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老总的“本土化”用人哲学

2012-04-29宋彪

人力资源 2012年11期
关键词:本土化基层人才

宋彪

“人一旦创业了,他的活法就改变了。”创业型的老板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活法,甚而会影响改变属下员工的活法。非公企业的HR们一直很在意其老板的人才观,特别是那充满个性的用人哲学以及独到的鉴人选才的“本土化”设计。本刊特邀约一位优秀企业家,以其见解助您思考。

没有哪个老板不知道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所谓有“贝”之财易得,无“贝”之财难寻,对于做实业的非公企业来说尤为如此。人才池水的深浅决定你在市场上激起的浪花有多大。财的状况、才的质量决定一个企业的实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率。环视一下,当年和我同期的创业者,已有五分之四被拍在了沙滩上,个中原由不一而足,但多与“人财”土壤缺失有关。当然,对于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没有哪个老板揣着“葵花宝典”,但总有一个基本的哲学智慧可取之,即从客观实际出发,走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之路。

以用为本,

在“行动主义者”中鉴人选才

我不是一夜暴富者,深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当年一群从国有体制跟我“杀”进既陌生又阴晴不明的产业的老员工,可以说个个是干才。上过大学的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不等于说文凭改变命运;没上过大学的人说,不学不知干法,不干没有出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才的概念就是行动者。

行动建立在被用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公司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受聘者的所谓实习期就是入职训练,立即上岗,与公司元老捆绑在一起,进车间、下工地、跑业务、做预算、搞设计。新员工和老员工扎堆一处,创业者和新生代师徒互融,不论哪个项目团队都没有板凳队员。“行不行,走两步”。成就了不少志锐心不甘的年轻人,也让老资格的员工有了危机感。

创业型企业求才若渴,但从来不希求“坐在场外的天才”。好的教练员都是拿过金牌的运动员,成绩是打出来的,资格是拼出来的。才干,才干,识才先看干;干才,干才,干过才知才。没有“能干事”量的积累,何谈“干成事”质的飞跃?

福尔摩斯有句话说得好:“你们在看,而我在观察。”我这个老板不属于超脱型,对入职者登记表只是打个“√”画个“×”,只要不犯健忘症,在使用你的地方,我的眼里有你,在离开你的地方,我的心里有你。观察肯干者,珍视能干者,爱惜善干者,重用领干者。爱你没商量,不是因为你是能者,而是肯于付出才能者。

这不仅是才能的付出,更是内涵的强化——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一种“自我主导”意识。公司有一位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我考察他更看重其在职场“十字路口”的态度。他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他“转业”做标书时;第二个“十字路口”是他“晋升”为经营部管理者时;第三个“十字路口”是“转调”他负责工程部时。每一次“换防”他都以“奉献+坚守”的精神创造着绩效。对这种干才的器重分为两步:“你去做,我负责”,这是一般的授权;“你去做,你负责”,这才是进阶式的赋权。

在高管层里我强调育人的“蘑菇理论”,即我们领导要为自我主导意识强的能人创造一个“生态”,有了一定的空气、水分、湿度,蘑菇才会自己长起来。如此,一批干才领受公司“加强版”的培养,有了看得见的职业发展通道。2004年以来,先后来我公司就职的大学生30%获得了管理序列的晋升,80%获得了专业序列的提升,10%获得了向其他职系跃迁的聘用。

企业是做出来的,人才是干出来的。企业不是政界,不是学界,更不是慈善机构。我们没有财政拨款,也没有银行贷款为我们的人才储备买单。“天空飘来五个字——干事有平台。”这是一位从一家大企业跳槽至我公司的会计师表达的激情语言。获得充分授权的他,其原来所在的公司,光财务人员就达200人之多,一个月里连财务总监都见不到两三次,更不敢奢望能与老总对话了,听来真是既感慨又艳羡。大企业人才济济,“人资”多得容易发生踩踏呀!而我们捂着钱口袋、勒着裤腰带发展的中小企业,对请来的人才视若心肝宝贝,对走的人才如割心头肉。这是许多中小企业领导普遍持有的爱才惜才之心态。

