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差点要了老爸的命
2012-04-29周柳莺
周柳莺
早在2003年6月,父亲在例行体检B超时就发现,胆囊里面有结石多个,直径约为0.4~0.6cm。因为工作忙,父亲并没有疼痛的症状,就未引起重视,只是在偶尔想起胆囊问题时,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吃一两粒胆舒胶囊。
后来,他的老友给了他一个偏方,说是能够化解结石。老爸如获至宝,坚持服用了这个偏方3年,感觉挺好。
在此期间,他也曾去医院检查过。许多医生提醒过老爸:胆石症如不及早根治,很可能引发许多并发症,后果将十分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这些忠告,老爸当时是记在心上,过后就当做耳边风,照样我行我素地大吃大喝。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一日三餐经常对付。去年3月份的一天,单位组织退休老同志去春游,聚餐时少不了健康与疾病的话题。许多人说起了胆石症,他竟自信地炫耀着:“我都有五六年的结石史了,但是从来不疼!”那一天他还吃了不少基围虾、粉蒸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谁知大话出口不到三天,胆石症竟然爆发了。开始是胃部隐隐作痛,腹部胀满,继而全身不适,四肢乏力,胃口全无,几天不能进食,好几个夜晚都难以入眠。尤其是每天清晨起床就想呕吐,吐的尽是黄疸苦汁。到医院看急诊,立即被收住院,再去做B超,胆囊已经完全“报废”了。医生说:“幸亏尚未波及胰腺和脾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打针消炎、稳定了病情之后,他开始仔细了解起自己的病情是如何演变而来的。父亲的病最早只是慢性胆结石,症状仅仅是上腹闷胀或隐痛。那时不知道胆结石是由胆汁瘀滞、细菌感染、胆汁成分改变互相影响形成。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胆固醇在胆汁中的含量增加,是形成胆结石的基本原因。胆囊里发生细菌感染,能产生一种促进胆结石形成的酶,是慢性胆囊炎最终形成胆结石的主要病因。
老爸过去总是服用消炎利胆片,医生让他用金钱草、茵陈各30克,煎水作茶饮,一个月为一疗程,具有排石利胆的功能。当胆囊炎发作隐隐作痛时,适时地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输液消炎止痛。
老爸抱有侥幸心理带石生活了五六年。现在回想起来,他真感觉在身体里藏了定时炸弹。他天天想这个事情,造成了诸多心理负担,做什么都放不开手脚。
见此情况,老爸的主治医生王大夫建议早做手术。老爸又犹豫了:感觉平时疼痛的感觉并不十分明显,难道非得手术吗?
王大夫为他分析病理:立即实施胆囊切除术,才会根除体内的定时炸弹。手术以后,还要配合中药调理。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术一般采用的就是切除胆囊的微创手术,而非手术治疗一般采用的是药物溶石。每种方法都有利弊。胆结石小于1.5cm的,胆囊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是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而如果结石大于2cm以上,胆囊萎缩的,还是建议早些手术。
老爸今年62岁,选择微创手术相对安全一些。手术费用在1.2万元左右,4~7天就出院回家,恢复效果快、创口面积比较小。术后的饮食只要选择清淡,不吃鱼、肉、油煎食品和喝酒就可以。
经过术后的3个月调节适应,老爸的消化功能已经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医生再次建议他尽量少食用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平时的保健每天泡杯柠檬水喝,方能达到辅助治疗的功效。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