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罗马
2012-04-29俞敏洪
俞敏洪
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人们总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生还没有太多的选择,他们毕业后通常都是由国家分配工作。大多数学生都是“本分”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上了他们被分配的工作岗位,继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认认真真干一辈子。
90年代的学生开始有了选择。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鼓励出国留学,学生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国外。或为了知识或为了生活,留学成了中国学生的重要追求之一。90年代的留学,大家的眼光多关注于美国,因为只有美国能够给中国学生奖学金,使一些贫困的中国学生在不需要自己花费的情况下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为了能够争取到美国读书,中国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把两门到美国去的必经考试TOEFL、GRE考到了奇迹般的水平,出现了很多的满分,中国学生的互相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2000年以后,中国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中国的发展,有一些家庭变得富有起来,已经能够自费出国留学。在美国固执地认为中国人太穷付不起学费时,他的兄弟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却像猎狗一样,敏锐地嗅到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情和其中的商机,开始大量地录取中国学生到他们的国家去读书。中国学生面对突然出现的众多选择,一时眼花缭乱,蜂拥而出。和TOEFL相对应的英联邦国家的语言水平考试IELTS便成了中国学生选择的另一门重要的留学必经考试。
当美国人满足于他们自己的既定标准,并且坚持认为TOEFL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测试系统时,IELTS却向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语言测试中的重要性。这一方向赢得了英联邦国家大学的认可,甚至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也开始认可雅思考试。于是,在短短的几年内,雅思考试成为中国学生出国的首选考试,考试人数在一段时间内超过了TOEFL考试人数。
当美国人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开始对TOEFL考试进行改革时,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到英联邦国家去读书了。由于相对宽松的录取政策,还有更多的学生正在准备到这些国家去读书,很多学生甚至到了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到英联邦国家去留学这一选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的日常思维。美国大学不再是中国学生的惟一选择。这一情况的出现,给中国学生至少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IELTS和TOEFL 这两门考试的不断改革,使其更加切合实际,中国学生通过对于这两门考试的准备,能够真正提高英语水平,不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二是美国的骄傲心态开始改变,开始愿意给中国学生更宽松的政策和更多的学习机会。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中国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许会出现更多的惊喜,生命也许会更加灿烂。而IELTS和TOEFL这两门考试的竞争将会给中国学生带来更多的方便,比如考试形式更加灵活、服务更加周到等。总之,选择带来希望,竞争造就优质。也许,中国学生的未来还有更多的选择,现在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到法国、德国和其他非英语国家去留学。从大趋向上来说,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只是希望中国学生不要在选择中迷失了自己,不要为了选择而选择。生命的道路有很多,最好一开始就选对道路,否则回头重走会倍加艰难。也许你会问:选择哪一条道路好呢?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你要知道罗马在什么地方。罗马,就是你心中最割舍不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