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蒙的声音世界

2012-04-29陈婧

IT经理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纸盒马达直流

陈婧

夏日里苍蝇躁动不安地挥舞翅膀,天边隆隆传来穿过云层的万钧雷霆;细碎的雨声渐渐密集起来,似要淹没曾经干旱的雨林,小河涨潮而变得丰润起来;太阳又出来了,蝉开始摩擦羽翼,发出欢悦的声音——这些场景看起来稀松平常,但不可思议的是,模拟出这些场景的声音全部来自一组声音装置,而组成这个装置的竟然仅仅是棉花球、纸盒、弹簧和直流马达。

很容易就被眼前这个装置一举征服,不论是体积、造型还是声音。走进展厅,空纸盒堆满了整座房间,叠放到了房顶。80个纸盒摆出了错落与层次,看起来更像是中药店里微微打开的抽屉,只不过这些“抽屉”上无一例外地都有着一个白色紧实的圆形棉花球。但这些小球并非只是装饰,一端被固定在纸盒上,另一端则如钟摆一般左右捶打着纸盒,如同击鼓。当80个“鼓”一起被击打的时候,便发出了隆隆的声音,随着节奏、轻重、缓急的变化,这个装置便发出了共鸣,共鸣产生的声音让人仿佛听到细碎而又密集的雨声。

让棉花球能够钟摆般晃动的“看不见的手”是一组直流马达,就像计时器为发出“滴答声”而进行规律的回摆,所以也有人把这组作品比喻为“制表师弹奏出的钟表奏鸣曲”。如果你觉得这已经够叹为观止,那么更有威力的还在后面——还是依靠直流马达,创作者把充填钢丝与之组合到一起,形成“一字型”的整齐队列。当桌上放满了361个微型马达时,这些马达共同驱动钢丝摇摆,顿时在你头顶上发出了如同苍蝇振翅般的嗡嗡轰鸣。而当他让直流马达卷动高分子硬丝带时,这个奇妙的组合便令人感到了灵动的鸣蝉声。

虽然使用到的材料并不繁复,但这些声音简单、纯净,没有杂质,散发着大自然的清新。而与一般玩声音的艺术家不同,这些装置不仅让观众在听觉上一展想象力,它们的造型也如同一组组现代雕塑,在视觉上形成强悍的冲击力。

或许你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声音装置,全部出自一名自学成才的瑞士青年艺术家——齐蒙(Zimoun),这位70后把“声音雕塑”玩出了一番大名堂。他的作品登上过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展会“巴塞尔艺术展”,还曾一举摘下了全球数字艺术顶尖大奖——“电子艺术大奖”数字音乐的唯一金奖。大奖评审团给他的评语是:“至简但不失复杂,单一却不断变化,这些声音雕塑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作品正渐渐扩大传播的范围,巴黎、纽约、伯尔尼、开普敦、首尔、台北、北京……成为当代艺术机构竞相邀请的对象。

走进齐蒙的工作室,墙上放的是各类刀剪、机械工具和不同口径的电线,初次踏入,还以为误闯入了一个电焊工的工具间。面对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创作素材,齐蒙和记者聊起了从童年时便与声音艺术结下的不解之缘。

记者:在艺术上你是自学成才,为什么会选择从事“声音雕塑”的创作?

齐蒙: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除了热爱绘画、卡通和摄影,我也喜欢弹奏乐器,喜欢谱曲,并一直活跃在这些领域。但真正让我走上声音创作,缘于对祖父母卧室的记忆。他们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台老旧的油汀,很大的一部机器,但非常具有个性。每次我从他们房门口经过的时候,我听到油汀运转起来并且发出非常沉重、粗笨的嗡嗡声,地板都会因之而微微颤动。但当它慢慢停歇、冷却下来的时候,油汀的暖气片又因为温度的变化,发出微微抖动的声音,反射到整个房间的墙壁上。对幼年的我来说,这些很美,油汀也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在伸展筋骨、在微微颤抖、在轻轻叹气、在窃窃私语。我现在从事的声音创作,也是让那些静止的装置“活过来”,做出有生命力的动作。

记者:你的作品通常都被命名为一串材料的名字,诸如“81个直流马达、棉花球和纸盒”。通过“重复”单一的个体而成为庞大、壮观的群体,你想传达给观众和听众哪些信息?