企业中的各个层级的人都是绩效伙伴,奉行的是结果导向。绩效伙伴的概念,是现代国际企业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所谓管理者,就是通过他人达成“目标”的人。这个“他人”就是绩效伙伴,在伙伴组成的团队中,行动主义者是我的最爱。考察行动主义者,不是看他偶发一次爆发力做成一件事,而是看他不断达成目标的持久力。我的用人哲学是:从“先事后人”到“先人后事”,即从“以事看人”到“以人看事”。这是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必然选择。创业过程,我们奉行的是简单、高效的管理原则。那时人手不足,抓到一个项目,即使难度很大,也要创造条件去拼,因为企业要“活下去”。而公司发展到要“活上去”的今天,即使有合适的项目,倘若没有合适的人,不做!

干才模样,一半是他自己,另一半是他的表现

“宋总,请问我这个人怎么样?”公司每有升职、加薪或报奖的时候,我常被“畅所欲言”的员工追问再三,其实,你是否该先问问自己“干得怎么样”或“怎么样干的”。甚至,这种“复读机”式的自问都可以免了,因为公司已建立起越来越规范的考核制度,除了“日志通”、“周汇报”、“月讲评”外,还有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及创先争优等考核流程。

记得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人的一半是他自己,另一半是他的表现。”人们只相信他看到的,不论你原来是什么,关键在于你现在如何表现。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历更讲奉献,讲道德更讲风格。我认为前一个“讲”是他自己,后一个“更讲”是他的表现;前一半是内在成长力,后一半是外在执行力;自己的一半是温度,表现的一半是光泽。当公司看到你的背影时,怎能不希望看到你的正面呢?

人的这一半自己能否有那一半的表现,这是一个问题。按说正面的你应是你身影的延伸,这样才能阴阳平衡,气血贯通,不至于因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而活得累。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装”,其实人终不会长久“装”下去。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思路,“我思故我在”。你做事的范儿,一定是心态的反应。职场中,谁能靠化妆、戴面具而游刃有余?还有一个更流行的词叫“混”,“哥们儿,混明白了吗?”没有人能混明白未知的明天。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混日子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放,如何体味那种充满生活的激情和人生的滋味?

既“装”不下去,还“混”不明白,又不能不做职业人,将如何在企业立足?毛泽东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连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任何懂得用人的企业主都曾在心中描摹过“干才”的摸样,比如“上不攀,下不比,老老实实管自己”;又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认真比聪明更重要”;还有那句职场名言“有用的人就有气场”。李嘉诚认为投资者有两种:一种为利润,一种为名誉。前者是经商法则,后者是修身法则。“只要你对公司有贡献,忠诚、肯做事,有归属感,有长期的打算,我就会帮你慢慢地经过一个时期成为核心分子,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这位亚洲首富非常赞同邓小平“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并把它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所谓干才是指那种能够把“云端上的理念”,迅速转化成目标明确、具体可行的方案,而且有办法协调人际、调动资源、克服困难去加以落实的人。春秋时代的墨子在人才使用上的基本观点是“尚贤事能”,对人才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迹其行”,更要“察其所能”,然后才能“慎予官”。他认为君子不应爱“无功之臣”,慈父不应爱“无益之子”。墨子所主张的将“德行”、“能力”、“实绩”作为考察人的首要条件,这正是国学中关于用人观的精华,值得传承。我公司曾因为背离了这种用人观而有过教训。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语留三分。企业干才的最高境界在于能够拿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不空喊口号;面对客观条件,定出具有实质意义,但又不会是难如登天的目标。在肯干事和干成事之间的“留白”,表现为有实现目标的预案计划,搜集信息、评估状况、盘点资源、设想难点、形成步骤,然后起而行之,加以实践。近十年间,我公司已成长起一批中青年骨干员工,他们是既有使命感又愿意承担风险的企业中流砥柱,人数约占全员20%。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是客户价值第一,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自助解决;而不是提着油桶去救火,或是推诿卸责。他们知道自己与制度习惯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在恪遵依法依规行事原则的同时,也葆有灵活处理问题的弹性空间。将他们有效的做法制度化,管用的经验长效化;将他们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公司干才的价值就会长流水,不断线。

