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病养生别被忽悠

2012-04-29王耆德

健康博览 2012年11期
关键词:伪科学保健品保健

王耆德

生活好起来了,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人均寿命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在“十一五”从72岁提至73岁,卫生部长陈竺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报告称,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将达77岁,事实上我国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的人均寿命早已超过80岁。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当前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国民健康素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笔者作为医生和科普作者,多年来,在从事疾病诊治、健康体检、科普宣讲中感受到保健养生越来越爱重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待健康有不同态度

从我诊治的病人和咨询、讲课中遇到的情况看,对待健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对健康极不重视者。他们生活随便,烟酒无度,玩麻将打扑克成隐,经常熬夜,吃夜宵,睡懒觉。这一人群大多缺乏医学科普知识,也无兴趣顾及养生、锻炼,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对生活影响不大“懒得”上医院诊治。他们中超重、肥胖者居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概率高,并呈现低龄化。诊治中发现的一些30多岁就患心肌梗死,需要上“支架”,还未老就中风的患者多见于这一群体,所以也更容易出现“白头送黑头”的悲剧。

第二种是只相信打针吃药,不重视自身保健者。这一人群大都为文化水平有限、年龄较老者或活动不便者,他们很少接受保健养生知识,也很少采取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保健方法。他们也容易成为一些伪科学的受骗者。

第三种是比较理想的重视科学保健者。他们重视保健体检,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找医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遇到像“三高”“四病”这类慢性病时,愿意主动学习养生知识,改变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不乱吃药,能常年坚持适当运动,包括打太极拳、乒乓、琴、棋、书、画、旅游等。他们中有很多是退休多年、生活乐观的老年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成功控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便秘等病症,这一人群也在日益增加。

正确对待“治和养”

老年人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如何祛病养生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如前面所说,有些人听之任之,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治疗,这往往耽误病情,有些人直到中风了才发现有动脉硬化;有些人直到肾脏功能出问题了才发现糖尿病;有些人直到胃癌转移到了肝脏才感觉到非上医院不可。后果是小病变成大病,甚至失去生命。这往往与不重视健康、不学习健康知识有关。

目前许多疾病的产生本身就与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有些人总是咳嗽、气急,只希望医生开药而不愿戒烟,所以总是治不好;有些人患脂肪肝,只愿意服药治疗,而不愿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这样很难有好的治疗效果。

即使重视健康,如果不掌握必要的知识,采用的方法不科学,也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比如近年来,在养生保健上常有一个时尚又概念模糊的问题,即“病是治好的?还是养好的?”多数人认为病当然是治好的,否则要医生干嘛!还有一些重视养生活动的人说病不是治好的,是养好的!由于许多慢性病的防治“养”甚至比“治”更重要,所以民间有些人认为只需“养”而不用“治”。养生保健热催生的一些伪科学趁机而入,比如,“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 萧宏慈大师的拍打拉筋疗法” “ 刘太医的养生汤” “教父林光常的排毒法”等等,都吹嘘用一些保健方法包治百病,上当者不计其数,轻者是白白消耗了钱财,重者还带来健康损伤,或耽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直到引起严重反响才被有关方面取缔和处理。

正确的做法:第一是预防为主(即养生为主);第二是对待疾病不讳疾忌医(早诊断、早治疗);第三是对待慢性病防治结合(即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照此办理,就会辩证看待,不存在“养而不治,或治而不养”的错误做法了。

传说中的保健品没那么神

除了前面提到的伪科学,养生热带来的鱼龙混杂的情况还有很多。

就拿各种保健品来说。保健品一般都用于补充某种营养素,可能有提高人体的免疫等功能,经批准戴上“蓝帽子”(国家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标识)才能在市场上销售。但监督部门明确规定:推销宣传保健品时,不准讲疗效、不准夸大功能。可是我们常能发现将食准字号的保健品当药品。宣传的刊物、小报、传单等免费进入千家万户,夸大保健品的作用,有的甚至超过药品的功效,夸张到可治百病。

许多保健品推销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因老年人容易有健康问题,有些信息接受能力较差的更容易上当受骗,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打着“养生会所、健康会馆”等名目的组织以各种方式推销保健品,也有些是能把自来水变成保健碱性水、离子水、礠化水,或是全息养生床(垫)仪器,等等。在我周围有不少人反映说,有些老年人把退休金、积蓄、子女给的钱都被“忽悠”买了保健品或保健用的器械,其实际作用真是子虚乌有,甚至有时还会带来健康损害。

保健DIY

社会、科学在不断进步,医学革命也适时提出新的观念。最早是有病治病,称为第一医学;而后是无病防病,称为第二医学;进一步的是称为康复医学的第三医学,目的是让患病后的人回到健康人群,修复疾病遗留的残缺;而目前进入第四医学,又称保健医学,其内容为自我保健。这是由于人类认识到,健康的主体是自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它包括精神和物质两大领域,涉及营养状况、体脑活动和心理状态。第四医学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者以及病人),一般不需花很多钱(戒烟、戒酒可省钱,跑步、散步不要花钱)。这方面自古就有总结,大意是;修养有素,活动有度,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眼下流行着四句话:脑子要用,手脚要动,肚子要空,心境要松。这些都在第四医学的范畴内。

古代的养生和现代保健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患病,延年益寿!而且所有的养生方法,除了必要时求助于专业医生外,更多是要靠主动的DIY来完成。

养生主要靠自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医学保健基础知识,途径很多,书籍、讲座,目前全国大中城市的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门开辟了“养生保健”专题节目和专栏,也为全民获取养生知识或参与养生活动提供了方便。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每个人可以按自身体质、体能、学到的养生知识中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并一直坚持在生命活动中,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和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伪科学保健品保健
保健品知识ABC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