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放下是最好的拿起(外一篇)
2012-04-29老范行军
老范行军
舍得,很难。
如果有一筐苹果,里面有好的有坏的,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这应该是常识。事实上,人们常常先吃了坏的,结果,好的也变坏了。最后,也没有吃到一个好苹果。
为什么?
因为舍不得——扔掉坏的。
难舍,是个问题。
“舍”字在金文的造型就是一间房子的形态——上面的“人”形为房顶状,中间“干”是支撑的柱子和大梁,“口”为墙基。不难理解:“舍”的本意就是“房子”。古时文人常说“寒舍”,就是自谦家居的房子寒酸。
“舍”为房子,到了当下,房价越来越高,谁会“舍”出去呀。
可是,不“舍”,又如何有“舍得”一说。难道真的“舍”了,还会有“得”吗?
确实如此。
“舍”去的,还会“得”到。
“得”什么?
“得”宝贝。
甲骨文之“得”的形态很有趣味:右下边的一只“手”拿着左上方的一个“贝”。此“贝”了得!远古时代,先民生活在远离海洋的陆地深处,“贝”极为罕见,也极为珍贵,所以曾被当作钱币。从这个造型的含义里,“得”的本义十分明确,就是“得取”、“得到”、“获得”的意思。
那么,“舍”了房子,又“得”到珍贵的“贝”——现金流——何乐不为?
其实,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以物换物的算计,而是一种“有失亦有得”。我们不要怕“舍”。当然,不必“舍得孩子去套住狼”,却可“舍”去不必要的烦恼。
因此说,这个“舍”,是精神层面之“舍”。
所以说,这个“得”,是心灵方面之“得”。
一旦“舍得”,便是很舒心的一件事了。
再看“舒”字,已然透出这一道理:“舍”己“予”人,方为“舒”。
不妨再做一下深入的思考:“舍”去什么?“予”人什么?
我们想通了,面对同事的诸多求助和希望协助,就肯于“舍”了时间,“舍”了饭食、“舍”了约会、“舍”了休息、“舍”了度假等等,至于能否“得”来,不必急切。这也是古人说的境界:“我有功于人不可念。”更何况,我们不过是“予”人方便而已。
最后再做提醒:如果苹果有好的和坏的,最好是先吃了好的。但也不可绝对。倘若吃完了坏的,好的也不会变坏,不妨先坏后好,省得浪费了。
牢:自己别被套了牛鼻子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医生俯身看了看床上躺着的毫无生气的病人,然后直起身子来,对病人的妻子说:“我很抱歉,您丈夫已经去世了,太太。”
死人一般的病人却发出了一声气若游丝的声音:“不,我还活着。”
“闭嘴,”他的妻子说,“医生比你更清楚状况。”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死人突然复活,并开始用力地敲打棺材盖。
棺材盖被打开了,那人坐了起来,吃惊地问周围的人群:“你们在干什么?我没有死!”
他的话遭到了无声的怀疑。
这时,一位吊唁者说:“朋友,大夫和神父已经证明你死了,因此,你是个死人。”
随后,大家按原来的安排埋葬了他。
故事中的两个活生生的人,严格说来,正是被医生和神父的误诊害死的。不是吗?第一个是被他亲爱的妻子所害,第二个是被他亲密的朋友所害。再进一步追究,杀手也不是这两个人,而是思维——人们对医生和神父的迷信,导致思想僵化,失去了判断力。
人们常说,最难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那么,自己的什么东西最难以战胜?
是懒惰?是脾气?是恶习……?都是,但归根结底,是思维。
人的思维一旦形成模式,等于进入了自己垒砌的监牢之中,想要突破,非得洗心革面。
看一下“牢”字,尽管“简化”了,还是很形象地说明了房子(宀)里面圈着一头“牛”。
甲骨文之“牢”则更加形象——那头牛被栏杆控制在里面,不得自由。
金文之“牢”的形态变化不大,“牛”依然被栏杆围困着。
小篆之“牢”的形态有了一点变化,就是栏门口用一条横木挡上了。
可见,“牛”想出栏,难。
先民造“牢”用意坚定,就是要用栅栏把“牛”围拢住,驯养好。因为牛的使用价值实在太高了,既可以犁地,还可以屠宰食之,牛皮还能御寒。那个时候,先民将“牛”套牢是高明的。
但是,如果我们身为“牛”被“牢”之,命运就够悲惨的了;倘若思想之“牛”被困,束缚于“牢”中,悲惨的就不是自己被肢解,还会像前面两个故事里的妻子和朋友,将最亲密的人也埋葬掉了。
思维之“牛”如何不被套“牢”?
一是要敞开心扉。如果“老黄牛”固步自封,那就是“憋死牛”,迟早会走投无路,最后自己就画地为“牢”了。
二是要不断学习。“老黄牛”要学会“吃嫩草”,才会改变过去“只拉车不看路”的习惯,走出一片新天地。
三是要接受批评。“牛脾气”要不得,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
四是要解放自己。“拓荒牛”之所以活得潇洒,是因脚下没有桎梏,天地自然辽阔。
五是要走出去。有诗云“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作为职场的新牛犊,更要“初生牛犊不怕虎”,牛气冲天了。
不过,也要清晰地意识到,“思想之牢”根深蒂固。人们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好”“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也即“牢”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这就是“路径依赖”在经济学里的深刻道理:你当下的选择是被你的前一个选择决定的,如果你要改变路径,成本将会高到你不愿意改变。
你愿意冲出昨日之“牢”吗?
做一头思想解放的“牛”,不被任何权威所迷惑、不被任何鬼迷了心窍——牛鼻子,不上套,永远不被牵着走——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