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实顽主

2012-04-29易珏

中国经济信息 2012年11期
关键词:替人教父王朔

易珏

一位上世纪风云京城的小顽主,以纪实的笔触写小说,历经时间的洗练,反而在小说中显出历史价值。

1988年,西南一隅的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顽主》。待业青年于观、杨重、马青三人办起 “三T”公司,专门替人排忧、替人 解难、替人受过,其中发生的荒诞惊奇、悲欢离合,构成了一部荒诞派轻喜剧。这部电影给当时的中国人上了一堂京派文化普及讲座。从此,北京胡同里的“顽主文化”举国皆知。该片也于次年获得中国金凤凰奖。

与顽主王朔不同的是,王山对顽主文化与历史更有发言权。一本《北京教父》重燃我们对那段血色青春的兴趣。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那些发生在皇城根下与红卫兵的的武斗事件中,王山曾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王山书中陈成的原型与边作君(书中边亚军的原型)曾是京城流氓第一号“小混蛋”的左膀右臂。

评论家解玺璋认为:“写‘文革初期北京老红卫兵和北京胡同市民子弟的冲突,王山写得最逼真,语言劲道。”《北京教父》里的热血青年陈成,1967年父亲因内部斗争自杀,母亲被监管,为了养活三个妹妹,踏入江湖,与各派流氓厮杀混战,制造血案无数,迅速成长为京城流氓头子,而那时,他不过是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此后数十年,武斗、当知青、返城上大学、当组织部副部长、辞职、经商,跌宕起伏,几度生死,陈成一直在时代的刀尖上舔血生存。

这些昔日的顽主在血战的洗礼中成长。人性和兽性、追悔和复仇、理智和迷惘、辛酸与玩世不恭,组合成一种疯狂的混响,形成时代的回音。

1990年代的“天字”系列,《天伤》、《天祭》、《天爵》(即合集为《北京教父》)成为王山名震江湖的重要代表作。“顽主”王朔如是评价:“姓王的作家,我只佩服两个,一个是女的,上海的,叫王安忆,一个就是王山。”

1968年,年仅15岁的王山初中毕业,即赴山西省雁北插队务农,因表现出色,被调入部队。1977年复员后,王山被分配至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在此期间,王山通过个人的努力,不仅在短时间内由普通职员升任至处长,随后,王山还升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成为当时北京文化教育界最年轻的高层干部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掀起经商下海大潮时,王山也走入这个行列。不过,他是为了自己的创作,为了记录时代的足音,为了以历史为镜剖析当下的问题。王山弃官赴文,转而从事文学创作。

顽主文化的精髓在于,认真与较真、玩世不恭与积极进取,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派却完美地结合而形成王山的特色。王山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阐释了“顽主”一词的丰富内涵。

早年广为人知的的特殊经历与之后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其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然而,这仅仅是素材。相比起王朔对那段血色青春的怀念与回忆洗练过的自豪感,王山笔下打斗的残酷、人物的痛苦与时代的悲剧性促成了时代文化中独特的残忍。

那个年代中不乏“苦逼”的文人,他们在黑夜中苦苦等待与算计黎明到来的时机,就像食指那样在京城开始武斗时写下了《相信未来》。其实,连他自己也不敢说真的相信,但至少廖胜于无。

正是王山、食指这样的底层作家,在多重层面上构建起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棱面。这样的作家也总是不受待见,所以王山也不得不以罗伊宁格尔的化名出版《第三只眼看中国》。这本剖析中国社会问题的评论虽然离那个青春躁动的年代已经久远,王山的尖锐和冷酷却处处可见。

个人与时代的紧张关系,使得王山始终保持战斗姿态。这样的姿态恰恰也是一部活历史,透过他看到的是半世纪前的荒诞中国。

4月30日,王山走完了60年的甲子人生。他用小说为顽主文化留下了最真实的记录。《北京教父》成为顽主文化的绝唱,王山也终于可以卸下沉重的时代包袱。

猜你喜欢

替人教父王朔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段永平:从企业家到幕后教父
赠别
苏宁教父 张近东
作担保风险大
教父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活神仙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