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部品重在品质

2012-04-29

居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部品产业化墙体

我国住宅建设要实现高水平产业化,必须重视住宅质量。住宅质量由配套部品质量决定,提高配套部品质量,是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这是我国实施和发展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明确了发展住宅产业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走工业化、标准化之路。从1999年至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关于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公告》《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和政令文件,使住宅建筑、建材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强制淘汰黏土砖等多项不符合资源节约、环保要求和质量低劣的材料、部品,并推出了符合国家资源节约要求的优质材料和部品,为住宅部品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品质关乎产业存亡

住宅部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住宅的品质和性能,房地产行业爆出的多起 “质量门”事件,大多与住宅部品有关。从“毒地板”到“纸装修”再到“瘦身钢筋”,住宅部品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不仅影响了地产企业的发展,也对部品行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何解决因住宅部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整个产业链条问题呢?专家表示,要以住宅部品部件的品质为基础,建立健康的供应链条,上下游要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开发商不应一味压缩成本,那必然会导致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供应商也不应为在低端市场中标而一味压低价格,应通过提高自身产品和服务水平,来保证市场的占有率。

部品品质对于整个行业尤为重要,这存在于整个链条。首先,对供应商而言,要有部品的标准;其次,检测的环节要做到万无一失。整个行业都要加强检测力度,以防不合格建材部品成为品质地产的短板。

而提高住宅部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由政府授权有关机构对住宅部品进行认证。通过对部品的标准性、通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性能评估认定,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化技术要求的落后技术和产品,引导通用部品的生产和先进成套技术的推广。

住宅部品认证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开展住宅部品认证不仅有利于住宅品质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有关标准的贯彻执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对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完善的住宅部品体系,还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部品认证机制。

突破成本瓶颈谋发展

目前,我国住宅部品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首先,住宅产业化主要是走构件预制装配的道路,总体成本较高,建筑开发企业在市场化环境条件下,推进住宅部品化与住宅建设成本增加必将发生尖锐矛盾,住宅开发企业愿意并主动推进住宅部品化必将有一过程。同时部品企业自身研发、推广成本高也是产业发展的瓶颈,某陶瓷企业推出了一种新型墙体材料,花了几千万元进行市场推广却未见成效,严重制约了部品产业发展。

其次,住宅部品的标准化设计、装配技术的提升、配套构件的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成熟技术。行业内一面是恶性竞争:生产技术、发展方式和产品方面趋同化严重,某种产品、技术引进或问世,很快就会被复制,一旦供大于求,价格战便拉开恶性竞争之幕,致使出现“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行业效益提高不明显”的怪现状。建材行业各领域一直未走出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业内人士评价,不少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低,对事关行业发展共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缺少有效解决机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较弱,国际竞争力不强。

最后,推动住宅部品化的市场环境尚未成熟,标准化设计、构件生产能力与达到一定规模的住宅产业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中小型部品企业预制技术和生产能力不足,具备成熟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的机械化施工能力、物流管理能力、总包综合管理能力等还有待提高,缺乏稳定的PC施工劳务队伍。另一方面,现有成熟部品企业短期内产能有限且以外销为主,无法满足各地大规模推广的需求,且部品企业区域不平衡性严重,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多分散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区域辐射能力差。部品的运输经济半径在中国应低于150公里,不宜超过300公里。在万科集团29个有项目发展的城市中,只有11个城市在经济运输半径之内有A类构件厂,其中,珠三角有6个城市,长三角有3个城市,京津地区有2个城市。

抓住调整结构机遇

住宅部品行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恰逢其时。当下住宅部品行业“大而不强”、“强而不精”、“精而不优”的特征依然明显。尽管行业收入与资产规模都有了万亿元的量级,但住宅部品的产能过剩、企业分散、效益低微仍是司空见惯,特别是恶性竞争困扰着整个行业,加上陶瓷、家居、地板业的“群雄混战”,使行业的整体性亏损依然严重。因此,必须“跳”出部品看部品,抓住行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探索一条通过资源整合取得规模优势、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区域协作抑制恶性竞争、通过提升管理获得企业盈利的转型创新之路。

