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表达开始
2012-04-29崔桂英
崔桂英
中考临近,儿子就读的学校邀请我在中考动员大会上讲话,给孩子们鼓鼓劲。作为家长代表,我的发言归纳起来就是下面这三句话。
你们是父母永远的骄傲。感谢你——我的孩子,因为有你,我们才享受到了为人父母的快乐,体会到了人间亲情的可贵。你带给我们的,是无可复制、无可替代的满足、喜乐、富有和感动;因为有你,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你的健康和善良,令我们活得如此灿烂辉煌。感谢你今生做我们的孩子,不管将来怎样,在我们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是父母永远的骄傲!
成长的路上有你,也有我。十多年前,上天把你作为礼物赐给了我们。从此,你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爸爸、妈妈和你组成了“吉祥的一家”,我们像蜜蜂筑巢一样为你营造了舒适的生活,快乐着你的快乐,忧伤着你的忧伤。你是父母心弦上最敏感的颤动,哪怕是在万里之外,父母的梦乡里回响的还是你的声音!虽有养育的艰辛、奔波的劳累,但我们无怨无悔!为了你,我们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娱乐的机会,静静地陪伴你,这种劳心费力或许未必有效,甚至有时是一种“折磨”,但是孩子啊,我想对你说,父亲是弓,母亲是弦,孩子是箭,压弯了弓,绷断了弦,就是想把箭射向蓝天!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的这一切也只是想告诉你,成长的路上你并不孤单,父母将与你一路同行,做你最忠诚的朋友和最坚强的后盾,在你拼搏奋斗的每一个日子里,都有我们的声声祝福。
孩子,别怕!哪怕失败了,也不要气馁。收拾行装,咱们再一同上路!记着,家永远是你的快乐大本营,也是你们重新振作、冲向更高目标的加油站。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爱拼才会赢。”孩子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清代画竹名师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昼音挥写夜间思,风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最终,他成为了一代画圣。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为了学习音乐,孩提时代就几乎走遍了欧洲的各大城市。他常常不分昼夜地创作,不知疲倦地练琴,也曾一贫如洗,无钱炊烟。但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压垮他,他把生活的苦难和心中的苦楚,化作乐观、希望、热情和理想,全部倾注在创作之中。他的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36年,却创作了多达75卷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为世界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人都说莫扎特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天才,然而,只有他自己才说出了成功的真谛:“谁与我付出同样的努力,谁就能获得同样的成就! ”
话一讲完,整个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孩子们眼里泛出了点点泪花,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奋力一搏。这些话之所以使孩子们如此动容,我想,是因为我讲出了所有父母的心声,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在他们成长路上所付出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期望和鼓励,也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动力。
然而,在生活中,孩子们却几乎听不到这样爱的表达。难道是父母、老师不爱他们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为人父母,哪一个不对孩子怀抱着满满的爱?父母为了孩子再辛苦都情愿,可孩子们往往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这是为什么?在我看来,无非是因为大部分中国家庭羞于说“爱”,更不懂得表达爱。有调查发现,75%的父母在孩子处于婴儿懵懂期会常说“我爱你”,大部分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就很少直接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了。在孩子面前,他们习惯板着脸,信奉“严是爱,慈是害”的教育真理,孩子听到的都是“要做这个,别做那个”的指令、“不能做这、不能做那”的规矩、“不做这个就不能干那个”的交换条件,还有没完没了的说教、随时随地的干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管教、唠叨就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当父母的爱变成一种简单而不加修饰的说教、指令甚至责骂时,你说出来的“爱”却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至于老师,我想,所有的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他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学生好,都源于一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但是这份“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学生理解吗?接受吗?难道只是付出那份所谓的“为了孩子好”的爱心就可以了吗?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没有能力从老师严肃的表情里读懂那颗爱心,更没有办法理解“大爱无言”的道理。他们的认识既感性又直观,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孩子,我爱你”才是学生渴望的雨露,才是学生期待的春风。
爱是跃动的诗句,是悦耳的清音,是陪伴孩子一生旅程的花朵。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捧”产生的是成就感。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时时得到爱的滋养,那么他们就能学会爱、懂得爱,心中便会有明月高悬,花开不败。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让我们用一句爱的表达、一个爱的眼神、一弯爱的微笑,大声地告诉孩子:“孩子,我爱你!”
要知道,被爱沐浴的孩子最幸福。
责任编辑 /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