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的人际传播特性
2012-04-29燕晓春王昱卉
燕晓春 王昱卉
【摘要】以人人网为代表的虚拟社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对于人际传播的界定。相互的、“面对面”的实质的人际接触和交流,在极具影响力和扩张性的网络媒介特质的分解下,其传播情景、传播形态和传播符号都在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际传播在网络中的特性也被重新定义。本文试利用问卷调查法,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对与虚拟社区人际传播特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虚拟社区人际传播人人网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服务为宗旨的社会性网络交流平台(SNS)应运而生,如Facebook、人人网等。同时,随着人们日益主动的参与到网络传播中,SNS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传播方式和理念,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从过程建构到情境重塑
约翰·斯图尔特认为,“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同时他又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等等,也就是说:“人”是作为交流的先决条件登场,其思想和个性的独立性、特殊性不言而喻。从量的角度考虑,最根本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以建立一种关系为目标的有意义互动的过程”,而“过程”则是关系的存在状态。总之,人际传播并不像大多数人界定的那样只局限于两者之间,它可以是点对面的交谈、争论,也能够是点对面的演讲、教学,等等。在互动交流的“质”的层面(交流情景),更是延伸到虚拟的网络和电话。
二、虚拟社区:从信息关系到文化规范
基于斯图尔特对人际传播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以服务为宗旨的网络传播衍生出的网络虚拟人际传播延续了现实人际传播的特点,都是以最基本的为建立某种关系而进行的互动过程。
再来比较现实生活中人类互动、互助的基本单位——社区,社区是人们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而在互联网语境下,虚拟社区则把人际互动平台藉由计算机网络完成。除此之外,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以及共同的文化特质等。简单来说,虚拟社区是指共同文化情境下相互关系的人群的集合。
三、虚拟社区的人际传播特性:从话语方式到信息质感
1、人际传播之于虚拟社区的研究可行性
(1)研究对象。人人网。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用户人数最多的虚拟社区网站,其主要用户群集中于“校内网时代”的高校学生,范围涉及初中、高中、大学,并慢慢向外扩展延伸到已结束“学生时代”的年轻白领族群。
(2)研究方法。以人人网为研究蓝本、以抽样问卷为调查形式,以18岁—25岁的人群为调查目标,依据调查数据,并结合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总结。
(3)可行性分析。通过数据显示,在使用人人网的频率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周打开人人网的次数逾十次,更有半数以上的用户每次上网都会或偶尔打开人人网,并且有80%的用户注册超过两年,所以研究具有可行性。
2、人际传播之于虚拟社区的研究结果分析
(1)话语方式:传播情境的网络化。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和扩张性的网络传播介质,虚拟社区具有汇集情感能量、积累人际关系的能力,它为人们提供交谈和会话的场所,通过互动完成情景内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如果把整个人际社会看做是流动的从一种际遇到另一种际遇的过程,虚拟社区显然是一个长的人际传播链。
在这个传播链条中,首当其冲的无疑是传播情景的定位。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如时间、地点等。在广义上还包括传播行为参与者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显然,人人网以学校为单位的组织模式确定了其情景为虚拟的社区样式。
网络人际传播的异地属性与“面对面”的现实人际传播相比,由于作为交流主体的“人”的缺席,使动作、表情等身体信息被阻断在传播情景之外,无法即时被感知产生信息断层。虚拟社区为弥补信息的感知层面,努力构筑起完整的对话模式,依靠其技术支持,建立起虚拟的会话情景——即时聊天。在这一虚拟情景中,网友自觉感知对方为在场,这得益于虚拟社区为网友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服务,聊天者可以通过头像图片、个人状态或者所在地址等信息更加确信对方存在,产生一种直接、积极、面对面的虚拟交流行为。
不难看出,虚拟社区已对人际传播的界定超越了传统意义上“面对面”的直接传播特点和人际传播仅仅局限于口头和视觉所及的身体语言,构建起依靠媒介为中心的间接人际传播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不再受制于距离的限制,而是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上、虚拟的世界中自由发展。