部品节能大有可为

相关数据显示,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49.5%,而建筑材料是建筑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住宅部品的节能效果直接决定建筑住宅的能耗,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能耗。因此,国家科技计划把建筑部品节能作为重点,研发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

住宅部品的多样性决定了节能途径的多样性,通过采用新技术对传统住宅部品进行升级改造,如对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可实现理想的节能减排效果。 此外,住宅室内热湿环境低能耗控制技术、高温离心冷水机组、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等,都能有效实现节能目标。

住宅部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使用方法也能达到不同的节能效果。建筑墙体时,可采用节能型围护结构复合型节能材料构造,大力支持板状复合墙体,鼓励发展石膏板内隔墙系统,将居住环境从冷涩的水泥转变为暖性、会呼吸的石膏环境,既能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住宅部品的不同选择,也影响住宅的质量和节能效果。在地材方面,可采用能够减少地表水污染,并能排水的植草路面砖;在墙材方面,可以采用新开发的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具有阻热蓄能效果;在墙饰方面,可用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在管材方面,可用塑料金属复合管,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且不生锈,无污染;在漆料方面,可用施工简便、多种颜色的生物乳胶漆,能给家居带来缤纷色彩,并能抑制墙体霉菌。

据统计,2010年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超过4000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60%左右,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量3500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应用量的70%左右,通过这一墙体材料革新,不仅推动了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与产业升级转型,也推广了保温结构一体化新型建筑节能体系和轻型结构建筑体系等一批建筑节能新材料。

新型住宅部品打破传统住宅建筑主要采用钢筋、水泥、土砖、陶瓦的建筑模式,主要以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以及可回收利用的金属、塑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不仅能够在墙体中以植物纤维的形式固化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85%材料可再生利用。从而有效解决了建筑报废时,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独特复合材料地锚机构取代传统住宅修筑的砖石地基,在房屋需要拆除或迁移时,可将房屋的锁固螺丝拆卸开,将设置在地下的地锚拔出后,即可将房基恢复到住宅建造前的地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以往住宅(尤其是农村住宅)建设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

新型住宅部品既可以建造7层以下的住宅,又可以通过另外增加复合材料框架结构的形式,建造20层甚至更高的低碳住宅。通过优化创新设计,可以通过工厂化标准生产提高建筑的安全、节能、环保、生态以及健康指数,还可大幅度降低建筑的成本,可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矛盾。

转向集约化生产

住宅部品作为打造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材质载体,具有高度的产业化特点,这一特点有助于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由于采用部品工厂化预制与现场装配,施工现场基本无混凝土现浇和钢材加工作业,实现了干法施工,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扰以及有害气体与粉尘的产生,让整个施工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同时,由于装修与结构实现一体化,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避免了二次装修造成的建筑垃圾和建材浪费。

沈阳丽水新城、深圳龙悦居是两个住宅产业化项目,都采用住宅部品装配方式建造。其中深圳龙悦居由万科代建,采取的是“预制装配整体式内浇外挂体系”,外墙板、楼梯采取工厂预制生产。经万科以16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测算,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节约标准煤320吨;节约木材160立方米;减少废水5.4万吨;减少施工垃圾约1600吨。总体上节约20%左右。

绿色施工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向以“管理高效、环境友好”为核心特征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推动建筑工程项目采取节能、节水、节材措施,降低和减少扬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按照规范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心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原则,有效开展绿色施工样板工地活动,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大力推动施工过程节水降耗。

通过推进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变,深入挖掘建筑业节能减排的潜力,促进建筑节能服务业、节能环保设备和制品制造业、新型建材和部品生产业、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升级,更好地发挥建筑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作用。

猜你喜欢

部品产业化墙体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CSI 住宅体系下的装配式装修部品的装配构件研究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建筑工业化住宅部品认证体系探索研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工业化建筑部品发展现状探究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