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过来,我过去
2012-04-29郭志宏
郭志宏
高一是初高中的衔接期。大部分高一新生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往往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学习、生活的障碍,形成初、高中衔接过程中的“断点”。学生如不能及时调适,将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丧失自信和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了以“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首先,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确立此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了解由初中升入高中的适应情况,寻找有助于适应高中生活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享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此目标下,根据班级成员组成问卷调查组、访谈组、查阅资料组,并确立了各小组的负责人。然后,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各小组报告研究设想,听取意见和建议,形成研究方案。
在具体实施阶段,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问卷调查组设计涉及学习活动、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面向高一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6份,经统计分析后完成调查报告。
访谈组承担访谈任务,撰写访谈报告。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对不同的访谈对象,有不同的访谈目标,访谈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研究初期的访谈,主要请同学们谈谈进入新学校的感受与困惑,目的在于直接了解同学们对高中生活的适应情况;访谈老师、家长,主要获取关于适应高中生活的指导或帮助;在课题开展了半个多学期后的访谈,旨在了解同学们在参加研究性学习后的收获,以此了解此次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查阅资料小组同学合作分工,有的到图书室借阅书籍、报刊,有的上网查找资料,并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橱窗等形式展示出来,实现资源共享。
在结题阶段,各小组撰写研究报告,开展交流会。在交流会上,调查小组同学作总结。访谈小组同学真实再现了部分访谈内容,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前、后的变化情况有了更生动、全面的认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收获
(一)高中生适应问题的归因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学生不适应心理的产生是客观环境和学生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
1.环境变化Vs角色转变
首先,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新知识,全新的一切需要他们去认识、去熟悉、去适应,自然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和好奇感。调查显示,有57%的学生感觉好奇,63%的学生感觉有些紧张,而42%的学生觉得和想像中的高中生活不太一样。加上,由初中生成为高中生这个现实角色的转变要快于心理角色的转变,因此,适应高中生活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
其次,高中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班级管理方式均有别于初中,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增加、知识难度增大。高一学生刚经过相对紧张的初三生活,进入高中后,85%的学生感觉自习课多了,作业却少了。由于尚未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缺乏自主性,因此,必然会感到无所适从。
另外,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担任班干部、团干部,是班级、学校的“明星”人物,但进入新学校、新班级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新生,扮演“被领导”的角色,这种角色转变的落差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心理失衡。特别是一些进入强化班的学生,不再是班级的佼佼者,当信任、荣誉和个体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心理极易产生失落感,这类学生占到了11%。而那些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唯恐适应不了高中阶段的学习而被淘汰,从而产生畏惧感、焦虑感,这类学生占到了23%。
2.外来压力Vs自我认识
进入高中后,学生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这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77.6%的学生反映压力较大。在访谈中,有的学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扬眉吐气。成绩不好,自己、父母都没有面子。”带着这样的认识入学,必然会产生种种担忧与紧张。
3.寄宿生活Vs恋家情绪
很多寄宿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独立生活,想家的情绪必然会让其感受到诸多不适。且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当生活上遇到困难,或与同学发生磨擦时,更容易想家。据对我校寄宿生的调查显示,想家的学生比例达到了82.6%。
(二)高中生适应心理不良的调适对策
1.从教师方面而言
把握契机,找准切入点,加速心理调适。适应新环境,关键在于师生间、同学间应相互了解,而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把握契机,找准切入点,加速学生心理调适。如:安排好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会,上好第一次班会,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同时,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在欢乐的氛围里,师生相互了解,促进感情交流。针对新生心理封闭的特点,可通过组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尽快适应新环境。
加速班集体建设,增强归属感。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班集体能产生同化作用、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因此,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使他们带动班级每一个成员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集体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都从中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要克服高一学生学习适应困难,教师必须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注意初、高中的衔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人施教,多层次、全方位调适心理。不同的学生,其适应情况亦不同。因此,教师要尽早了解与熟悉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调适方法。要做到既统一要求,又个别指导,尤其是对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及早发现且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另外,还可以适时召开家长座谈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共同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
2.从学生自身而言
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关系的认识。由于个人成长中的经历、感受及环境影响的差异,一个人可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也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具有积极自我观念的中学生,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面临较大的困难,也能冷静全面地分析情况,解决问题。面对学习任务,他们较少有畏难心理,总是坚信自己有能力顺利完成。在这种积极自我观念的引导下,他们通常能比一般人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具有消极自我观念的学生对自己评价偏低,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通常缺乏信心和勇气。在消极自我观念的支配下,个体潜能很难发挥出来,成功的机会也就比常人少得多。因此,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中,帮助新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互交流,减轻压力。与同宿舍、同班同学互相交流感受,从中会涉及许多共有的不适应问题和相似的想家情绪,甚至宣泄一些相似的消极情绪。相似的适应处境和情感共鸣,有助于减轻新生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有利于他们增强积极适应新生活的信心。
三、反思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知识与体验为基本内容。它不仅适用于学科学习,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在研究的状态中学习,要比简单地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做,效果要好。例如,在问卷调查、访谈中,学生们发现其实很多同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因此,心理压力就减弱了。
一位学生这样说:“每个人来到一个新环境,一时的不适是很自然的,从不适应到适应,人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暂时无法改变的。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正如一座山,如果它不过来,那我们就过去!”
(作者单位:丹阳市吕叔湘中学江苏镇江212000)
责任编辑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