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空白期、弘治青花纹样对比鉴识(上)

2012-04-29曹淦源

收藏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弘治式样民窑

曹淦源

近几十年古陶瓷界研究空白期(明正统、景泰、天顺)瓷器取得可喜的成果,曾被历史尘封的空白期瓷器,如今重现光华。这一时期青花彩绘俊逸洒脱,所谓的“空白”原本丰富而绚丽,尔后还得到弘治民窑如火如荼的薪传。饶有兴味的是这两者的艺术特征又可以追溯到元代。我们把三个时期的青花瓷的器物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的题材、布局、构图、式样、技法等方面作一番对比,就有大略的印象,后者依次向前者摹仿、借鉴,而渐次演变。要作全方位的对比研究,显然不是这篇短文能阐述清楚的,故以下仅从其相同纹样作鉴识性的分析。同时还有三点需要说明:

第一,涉及到大多不是标准器上的民窑纹样,但却是经过与同时期的典型纹样排比,又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后确定下来的,具有时代的特征,这类纹样的断代不作诠释。

第二,所述两种纹样的相似或相同,不同于当今刻意摹仿追求乱真、牟取暴利的仿古瓷意识。是以摹仿借鉴为手段,达到完成需求的目的,当然也含有功利性。

第三,民窑青花同时代、同题材的纹样有较大的形态差异和参差不齐的艺术品位,有可能出自多位画匠之手,所以在已掌握的资料中举例会受到种种限制,而不是笔者有意作主观导向的选择,着重的是对三个时期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纹样作对比讨论。

一、大如意云头开光及缠枝莲托八吉祥纹

元:梅瓶肩部多饰大如意开光,为后世开启一装饰式样。如图1-1,用粗细线钩画两裂式大如意云头纹,形态饱满、圆浑。其内绘有多种纹样,布局繁密,纹样整体上的青花色块感较强,与白釉的青白对比鲜明。此式样在明永宣时一般用细线钩绘,趋小,其内装饰也较简单,整体色块感不强,青白对比不鲜明。

空白期:如图1-2,大如意纹布局在肩部,形态相同。其内纹样特征颇典型,构图繁密,钩双线,缠枝粗壮,莲托八吉祥纹之一“鱼”绘“单鱼”。正统官窑已将永宣时“双鱼”改为“单鱼”,呈侧身向左跃起转尾状,如图1-3。空白期民窑的八吉祥纹之“鱼”也绘“单鱼”,式样无一例外。

弘治:全面继承了空白期此纹的式样,且十分盛行。如图1-4(有“弘治九年”铭)颈肩部大如意纹及其开光内的双钩缠枝莲纹与图1-2相似。图1-5颈肩部纹样与图1-4酷似。图1-6大如意及其开光内的缠枝莲与上图相同,莲托着“单鱼”,其他所见缠枝莲托的八吉祥之“鱼”纹也作“单鱼”,如图1-7。

元代大如意云头纹开光有规范的大模样,其内纹样丰富。空白期在其内饰粗缠枝莲及托八吉祥之一“单鱼”。弘治同样有此特征。元、空白期、弘治的大如意开光纹保持着连续性和一致性。可是,永乐、宣德和正德的大如意内的纹样缩小、简化、稀疏。

二、缠枝莲纹

元:可分为细笔精绘和简笔速绘两大类,两类都有多种式样。如图2-1花冠中心为四瓣,左、右、后三瓣留白,前瓣染色,莲叶呈葫芦形具典型特征。莲池莲花(图2-2),左、右、前瓣或左右留白,后瓣或前后瓣染色。这些特征对空白期有很大的启示性。

