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
2012-04-29黄静静
黄静静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这门公共课的重要性显得越发明显,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因此,在高校英语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是每位高校教师都应当认真探讨并加以严格执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探究的重点课题。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必然担负着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在经济贸易多元化、快速化的今天,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定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灵活的教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感恩和宽容的良好心态,进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合格外语人才。那么,如何在高校英语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呢?
一、实施“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
传统的英语教学通过教师将全班学生组织起来,通过讲解、演示、解释等方式直接用自身的知识修养及情感修养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则成了孤立无组织的学习者,阻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妨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1]。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通常出现如下场景:教师在上面讲得自我陶醉,学生们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这一现象反映了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们通常充当着“传道授业者”的角色,把学生单纯当成了一种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对授课对象主观能动性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则完全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例如:在讲授《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Talking Face to Face”部分时有些教师仅仅把“对话样本”中出现的新词及新句型一一进行讲解,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把英语当做一种语言工具使用。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们不仅没有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反而剥夺了学生们练习和使用英语的自由和权利。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完全走出以“我”为核心的误区,遵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朗和帕林撤(A.L.Brown&A.S.Palincsar)提出的交互式教学模式(Reciprocal Teaching),西方普遍采用和推崇这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并不是要忽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而是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导演和总指挥的角色,精讲巧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平等、自由、令人向往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轻松、宽松、自由的同时有一定的约束力。
二、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思想教育与德育教育也是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公共课,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灵、道德、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为我国与世界的沟通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英语教育有助于增进国际交流,有助世界和平,有助于将中国文化及华夏精粹展现到国际舞台上。因此高校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在与世界沟通的过程中代表着全中国人的形象,更肩负着传递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艰巨任务。高校英语人才的思想道德及精神境界的重要性与其语言技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强,加上大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阶段,一些大学生就出现了诸如迷茫、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当他们面临就业压力和感情问题时,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且要做好“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调节师”。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承载着思想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艰巨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日常英语教学之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口语教学过程中对语言习得者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口语课堂话题讨论过程中可设计一些能够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指导作用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如:1.How to spend your life?
2.Sayings of Confucius.
3.“Transient Days”——Zhu Ziqing.
4.Money.
5.Love or bread?
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赞可夫曾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苏霍姆林斯曾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其根源往往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学生能否积极注重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民主和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将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进行创建。如今,生态学已成为一种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点的重要而特殊的研究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验当中。和谐、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和谐、平衡及可持续发展也必不可少。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真正做到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以真诚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
语言习得者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这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向学生单项输入语言符号的教学模式往往事倍功半,导致“哑巴英语”及高分低能。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的概念,理解性输出更有利于语言习得者将习得的语言知识转换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加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们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体会到一种真诚的理解与信任的理解关系,有利于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素质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和谐社会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关键。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和基础之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培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前提。这三方面相互递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孙鑫.大班基础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
[2]龙天星.浅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J].四川省乐至实验中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