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是一串选择题

2012-04-29李树峰

中国摄影家 201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性选择题机身

李树峰

摄影中的矛盾数不胜数,摄影就是在矛盾中取舍的过程。说白了,摄影是一串选择题。

比如,想起或听说一个值得拍摄的题材,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能难住很多人。手头有事走不开啦,或者就是懒—算了吧,下次。下次复下次,下次何其多!很多人手里有机器,但没行动,于是天天唱明日歌,岁月蹉跎。

比如出门前,考虑带什么相机和镜头,让人很矛盾。都带上吧,太重;带少了吧,怕有可拍的,手里没有家伙什儿。带一个机身,换镜头容易进灰尘,沾在CCD或CMOS上很不好清理;带两个机身,脖子上挂一个,肩膀上挎一个,丁零当啷的,真无奈!怪不得很多人买徕卡,原来它可以装在衣袋里。再说镜头,虽然有题材目标,但遇到出乎意料的好景色和情节怎么办?放弃吗?出去一次不容易,路费食宿都是钱,难道白白地放过好片子不拍?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把相机包装得满满的。即使去年开始流行的无反相机,机身小了很多,但镜头还是少不了拿。还是传统纪实摄影家省事,带两台徕卡,两个标准镜头或35毫米镜头,就能够在世界上溜达,千方百计靠近拍呗!

拍摄中的矛盾也很折磨人。首先是拍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拍这个而不拍那个?为什么这样拍而不是那样拍?我们在行走中思考、斗争着,最后作出取舍。这个决断并不好下,有时要实验性地折腾很久。倏忽即逝的东西,必须刹那拍成,快得让人来不及思考,但再快,也还是有思考,只是也许不够周全。

其次,遇到一个值得拍摄的社会题材,如何入手?如何处理记录性与艺术性的关系?要拍出张张都是记录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片子是不可能的。是拍成学术记录大方向下讲求艺术性的、现实的、真真切切的文献片?还是干脆拍成构成式的、超现实的、没有确指的、形式压倒内容的作品?

有人说,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我看这个问题永远都难以解决。每一次拍摄都会重新遇到这个问题,每一张照片里都有这个问题存在。即使上述大方向确定了,每一次拍摄的时候,还是要考量机器的设置、拍摄的距离和角度。因为作为专题,调式应该一致,而这个一致,就牵涉到每一张照片的基调、形式抽象度、内容关联性等。

拍摄后的选片更矛盾。从实践看,我们拍回来的片子一般会比较乱。即使有大方向,也总有一些片子不符合这个大方向,或者很多内容重复、形式单调。如果内容上有缺失,仔细分析后还需要回去补拍;如果形式单调,还需要重拍。总之一组照片需要形成时间或空间上的跨度,需要有张力;形式上要丰富,每张片子之间要形成映衬关系。

出画册、电子书,办展览,都需要设计。设计是一门专业,其中的选择性问题很难。比如选择哪张照片做大,哪张照片做小;比如删掉哪张;比如排序。一方面需要坐下来死抠,一方面需要灵气。

不想再例举摄影中的矛盾了,总之摄影就是回答选择题,一连串的选择题。镜头是主客观之间的通道,照片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而拍摄是在交流中处理矛盾,在优劣之间选择,在两难之间选择,在微妙之处选择。而摄影的快乐也正在其中,这种快乐,体现在驾驭相机成像的过程里,体现在比较选择中。一个人一旦搞了摄影,就很难放弃,这是因为驾驭矛盾的快乐深深地、长久地吸引着他,以至于他心甘情愿把一辈子的空闲时间都搭进去。

猜你喜欢

艺术性选择题机身
远不止DCI色域,轻量级机身中更蕴含强悍的亮度表现 光峰(Appptronics)C800
单项选择题狂练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Augmented Reality comes to the classroom
全画幅机身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