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选药需对症
2012-04-29张巧钱桂生
张巧 钱桂生
天气慢慢转凉,咳嗽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些人更是每到秋天就咳声阵阵。对此,一些人很是紧张,急忙找来止咳药吃,但经常是吃了不少药,咳嗽却不见缓解。
其实,咳嗽是人体呼吸系统受到分泌物、异物等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性的保护性反射活动,有利于气道内的痰液或异物排出,保持呼吸道的清洁通畅。因此,轻微咳嗽一般不需使用止咳药物。但是,严重的咳嗽会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特别是剧烈的持续咳嗽会使胸内压显著上升,造成气胸、尿失禁、晕厥、血管破裂等不利影响,此时需使用止咳药物。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应用止咳药物可能抑制咳嗽中枢,造成痰液黏稠甚至阻塞气道,进而掩盖咳嗽症状,延误疾病诊治。因此,使用止咳药一定要首先明确咳嗽原因,切忌胡乱使用。
止咳嗽,先辨症状
辨咳嗽时间
临床上,根据咳嗽时间的长短将咳嗽分为3种。
1.急性咳嗽:咳嗽时间<3周,常见于普通感冒,其他病因包括急性咽-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等。
2.亚急性咳嗽:3周≤咳嗽时间<8周,常见于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
3.慢性咳嗽:咳嗽时间≥8周。这又可分为2种情况:一种为X线胸片异常者,如肺部感染(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胸腔积液、肺癌等;另一种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
辨痰的量与质
痰多而黏稠的咳嗽(非干性咳嗽):比如大多数急性感染性咳嗽,以及慢性咳嗽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痰液较多的疾病,咳嗽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保持脓性痰液的排出是控制肺部感染的关键,仅在咳嗽严重影响休息的时候,在对因治疗的同时使用轻度止咳性的药物。
无痰干咳或刺激性呛咳(干性咳嗽):比如亚急性咳嗽中的感染后咳嗽,慢性咳嗽中的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癌、心因性咳嗽、鼻后滴流综合征等,多为无痰的干性剧烈咳嗽,可以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加用中、重度止咳性药物;尤其是由于癌症引起的剧烈咳嗽,可以应用重度止咳性药物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类止咳药,用途各不同
止咳药分为中枢止咳药和外周止咳药2大类。中枢止咳药作用于咳嗽中枢,属于重度止咳药;外周止咳药作用于中枢以外的部位,仅对气管黏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属于轻度和中度的止咳药。
重度止咳药:重度止咳作用的中枢性止咳药又分为成瘾性中枢性止咳药和非成瘾性中枢性止咳药。成瘾性中枢性止咳药主要为吗啡类(如可待因),是一类特殊药品,有严格的适应证,只适用于剧烈性干咳,对咳嗽中枢会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成瘾性,不可擅自服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都不应服用中枢性止咳药。非成瘾性中枢止咳药适用于严重干咳,例如右美沙芬,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口服吸收好,15~30分钟即起效,作用可维持3~6小时,成人口服剂量10~20毫克/次,每日3~4次;但有些人可能会偶有头晕、头痛、困倦、食欲不振、便秘等不良反应。
轻、中度止咳性药物:通过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而产生止咳效果。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液及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进而起到止咳作用。
这些药物大多是既有止咳作用又有化痰作用的复合制剂。例如复方甘草合剂,每100毫升主要含甘草流浸膏、甘油12毫升。成人每次口服5~10毫升,每日3次,服用时振摇混匀。这类咳嗽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微的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降低痰的黏滞度,使痰易于咳出。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的恶心、呕吐反应,胃炎、胃溃疡患者慎用。
编辑/严敏 jtyy673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