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顺差的关联性研究
2012-04-29张晓东
【摘要】文章根据传统贸易顺差和汇率理论,分别建立贸易顺差名义汇率模型和贸易顺差实际汇率模型,并将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引入模型。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Johansen协整检验分别得出,贸易顺差主要是由外国经济增长造成的,人民币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弹性系数较小,影响较弱。最后提出斩断人民币升值预期、扩大内需和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VAR模型
一、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已历时5年有余。人民币对美元季度平均汇率从8.1437跌至6.6577,升值22.32%,每季度平均升值1.02%。2005年第三季度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出口2035.2亿美元,进口1755.8亿美元,贸易顺差280.2亿美元。截止2010年底,我国出口4434.6亿美元,进口3803.4亿美元,净出口631.2亿美元。同一时期,出口增长117.9%,进口增长116.6%,净出口增长125.9%;季度平均增长率为5.36%、5.3%、5.72%。人民币升值并未解决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因此,本文对人民币缓慢升值与我国的贸易顺差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人民币升值是否对贸易顺差有影响,并分析贸易顺差的形成机制,为制定贸易和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本文以宏观经济学对贸易顺差和实际汇率的定义为理论基础。具体公式如下:
NX=X(Yf,R)-Q(Y,R)=NX(Y,Yf,R)
R=■
所以,NX=NX(Y,Yf,E,P,P*)
其中,NX为国际贸易顺差;Yf为外国国民收入;Y为本国居民国民收入;R为实际汇率;P*为外国物价水平;P为本国物价水平。考虑到实际,本文选取中美贸易数据为代表进行研究。另外,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冲击,特引入一个虚拟变量并以加法方法引入。借鉴高文娟(2009)的研究方法,分别构建实证模型如下:
Ln(NX)=?琢0+?琢1Ln(Y)+?琢2Ln(Yf)+?琢3Ln(E)+?琢4D1t+?着t (1)
Ln(NX)=?琢0+?琢1Ln(Y)+?琢2Ln(Yf)+?琢3Ln(R)+?琢4D1t+?着t (2)
其中,?琢i(i=0,1,2,3,4,5)分别为常数和对应的变量系数,?着t为随机误差。NX为中美贸易净出口,选取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0年底的季度数据为样本①,并平减至2005年第三季度。由于出口具有季节性,又是净出口的函数,需要进行季节调整。本文采用Eviews6.0中CensusX-11程序中的加法模型对NX进行季节调整,调整后命名为NXSA。Yf,Y为美、中两国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0年底的GDP季度数据,并分别平减到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美国GDP数据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E为名义汇率,R为实际汇率②,实际汇率依据上述定义折算而来,其中P*,P分别以美中两国的CPI数据为代表,美国CPI数据来源于美国劳工部,中国CPI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美两国的CPI数据均为月度数据,经作者整理为季度数据,并以2005年第三季度为基期折算。D1t为虚拟变量,表示金融危机对净出口的影响,以2008年第三季度为临界点,2008年三季度以前全部取值为1,以后季度全部取值0。
三、实证分析
(一)ADF检验
为了考察上述序列的平稳性,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首先对上述5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的检验方法是Eviews6.0程序中的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Lnnx、Lny、Lnyf为非平稳序列,但经一阶差分后平稳;Ln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其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Ln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本文应用Johansen提出的动态滞后分布模型估算模型中各解释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避免不同的向量作被解释变量得到向量之间不同的协整关系的缺陷。检验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中美净出口额、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中美GDP之间存在二阶协整关系;同理,中美净出口额、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中美GDP之间也存在二阶协整关系。
(三)协整估计方程
在变量具备了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对名义汇率方程和实际汇率方程分别进行参数估计(如表1),得到协整估计方程。
由名义汇率方程和实际汇率方程可以看出,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中美两国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与金融危机是反相关关系:-0.125962<0,-0.190373<0,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顺差有负的冲击,也说明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的缺陷。方程(3)表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弹性为1.95,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和6.74,即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上涨1%,中美贸易顺差增加1.95%;中美GDP分别增长1单位,中美贸易顺差分别增长0.5和6.74单位。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1单位,贸易顺差减少1.95单位,这种被动与传统的金融理论相一致。我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弹性系数远远小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弱。
方程(4)表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弹性系数为1.97,略大于名义汇率弹性系数,美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弹性系数仍然超过了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贸易顺差弹性系数之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顺差有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弱,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是国外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以及我国的经济增长。
四、关于政策层面的战略思考
2005年汇改以来,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现象并存。人民币缓慢升值引致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客观存在,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以贸易、侨汇、境外居民购买人民币等形式流入。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竞相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等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竟将利率调低至0附近,而我国利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为了赚取无风险利率,“热钱”以更大规模流入,境外居民排队购买人民币就是佐证。以上因素会继续迫使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仍将与贸易顺差并存。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斩断人民币升值预期
正是由于升值预期的客观存在,才造成大量“热钱”流入,“热钱”流入可以赚取三份收益:国内外的利率差,人民币升值收益和投资性收益。而“热钱”大部分以虚增贸易的形式流入,实务上不易监管,为了阻止“热钱”流入,只有斩断人民币升值预期,使“热钱”无利可图,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流入。
(二)扩大内需
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的影响表明外部依赖型经济的先天不足,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改革开放后经济又飞速增长,国内潜在市场巨大。而目前我国分配方面的不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两极分化又导致内需动力不足: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富人手里,而富人偏好奢侈品消费,对一般商品的需求有限;穷人对一般商品有强烈的需求愿望,但形不成购买力。社会中产阶级较少也加剧了内需不足。因此,扩大内需首先要解决好分配问题,扩大中产阶级规模。
(三)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以及顺差扩大的原因只要是美国经济的增长,而不是人民币汇率和我国经济的增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美国居民生活方式和我国出口结构是主要原因。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美国居民一直高消费、低储蓄,而我国出口商品又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非耐用消费品。因此,贸易顺差的形成并不是人民币被低估造成的,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是值得怀疑的,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www.chinacustomsstat.com,并经作者整理。
②均为直接标价法下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名义汇率来源于Wind资讯。
参考文献
[1]韩剑.对人民币发起“战争”能拯救美国经济吗[J].经济学家,2010,(8).
[2]张军,李君君.基于中美贸易数据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3]崔丹.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作者简介:张晓东(1986-),男,河南郑州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