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汽:老兵传奇

2012-04-29张喆

中国汽车市场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吉普车代人时任

张喆

1958年6月一个普通的日子里,第一汽车附件厂生产的“井冈山牌”汽车开进了中南海,满面含笑的毛主席接見了工厂代表,朱老总则亲笔题下“北京汽车制造厂”七个大字。继一汽之后,中国汽车史上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生产出“井冈山”后的50多年里,北汽起起落落,但却不时创造出BJ212这样经典的作品。可以说,在中国汽车制造史上,北京汽车一直是以开创者的形象存在的。尽管我们无法从新北汽E系列上找到老北汽的影子,但传承了老北汽开拓精神的新北汽,正在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市场标杆。

本期专题,我们特别找到了北京某运输厂的老员工,请他们为我们讲述那些关于老北汽的难忘记忆。

讲述人:张东方

时任北京某运输厂调度员

我们这代人大部分对部队都特别有感情,所以可能有一种吉普车情结吧,对212、后来的切诺基都特别喜欢。那时候汽车的颜色也比较单调,都以军绿为主,一方面说明大部分汽车还是公家使用的多,那时候还没什么私家车的概念。

说起老北汽,印象最深的肯定是212(北京吉普BJ212),那时候我刚分配到运输厂做调度工作。厂里这种小型车本来就没几辆,基本上都是给厂领导配的,我们也就是办事的时候有机会开开。要说好开,跟现在的车肯定没法比,毕竟80年代的技术,还大多来自苏联的伏尔加。

对212最大的印象就是皮实,可能也是因为没有现在这么多电子设备,特别“禁造”。还有一点就是通过性特别好。那个年代,马路没现在这么宽,路况也不行,厂子周围都是农村那种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这种家轿基本上不可能走得了。不过212走这种路就是小菜一碟,那是真正的吉普车!

讲述人:徐俊峰

时任北京某运输厂员工

说起212,第一印象就是皮实耐用。记得有一次出差开得就是这车,开了能有好几百公里吧,都没出什么大毛病。在当时来说,国产汽车能达到这种水平就很不错了。要知道,当时司机都要学机械常识,那时候哪找修车厂去啊,北京城里都没有。不过212这车也就出点小问题,当时咱们自己就能修。

除了非常皮实,212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用料特别足,钢板也厚。感觉都是按照军用车的标准做的,要是撞现在的车,估计小碰小撞都没什么事。我以前去交通队見过一辆出事故的212,车基本撞废了,但驾驶员没什么事,绑着绷带还和交通员贫呢。

非要总结出到精神层面的话,我觉得212就像我们那代人,算是创造了历史吧。毕竟中国人造车和外国人比不了,但是当时我们没技术,还能够去钻研,自己造出车来,这种精神特别可贵。

猜你喜欢

吉普车代人时任
18代人360多年坚持做同一件事『传承+创新』 田再田蜂业成就甜蜜事业
谁是这代人
两代人的不同
哪些人群可以被称为“i代人”?(答读者问)
雨露滋润禾苗壮
——历届省委领导关心浙江老年大学发展回眸
孔祥喜遭公开谴责
舅舅的吉普车
《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职摄影》人物考
时任:定格美丽青春
台军研制新型吉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