2、主体体验:传播形态的真实性。根据人人网的注册要求,在用户身体无法到场的情况下,网友通过注册真实姓名、头像等基本信息完成登场。这种登场不仅仅是人人网对于用户群的硬性规定,更取决于网友对于这种网络“实名制”的自觉主张,如图1和图2所示,有80%的网友选择以真实姓名示人,更有84%的网友选择个人照片作为头像。网友自觉排除了网络匿名的虚无感,并确立起传播主体的真实性,以便建立起群体认同。
利用身份识别实现群体的快速聚集,是人人网的一大特性。如图3所示,有48%的网友在面对陌生人好友请求的时候选择视情况而定,而规避盲目的放弃和肯定。这说明网友在真实性原则下更加容易倾向于和自己具有相似群体特征的“陌生人”。如图4所示,大约有50%的网友在与好友的会话时涉及校园、工作、情感等群体情绪。
值得指出的是,人人网的虚拟人际传播强调交往的双向性,即自主选择人际圈。透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有68%的用户选择了设置权限管理,即在虚拟交往平台,人人网用户自主规划交际流,忽略掉陌生的、不符合群体文化认同属性的人群,规避“风险”,这正如马丁·布伯认为的那样,人在两种情形中与世界发生联系。一个是“我与你”的世界,另一个是“我与它”的世界。“我与它”的传播则存在于“我”在社会中生活的世界,“它”只是满足“我”的利益需要或欲求的工具。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只有“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总的来说,通过对比数据的倾向性,发现网友在选择人人网的传播形态上更加偏向于实名传播,这得益于人人网所构筑的身份“再现”、“模拟”平台。这个平台再现了在传统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关系”来审核他人的身份和表现,从而确认他人的身份属性和信任指数,最终选择是否展开交际活动的可能。人人网的“实名制”模式则规避了身份确认的不确定性,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信任体系,突破了以往网络人际传播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3、信息质感:传播符号的互动性
在完成了群体性识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互动会话模式体系后,如何达到基于网络传播特性下的人际传播效果,即完成互动?作为互动手段的人际传播符号又是什么?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共同作为互动的基本元素轮番登场。但在虚拟人际传播中,感官交流的离席、非语言信息的缺失与消失的口语语言信息,形成了交流隔阂。那么,如何尽可能的使信息交流更加完整?传达更加准确?
答案是视觉维护和文字修复。根据调查显示;人人网的互动功能,即日志、相册、分享、留言之间的使用概率不分伯仲,也就是说视觉和文字在网友互动环节中并不需要规避对方,它们共同作为交流元素,完成沟通。
视觉能够为网友提供最直观的在场感受。人人网为网友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程序,首先,在技术层面,语音和视频聊天为网友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将最真实的“人”的形象再现到网友面前,恢复了在网络传播中流失的非语言信息和口语语言信息。其次,虚拟社区所具有的“线索表现”形式,如:留言、状态、头像、资料、相册等让网友自主完成了对于关注主体的自身想象,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最后,脸谱化的“人人”表情、鲜亮的字体,这些为网络交流中缺失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形象而生动的载体,为非语言信息的丢失提供了恢复的可能。
那么人人网用户如何利用最简单的文字修复来弥补信息量的丢失呢?举例来说,相册所刻画的形象和景象能把网友带入“第一现场”,作为见证人亲眼目睹整个情景,形成共鸣。而图像相册常常难以完全识别被再现事物的全部信息,这就需要文字完成缺失信息的补充和调整。人人网中所使用的符号把被隔离、被弱化的人际关系传播能力重新修复完善,并且任意拆装组合成我们需要的表达模式。这无疑得益于视觉和文字的维护和修复功能。
综上所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虚拟社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对于人际传播的界定。相互的、“面对面”的实质的人际接触和交流,在极具影响力和扩张性的网络媒介特质的分解下其传播情景、传播形态和传播符号都在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际传播在网络中的特性也被重新定义——即虚拟社区人际传播特性的网络化“延伸”、真实感“变更”和互动性“扩张”。□
参考文献
①王怡红,《人人之际: 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6):55-56
②⑦胡春阳,《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9(7):36-40
③兴越,《连通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桥梁——以人人网为例的SNS社交网站分析》[J].《新闻传播》,2011(3):67-69
④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J].《国际新闻界》,2009(3):123-128
⑤黄厚铭,《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J].《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刊》,2000(28):119-150
⑥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3):47-53
(作者:均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