空白期:承接元代风貌,一般分为内外两层钩线后,外层花瓣填色,瓣边缘留白,内层花瓣留白,如图2-3,这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花叶均较元代小,且稀疏。叶则取永宣的式样,并在此式样的基础上发展为一种用几个螺旋形笔触组成蜷曲螺丝状的叶,如上述正统官窑图1-3。有的虽然不同于元代,如图2-4(正统二年墓出土),但花冠钩线填色留白边,仍是元的画法。图2-5也似元的花形和画法,花冠钩线点绘瓣尖,瓣基部留白。元的花形、画法与永宣叶形的结合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新式样。

弘治:如上述“弘治九年”铭青花瓶(见图1-4)是在空白期式样上作充实细部的典型。在简笔速画的纹样中,则是在图2-4的基础广泛地展开,如图2-6形态用笔与前期都十分相似,叶片笔触的蜷曲形态比空白期还要强烈是此时的典型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图2-7缠枝宝相花纹中,有葫芦叶遗存。

元代的缠枝莲式样多,典型的空白期纹样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层白花瓣,弘治时传承了空白期,但填色有的料水很饱满,更显出随意性。

三、牡丹纹、孔雀牡丹图

元:大致分为工细和简练两类。工细类花冠常见有四式:侧面怒放、初开、仰开、俯开。如图3-1,花瓣对称,有多裂,叶多为五出,叶与叶参差错落,花瓣填色,瓣边缘留白染凌青色,满叶填色,平抹料色,画法规范严谨、精致。简练类如图3-2,花冠瓣少,叶多为三出,一般不钩线,两笔触平抹一出,形态简练且用笔生动自然。折枝式与缠枝式的花叶类同。元代孔雀牡丹图,如图3-3,孔雀形态准确、优雅,羽毛整饬富有装饰味。图中的牡丹纹样适度平铺开来,表现出均衡匀称的图画特征,花卉与珍禽协调统一,是元青花花鸟图的经典。

空白期:牡丹纹及孔雀牡丹图是此时的代表性纹样和图画。牡丹纹布局花繁叶茂,大花大叶,写实生动。花冠圆浑丰满,有两种填色:一是继承元代的瓣外边缘留白,如图3-4;二是继承永宣的从瓣边缘向内拓染料色,花瓣之间留白,叶多作翻卷状,叶脉呈鱼骨状,钩完线条后,再在叶脉两侧拓抹料色。孔雀牡丹图(见上图),构图有疏密、虚实的变化,弱化元代青白纡曲空间的装饰性,着意图画的自然写实。图中4只孔雀或飞翔、或觅食、或顾盼,动态各异,造型准确自然,用笔肯定,笔触清晰,料色浓郁、明丽,表现出较高的绘画技巧,这在历代青花瓷中是出类拔萃的。此类图画作品较多,也有较平庸之作。折枝白牡丹(图3-5)花的细部形态清晰地展现出与元代的传承关系,而叶片作了不小的修改,花叶都趋于写实。

弘治:圖3-6是此时的精美类典型纹样,大花大叶,花形丰满,叶片翻卷及叶脉都具有空白期的特征,但画法规整、少变化,已转向图案化。对角的布局源于元代的式样。许多简率类的纹样流露出更多空白期的特征。如图3-7,盘心的图画中,花蕊部位用螺旋线条,叶片用几个笔触拓绘。盘壁的花与盘心同,叶则采用了蜷曲的笔触组成。

牡丹花、叶填色的块面大,从这方面可以分辨出:元代铺毫拓抹平匀;空白期含料水丰满,注意笔触块面及其色调的匀净。弘治延续空白期的手法,但也吸取成化洇染的技法,民窑的彩绘情况复杂,其中有饱含料水的迅速运笔不经意时出现洇染淋漓的效果。

三个时期牡丹纹的对比本身就是个专题,简言之元代重装饰,空白期意在笔料,弘治将前两者结合起来转为工艺。(未完待续)

(责编:雨岚)

猜你喜欢

弘治式样民窑
龙江剧《弘治私勘》
明末景德镇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文化艺术特征探析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式样标准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探析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
笔道颜真卿
丰富作业种类,注重式样整合
景德镇民窑变迁概说