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文化惠民巡礼
2012-04-29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汕尾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文化惠民工程,正逐步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
汕尾市在文化方面的发展成果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取得哪些成绩?让我们一起回顾近年来汕尾文化发展的几个亮点。
走近汕尾图书馆,你会感到眼前一亮,一栋高大、雄伟、新潮而又别具艺术感的建筑展现在眼前。汕尾图书馆位于慈云山公园内,大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主要职能和开展的业务包括图书借阅、报刊借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
该图书馆设置有多媒体服务功能、文献信息数字化功能、光盘数据库网络功能、文化展示功能、文化交流和服务功能厅;内设图书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展览厅和学术报告厅等,可容纳50万册藏书;藏书全部实行电脑联网的现代化综合管理。
汕尾以前没有一座像样的图书馆,市民缺乏各种书籍资料,缺乏一个合格的文化资源库。“我市图书馆软硬件建设均相对落后,离省的达标要求都有相当大的距离。为适应免费开放和文化强市建设需要,我馆力争市政府的支持,早日完成对市图书馆的扩建,争取早日达标,增加免费开放的内容,全力推进免费开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创建文化强市服务。”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许杰忠说道。
汕尾图书馆的落成,对汕尾市文化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给汕尾市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使学生拥有第二个课堂;另一方面,它对汕尾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都将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汕尾市民从此以后拥有了一个学习充电的好去处,告别了缺乏学习资料的窘境。
今年8月6日晚,“幸福家园——汕尾市首届文化惠民活动周”开幕式在市区凤山妈祖文化广场隆重举行。现场醒狮欢腾,来自各县(市、区)的12支健身队随着音乐的律动进行了万人排舞展演。
汕尾市政府副市长刘小静在致词中指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发展合力、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有效落实,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文艺精品创作有了新提高,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城乡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较好保障,幸福感不断增强。
“幸福家园——汕尾市首届文化惠民活动周”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的文化民生工程之一,旨在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汕尾市文化建设新成就,展现全市人民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和文化发展新成果,从而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实现“汕尾理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汕尾市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喜庆的文化氛围。
据介绍,首届文化惠民活动周以“共建和谐汕尾,同享幸福太平”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设有戏剧、广场排舞、专家讲座、电影下基层等活动专场。
“活动周是一场文化盛宴,它的开展,能让市民充分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感受文化,传递文化,享受文化。以前很多市民晚上下班后,都觉得没什么事干,生活很单调,如今不同了,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市民乏味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了。”许杰忠如是说。
历史不仅为这里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而且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奋进的汕尾人。从这里走出的,有彭湃、马思聪、钟敬文、邱东平等闻名遐迩的革命家、艺术家。
今年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诞辰100周年。5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汕尾市委市政府、海丰县委县政府举办的马思聪百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在汕尾市举行,马思聪艺术中心也于当天揭牌。
纪念大会深情回顾了马思聪的音乐人生,肯定了他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说,这是我省文艺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马思聪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者,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很激动,第一次回家乡,这是所有纪念马思聪活动中最大型的一次”,马思聪88岁高龄的妹妹马思芸特地从香港赶过来。马思聪的侄女马之庸也来了,她说,“发扬马思聪精神很重要,要发展和弘扬一个地方的文化,就要有值得学习的模范,就要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豪感。”
谈到马思聪艺术中心揭牌,许杰忠说了他的看法,“汕尾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文化历史名人层出不穷,如今,正值发展汕尾文化、实现文化强市的良好契机,我们应当深挖当地的文化精髓,系统宣传值得学习和纪念的文化历史名人,树立一个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这是文化强市中很重要的一环。”
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一场文艺演出或是下乡放个电影,而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这个工程不显山露水,没有政绩,但却对一个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它能影响人们的精神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汕尾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文化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效增加,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有关部门正按照完善网络、提高服务、面向基层、惠及全民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汕尾市坚持把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工作,着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在文化创作方面,他们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支持力度,大力鼓励、引导、支持文化工作人员和文艺团体骨干、老艺人等创作一些优秀新剧目,推动了汕尾市艺术的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来是汕尾市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做好元山寺、红宫红场旧址保护欲旅游互动互利,完成《汕尾文物志》的编印工作,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汕尾市出台了《汕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08—201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申报工作。汕尾市推进文化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促使该市文化建设呈现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力度是空前的,这也是我市文化实现良性发展的保障。”许杰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