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国学思想于英语教学之中

2012-04-29吴刚曹宇坤张国艳

考试周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传授国学跨文化

吴刚 曹宇坤 张国艳

摘要: 国学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尽管汉语和英语从词汇到语法有很大不同,但采用解释的方法完全可以准确地用英文表达国学思想。用英语传授国学思想是民族创新能力和开放精神的体现,使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培养出具有多样思维方式和多元文化意识的高级人才,又可以促进国学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双赢模式。因此,应将“用英语传授国学思想”纳入英语教学大纲,指导英语教科书的编纂和英语教师的培训。

关键词: 国学思想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为了与世界接轨,培养国际型人才,英语教育成了焦点。与此同时,许多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却急剧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过度重视英语教学,忽略国学教育造成的。在他们看来,国学与英语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基于上述原因,我试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学与英语的关系,寻找一个双赢的跨文化交流模式。

2.国学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广义上讲,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琴棋书画、易学术数、医学星相等都属国学范畴。李咏吟(2007)指出振兴国学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提高国人道德水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国学教育在提高民族的思想品质、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赖以取资的文化源泉。

英语被称为国际通用语,是当今文化间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周方珠指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组成部分,语言之于文化恰如心脏之于肌体,心脏不可能脱离机体而存在,机体无心脏只能成为一具僵尸。”因此,可以说学习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该语言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通过学习英语,可以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从根本上说,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掌握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增强国民素质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学教育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同一的,两者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国学教育和英语教学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是“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3.可行性研究

既然国学教育和英语教学是互补关系,那么能否将两者结合起来呢?从跨文化角度看,这完全是可能的。

首先,国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国学之初,始于清末。当时西方文明的传入对古老的中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者们意识到重振国学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着手整理研究国学。但是,国学研究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袁济喜(2007)指出国学“正是在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启蒙思潮下对于传统学术进行清理与研究的”,著名国学学者“都是非常自觉地运用现代西方传来的学术理念与方法来从事研究的”。他还指出:“重倡国学,不仅是开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主要的是光大与传承其中的理论创新精神与能力。”既然可以采用西方的学术理念和方法研究国学,那么用英语来传授国学思想也是完全可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用英语传授国学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一个民族开放精神的体现。

其次,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英语与国学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从古至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未停止过,尤其在当今社会,这种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更加紧密。Samovar等指出,“新的技术和信息系统、世界人口的激增和世界经济舞台的转移”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同文化是共生关系,“任何文化想要闭关和自制是不可能的,人们与世界的一部分接触时,实际上是在和整个世界交流。”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传入我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再次,国学思想完全可以用英语传授。国学大师在解释深奥的国学思想时,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同样用英语也可以清楚地表述国学思想。尽管汉语和英语从发音到语法差别很大,但两者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在表达意义层面上是一致的。从词汇层面看,许多国学术语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物(Equivalent),直译难以理解,但如果加上适当的注释,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释清楚(Peter Newmark)。佛教传入我国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弥陀佛”、“沙弥”、“伽蓝”等词晦涩难懂,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物,但是通过解释人们完全能理解其含义。

最后,用英语传授国学思想是一种创新。在国际交流频繁的当今世界,文化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深刻,文化融合也是必然趋势。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多样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的高级人才,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人的言传身教,传播中华文化。在国际交流中,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如果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就是对国学最好的宣传。因此,通过英语教学传播国学思想完全可行,且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双赢模式。

4.原则与方法

前面提到,国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因此从原则上讲,用英语传播国学时应当将重点放在思想性和意义性上,不必拘泥于形式。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4.1将国学经典译成英文,编入英语教科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将一些典故和成语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凿壁借光”等译成英文,编入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在大学阶段,可以在翻译课中增加国学典籍,如《论语》和《易经》等的翻译,学生首先要掌握这些典籍的精髓,才能将之翻译成英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直接学习国学思想。

4.2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英语教师。

在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和在职英语教师培训的课程安排中,增加用英语传授国学的课程,指导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英汉文化对比作为常规教学内容。例如,在传授“owl”一词时,可以将其喻指“聪明、严肃”的概念传递给学生,同时将之与汉语对应词“猫头鹰”喻指不孝之人的概念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长辈。这样,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不但能让学生了解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别,而且能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灌输给学生。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5.结语

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用英语传授国学思想是一个创新,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双赢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在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时,建议将其作为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编纂英语教材时,应当系统地加入国学教育的内容,增加英汉文化对比的权重;在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时,应当重点加强教师对“用英语传授国学思想”的意义的认识,使英语教师自主使用该方法。用英语传播国学,重在思想性和意义性,不必拘泥于形式。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出兼备中西文化思想的优秀双语使用者,促进国学思想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咏吟.专题研讨:国学、西学与现代中国[J].东南学术,2007,(5),60.

[2]袁济喜.国学与现代中国[J].东南学术,2007,(5):69-74.

[3]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Samovar L.A.,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0.

猜你喜欢

传授国学跨文化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垂”改成“掉”,好不好?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传授技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