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除沟域经济“投资梗阻”

2012-04-29

投资北京 2012年11期
关键词:沟域投资商政策

自2009年北京市政府将沟域经济上升为发展山区的重大战略以来,突然名声大振的北京大大小小上千条沟域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和其他区域或者产业投资热点一样,用强大的舆论攻势和集中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政府在短时间内便缔造出了沟域经济的一片繁荣景象。

“达维多定律”指出,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这一法则对觊觎北京广袤山区多时的广大投资商同样适用,因此,各路在城市开发中大肆获利的资本都为能博得任何一条沟域的投资头彩而跃跃欲试。

但是,在预热了三年之后,社会资本对沟域经济似乎是热情大于行动,摇旗呐喊者大有人在,签约进驻者也不在少数,而真正的投资落地者却极为少见,获得回报的更是凤毛麟角。

观望情绪弥漫的沟域经济,遭遇到了社会资本投资的“梗阻”,倘若把沟域经济比作一部等待投资拍摄的影视剧,撰写了精彩剧本的政府已经吊足了投资人的胃口,而看到巨大商机的投资人小心翼翼下注的背后,关键则在于这部看似花哨的剧本能否最终转化为一部经典的影视精品。

梗阻何来?

浮华背后显露的社会投资惨淡,从最为知名的几条沟域就可窥见一斑。在近年来政府召开的各种有关沟域经济发展的会议材料中,人们不难发现,诸如百里画廊、紫海香堤、四季花海等等,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都是政府投资的逐年加大,真正落地的社会投资却少得可怜,虽然各级政府都会提及政府投资将会带动多少社会投资,但真正带动了多少,却很少有人专门统计。

并非是资本怀疑沟域或者山区的未来发展潜力,种种迹象表明,这块北京仅存的尚未大面积开发的处女地,不管是与城区形成鲜明对比的优良生态环境,还是正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抑或是对城市人群拥有强大吸附能力背后隐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各路投资商们在各种场合都表达着极大兴趣。

导致投资受阻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新兴区域的巨大投资风险等等,但很显然,这些任何人拍拍脑袋都能想到的答案,并非问题的根源。

事实上,包括沟域在内的北京新兴的投资区域,都不乏紧随政策导向的各路社会投资,其中,有政府最乐见的致力开发沟域文化、旅游等资源的投资商,也有诸多在城市开发中获利丰厚之后寻找新热点的地产商身影。

在有些人看来,沟域经济更多的是依靠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吸引一些有志于此的产业投资进入,其特点是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能在涵养沟域生态的同时,真正将沟域区别于城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在城市开发中习惯了赚快钱的地产商,并非沟域经济的发展主流。眼下在沟域投资建设中受阻的,大多为地产商,各界对此大可不必理会。

其实,善于率先发现区域投资价值的投资商,除了嗅觉敏锐的地产商,也不乏沟域最乐意引入的文化、旅游等产业资本,如今却步调一致地在沟域投资中表现的犹豫不决,在市场传出的各种因由中,规划和土地渐渐成为了沟域投资商们的集中诉求。

由于沟域地处山区农村,相比区县的平原地区,落后的不仅是发展的基础,还有开发的时序,过去部分地区为了尽快实现重大项目在环境较好的平原地区的落地,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通过占补平衡,将山区原来的建设用地置换成了农林用地或者耕地。

如今,一些有意开发沟域旅游资源的投资商进入山区,留给他们的建设用地已经非常有限,农林用地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尚可,但建设相关的旅游设施却不现实,其结果便是投资商根本无法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配套的规划布局。

在这样的前提下,若依据有限的建设用地继续投资,投资商必然要对沟域旅游开发的原有设想进行调整,开发的品质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因土地缺乏导致的旅游设施建设减少,将改变投资商的回报预期,能否在计划的时间内收回投资将成为最大问题,而这些对于逐利的社会资本而言,无异于屋漏偏逢连夜雨。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谁在沟域投资,土地问题都已经成为项目落地的最大制约,而由此引发的投资决策的迟疑便不难理解。