齐蒙:我想让大家去关注最简洁的美学——采用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例如纸盒、钢丝、棉花球等等,这些材料都是现成的,去除任何不必要的装饰,把视觉的简洁提升到最高水平,但通过结构上的合理安排,作品会显得更加富有活力。我使用的设计元素都是小小的,棉花球也好,直流马达也好,这些装置发出的声音是单一的,运用到的机械系统也是最简单的,都保持了“单调”的特色。尽管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组“大型装置”,但观众并不会因为它的体积庞大而厌倦它的眼花缭乱。相反,它依然浓缩了每个微型部件的精华,让观众在审视、聆听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自我解读和相辅相依的关联感,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人工与天然的关系,自鸣与共振的关系,并得到无穷的启发。因此,我给装置选择的标题也是最直观,却又最抽象的。

记者:你的装置在声音的创作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齐蒙:我把视觉、听觉和空间元素都集合到了同一个装置上。直接、简单、明了——你听到的,就是你看到的。通常其他艺术家会创造一个声音概念,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段,把空间A的声音嫁接到空间B中去,观众便会产生新的空间感与环境感。但我要做的并不是“搬运工”,而只是去创造静态的声音建筑,你可以像面对大楼一样,走进去,聆听它。虽然它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又是运动的。我的作品更像是建筑和谱曲两者的联姻,既有一个生动的结构,也有丰富的细节与表现。你要知道,蝉鸣也好,雨声也罢,这些装置发出的声音并不是随意的,本身也像谱曲那样,具有简洁但不单调的美。

记者:但作为一个并非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年轻人,你是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

齐蒙:在构思之初,我最先构思的方面是“空间”,而不是声音,尤其是如何让材料与空间发生关联,在特定空间中如何才能表现出材料的特征。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些细微但具体的想法,比如我会选择自己熟悉但很有意思的设计元素,像填充钢丝这样的预制材料或者直流马达,灵感对我来说一直源源不断。但不管选择哪种材料,标准就是细小、简单。然后我便开始尝试制作样品,再通过反复测试,作品变得越发具体、充实,也可以让我看到会存在的问题,便于调整。我喜欢做“减法”,在概念和想象的雏形中,把可以省略的元素全部去除,最后的结果往往出乎意料,连我自己的都感到很意外——就像谚语说的那样,“魔鬼总是隐藏在细节里。”

记者:你的工作室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这看起来倒像是做实验。每个部件的制作都是你亲力亲为的么?

齐蒙:我喜欢把创作过程称为“艺术实验”,“玩弄”声音与情绪,“玩弄”噪音与音乐,还有发声结构和发声材料。这些都离不开反复的测试、实验和制作模型,最后的结果看起来如此简洁,但研发的过程实际上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和繁琐的细节改动。每个部件,包括这些直流马达的串联,都是我亲手完成的,因为你要防止在“复制”的过程中走了样。但也有其他技术专家会参与到我的创作过程。比如桥梁专家,他们会告诉我怎么样的结构更加牢固,在共振的过程中不会坍塌。还有来自苏黎世大学实验室的机械专家,他们会帮助我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和设备。这些合作,不仅对我来说充满新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可谓“教学相长”。

记者:听说你还演奏过这些装置,并灌录了一些唱片?

齐蒙:是的,虽然我自己没有亲手弹奏,但直流马达是我的乐队里的最好的“乐手”。我一共灌录过16张唱片,一些唱片是我利用已经完成的声音装置,进行编曲而创作的音乐;另一些唱片是记录在制作模型和样品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声音元素。我也喜欢在生活中收集、收藏新发现的声音,去品味经过麦克风过滤后留下的声音。灌录唱片的过程,帮助我更好地聆听装置,改善音乐的品质。

记者:在你眼中,声音艺术究竟是什么?

齐蒙:声音艺术,可能是非常个性化、个体化的东西,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审视我的作品,观众可以有自己的遐想,因为声音是活动着的,是有生命力的。如果非要给“声音艺术”一个定义的话,于我而言,可以是当你早上醒来,移步厨房,小坐片刻,然后意识到冰箱正在发出的嗡嗡声很美妙。

猜你喜欢

纸盒马达直流
基于直流载波通信的LAMOST控制系统设计
一款高效的30V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
“马达”外公
枰中侠侣
卖纸盒
马达螺纹水壶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注入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