全员人才观,修身树人在基层

一名核心人才的流失,意味着至少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这是一个机构的统计数据。人才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从来不敢忽视的账册。有账不怕算,一算吓一跳,如何遏制人员流动频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人才市场的开放和流动带给更多企业以活力,但精英人士能在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扎住阵脚,是小概率事件。我在中小企业协会做会长时,听过两个做实业的小老板对话——“真想赚‘人才红利啊!”“哥们儿,醒醒,哈喇子掉下来了吧?”理工科的学生都学过正态分布曲线,这个曲线告诉我们:无论什么群体,随机变量的概念分布,大多数总会停留在某一个值前后,离这个值越远,出现的概率越小。

辩证地看,这种情况并非坏事,会逼着我们施以整体开发的人才战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全员人才观,基层出干才,通过人才储备库系统,开发干才潜质;通过企业文化传导,形成修身、树人、强企的良性循环体系,是我公司固木浚源之方略。并非公司不需要具有“盆景效应”的特殊人才,但更需要“整片森林”;我们需要“牛奶”,也更需要“浮在牛奶上的奶油”——这是人才观的辩证统一。

我公司有一位叫梅艳峰的黑龙江籍农民工,2003年入职时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干力工,而如今他已成为深具“5S”素养、连外企都想挖的“大铆”。乡下父亲重病,公司的领导组织工友凑足5000元帮其交住院费,使他将“永远不会忘记”的感恩情怀释放在岗位上,培养出一批职业素养高的一线骨干。企业人才管理有一个“宝典”定律: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基层的实干人才是公司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力量。以梅艳峰为例,他在担任车间铆工班班长期间,一直自学技术和管理类课程,还报考了高校建筑工程系。从“肌肉记忆”转换为“思维主导”的人才,哪个企业不需要?我们公司越是往高处走,越是需要基层千斤顶般的干才。

在基层员工中,我们培养了一批这样有自我主导意识的奋斗者,他们和中高管人才一样,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我们以前的组织结构是正三角,一线员工听从一层层的指令;现在基层员工已从正三角的底部到了倒三角的顶部,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比如精益管理从基层做起,你的“产品”有编号可追溯,质量不合格返工,必然你要负责。

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静态概念。在实务中务实,在学习中实践,方显潜能高低。每个人的成长就像自行车,只有骑起来才能不倒。作为企业只管为跑起来的人铺路,这个路的路基里有激励制度,更有“先胜”文化。我公司90%以上的中层领导是从基层生产、管理部门干才中选拔出来的;项目经理人中有一半以上是从现场干上来的大学毕业生。公司内部竞聘或招揽“空降兵”主张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强中选胜,不拘一格。凡干才必有德行,在这个基本点上基层看业绩,中层看才能,高层看胸怀。

有学者说企业家是一种职业,我则认为企业家更是一种“志业”,假如我的志向不能成为员工的朝向,人家凭什么跟你干。我公司平均每年投资60万元做员工培训,其内容不仅是精益管理之类的方法论,更多的是以愿景和修养为导向。一流企业也该是商学院、国学院。大家信任我,我也信任大家。一批人来了,我高兴;一些人走了,我也不悲催。祝福那些“不断选择”最终会“坚持选择”的人。有跳槽走的伙伴想回来却不好意思,我会告诉他,有一盏灯始终为远归的家人点亮。

猜你喜欢

本土化基层人才
人才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