能否突破现行政策,先行进入的投资商在等,潜伏在后的产业资本在看。其实,关于规划、土地等政策问题,早在2010年11月,市政府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中,已经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土地收储、建设地上物等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然而,在政策出台之后的两年之内,社会投资仍在沟域之外徘徊的窘境足以说明,政策突破虽是沟域投资破题的一粒救命丸,但突破了政策的沟域投资也不一定能有多大进展。对于投资沟域的资本而言,这无疑又是一盆冷水。

不是没有政策突破,也并非投资商缺乏积极性,横亘其间的是政策的具体衔接落实,很显然,如何将积极的政策有效传导给投资者,还有待政府在服务方式上的继续创新。

一剂良药

任何政策的创新突破,政府与投资商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便有可能导致问题的搁置,或者漫长的博弈,对于眼下正处于如此境地的沟域发展而言,直达“痛处”的良药便是,在政府与投资商之间架设一个既掌握政策要领,又熟稔项目运作流程与投资商正当利益诉求的市级公共服务和投资促进平台,引导沟域的投资活动,加快投资项目落地发展。

而平台搭建的成功与否,其所具备的功能最为关键。具体到服务沟域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和投资促进平台,还需具备四种服务功能。

其一,是政策服务的功能。制定和实施沟域投资相关政策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市级层面,而不同区县也分别制定了推动投资落地的促进政策,该平台需要汇总规划、国土、发改、旅游、农业、财政、文化等多个市级部门对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也要研究不同区县政策的差异性,并应做到既能详细解读各项政策的创新突破,又能将其充分运用于沟域投资活动的服务之中,以此督促各个利益相关方投资效率的提升。

其二,是引导投资的功能。北京的上千条沟域均位于生态涵养发展区,其对外界的招商诉求大多聚焦在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如此一来,各条沟域有意无意地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格局,相互压价、争抢同一投资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使得单条沟域对投资商的议价能力大为削弱,亟待市级层面建立一个汇集沟域与投资商各种信息的统一公共平台,促进资源与资本之间的双向选择,这不仅能有效规范政府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本流向最适合的投资区域,还能促进不同沟域的差异化发展。

其三,是项目管理的功能。既要实现政府意图,又要兼顾资本需求,“一手托两家”是平台得以产生和持续存在的背景,要切实体现这一特有的服务职能,项目的快速顺利落地是衡量平台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项目方案策划、可行性研究、概算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前期准备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充分体现公共平台的存在价值,运用公共平台开展对项目立项办理的服务,促进投资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流程优化,避免投资商对项目办理的盲目,以此双向提高政府与投资商的工作效率。

其四,是融资对接的功能。沟域作为北京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的区域,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仅社会资本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存有巨大的缺口,融资将是伴随沟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课题,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资金融通提供服务,亦是政府搭建服务平台的主要出发点。

搭建完成具备以上四个功能的服务平台,既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合理有序开发建设,也有利于减少政府和投资商的招商及建设成本,还能切实提高投资效率,加快沟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事实上,不论是从沟域投资面临的客观现实考虑,还是从政府为沟域经济发展设定的工作目标角度出发,公共服务和投资促进平台的搭建都具备了充足理由。根据我们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沟域经济重大项目储备情况的研究预测,“十二五”期间,北京沟域经济总的投资额约在300亿元以上,规划投资重大项目不下百个,其中,除了政府投资以外,更多的则有赖于社会资本来实现。

很显然,上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有赖于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强和相关落实政策的突破,而抓紧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和投资促进的平台也同样关键。

(作者单位:投资北京研究院)

猜你喜欢

沟域投资商政策
政策
政策
孟津县沟域经济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助企政策
政策
反腐败高压下政府、投资商和官员三方博弈关系研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条件探析
京津冀跨区域生态文明沟域规划出台
新投资商加入自行车产业集团,欲进军电动自行车市场
“沟域经济”:探索山区经济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