由于在积极责任审计工作中,不仅对于审计机关还是审计人员,由于受到主客观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的评价容易出现不符合实际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否客观和公正,不仅关系到国家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的划分和工作业绩的考核,也是对国家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权威性带来了风险。为此,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程序、方法及评价标准等因素的系统分析,对引起审计风险的直接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是当前我国审计工作的重点,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是避免审计风险,促进我国审计工作深入发展重要途径。

一、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原因

1.由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带来的审计风险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对被审计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复核,还有对其财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多变,这种多元化现象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从审计对象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的任期长达十年以上,其财务收支及损益报表等资料非常繁杂,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工作量也很大,同时,有些单位还存在财务人员更换频繁的现象,更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从而对做出准确的审计判断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由审计技术或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带来的审计风险

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行过程中,由于审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的审计是从会计资料集相关材料中来查证违法违纪问题,但这种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复杂的审计环境,如受贿、吃回扣等问题。同时,在审计中,过分依赖其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而内控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又常常受到领导者的主观干扰,如存在随意性、偶发性干扰。还有,通常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经济责任进行摸查,采用人工方式是很难实现审计要求的,虽然在抽样审计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但抽样方法是否科学,样本所反映的问题是否符实,有时候,还需要其他执法部门的协助,所有这些都是审计工作风险的因素所在,它们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3.由于审计制度、标准不统一,法规不健全等引起的风险

在审计工作开展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如民营类经济在经营管理实际中,会发生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问题,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依据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区经济不平衡,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经济领域的多维化,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和法规尚未健全,从审计工作查出来的问题由于无法选择具体的准则或标准,对被审计人员的责任评价无法实现准确定性。

4.由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引起的审计风险。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由于涉及到的审计问题存在时间跨度大、专业范围广、资料内容繁杂等特点,仅仅从会计资料中来查证问题,难以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问题给出明确的责任划分,作为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和查账技能,还要对经济政策法规、会计学知识、系统分析能力和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为此,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部分审计人员无法胜任审计工作的需要,对收集的证据或材料无法实现真实、准备定性,甚至有些审计人员置职业道德规范于不顾,出现包庇等严重失职行为,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5.对经济责任的界定不清引起的风险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由于被审计人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经济责任的界定上容易出现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等不清晰问题,因此,由于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乱纪的行为难以明确界定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6.对审计人审计评价失真引起的风险

审计评价是审计工作的最重要环节和内容,能否对被审计人进行客观、准确的理性评价,不仅关系到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的划分正确与否,也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如不该评价的却评价了,没有获得真正证据而随意评价,证据不足而草率评价等等,都给审计评价带来了风险。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立法,提高审计质量的措施

1.从立法角度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来说,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是审计风险的根源之一,为此,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完善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审计程序、方法及审计评价的标准,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法可依。

2.建立经济责任评价标准体系

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的审计难度,尽快建立不同岗位,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责任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比如,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划分与县级政府领导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审计工作的标准化。

3.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承诺制度

加强审计前的被审计人、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财务负责人对其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进行书面承诺,防范责任划分上的推诿,从法律上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进而减少审计风险。

4.引入审计联席会制度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的特点,加强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制度,通过对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充分的交流和通报,来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

5.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制度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环节众多,通过引入项目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从审计方案的制定中确定审计重点,从审计工作实施中选准风险控制点,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机制,来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作者单位: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会系)

参考文献:

[1]汪立元,顾晓敏,陈希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1(05).

[2]张勇.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87至2007年研究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03).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