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优势彰显中国政治文化自信
2012-04-29罗强
罗强
政治文化是经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积淀形成的存在于政治生活领域的独特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的实体性政治制度和观念性政治认知,包括态度、信仰和情感等内容。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迄今唯一未曾中断过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谐、求大同的传统文化和政治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本真的文化基因,历经5000多年历史辉耀至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对自身政治模式的充分自觉肯定和政治文化生命力的坚定认可,对于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国家制度优势,树立高度的政治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优势下的“中国底气”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鸦片战争惊醒了“天朝大国”的迷梦,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烧杀抢掠,民族灾难空前深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无数的仁人志士在暗夜里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真理。但无论是“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强国之道,还是“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无论是“中体西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还是“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和矢志“民主共和”、“振兴中华”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最终未竟全功。在国家面临危亡、民族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制度的转变,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从打败美国、击溃印度、吓跑苏联捍卫领土主权完整,到成功进入联合国、加入世贸组织;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发射“两弹一星”,再到杂交水稻培育、载人航天工程,这些都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根据中国国情实际,将市场调节的效率优势和国家调控的公平考量有机结合,摆脱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最广大劳动者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昂扬崛起的伟大奇迹。
反观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高薪福利养懒人”的怪象背后弊相种种。即便在最近30年来金融危机也屡屡爆发、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反复激化。西方一些政治学者注意到,中国无论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还是千头万绪的国内环境;无论是面对肆虐横行的“非典”,还是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都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适时进行自我调整和变革。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奠定了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经济实力为捍卫民族尊严提供了保障,政治“话语权”为国民政治文化自信增强了底气,在一定程度上也破解了西方工业文明下的社会政治文化困局。
基本模式下的“中国特色”
基于社会制度之上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内容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框架体系。“中国特色”也因此而成为我国政治文化区别于西方政治文化和一般意义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鲜明印记,体现出中华民族高度的政治文化自信。
从中西政治文化的对比来看,中国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外儒内法”和当今时代的“人民民主”,与欧美西方政治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些西方国家,一再宣扬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反复标榜“一人一票、普选”和“三权分立”、“政党轮替”的所谓民主,蓄意歪曲马克思主义。事实上,西方社会的民主和选举本质上都具有虚伪性,资产阶级所谓的“纯粹民主”、“全民民主”,目的在于掩饰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统治阶级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选举常常被金钱、代言媒体、黑势力、财团所影响和操纵,蜕变成“富人的游戏”和“钱袋的民主”。
从近年来发生的次贷危机、“华尔街事件”、颜色革命等事件来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下的“普世价值”不过是民主口号下的一块“遮羞布”,永远盘算于自己小团体利益,在趋利的背景下党派之间推诿扯皮现象突出,动辄游行示威、流血冲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选举上台”的执政党,把大量心思都用在争取选票上,执政能力和驾驭复杂形势的精力、经验与能力显然储备不足。“普世价值”遮蔽了长期各派纷争,类似国家和社会残留着许多借民主的形式反民主本质的特殊利益集团的思想,必然只是实施民主的形式,而无法实现民主的本质。难免陷入“选举—纷乱—战争—再选举”的无限死循环。
我们国家由选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的权力机关,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代表人民行使选举权利或管理国家事务,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真正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使“人民民主”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所在。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巩固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建设凝聚力量,展现出高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治国之道,以德为先”,在选人用人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了“选贤任能、德才兼备”的公平竞争机制,每一个职位都有严格的任职程序和晋升标准,每一位干部的成长成才都需要历经多岗锻炼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诸如量才使用、唯才是举、注重实绩、避籍交流、“两推一述”、德才评价等切合实际的选任体系。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五年规划”,历届党政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形成了一种良性运行的“中国特色治理模式”。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也彰显了公平、正义、诚信、包容的政治文化。在国际上,坚持和平相处、和谐共生的原则,用“一国两制”的办法相继收回香港、澳门,捍卫了领土和主权完整,彰显了大国责任。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模式和道路选择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理性追求和时尚潮流,孕育出高度的政治信任和政治理想,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本色。
时代风骨下的“中国态度”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在特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成员公认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表达,体现在人们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等方面。从古代的“民为邦本”到今天的“以人为本”,社会的核心价值引领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表达着人们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追求。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和政治本色,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和行为要求。
核心价值体系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竞争力,成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软实力较量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相融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客观、全面、一分为二的工作方法,对人们的心理进行重新调试,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们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特别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涌现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已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戮力同心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的先进性,是我们战胜灾难、应对危机、推动发展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灾难、应对危机、推动发展的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具有无穷的创造力,是我们战胜灾难、应对危机、推动发展的主体力量;科学发展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战胜灾难、应对危机、推动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穿越灾难,见证涅槃重生的灾区,呈现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的如画美景,受到世界上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人民的一致好评。人民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和内化,有助于增强政治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场和态度淬炼政治文化自信。
余论
毋需讳言,任何政治制度都需要与具体国情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们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有待加强和健全,选人用人公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有待持续深化,党内腐败、公民道德素质、收入分配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切实加以解决。实践孕育真知,历史昭示未来,只有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当“多党制”、“三权分立”、“一人一票”等西化声音此起彼伏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鞋穿在自己脚上,自己才清楚合适与否”,而不用刻意在意其他国家和团体说三道四。恰恰值得警惕的是,那些对我们一味指责和品头论足的国家和团体,正是因为我们穿着“鞋”跑得太快,引发了他们的深深焦虑和巨大危机感。中国共产党建国执政60多年来,跨越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赢得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实践证明,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最适合中国国情,让我们共同呵护并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伟大实践与创新。(作者系中共绵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